石雅东
在当下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到底以什么样的方法与途径,去建构乐学式小学数学课堂,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巨大难题,更是教师们一直研究与探索的领域。本文主要从尝试将教材融入生活,激活学生的体验;利用白板辅助教学,来丰富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来发展学生新思维等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为各位同行提供借鉴。
一、融入生活,激活体验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也是入门阶段。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而对数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却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一味地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可以将教材融入生活,激活体验。
比如,我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章节时,我先将课本中的换算关系对学生们进行讲解: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0.0001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0.01平方千米,讲完之后,我发现学生们只能去死记硬背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于是我将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中选出一个队长,利用星期天的课余时间,我带着学生们去郊游。我们来到一片很开阔的田野,我让所有学生围成一个正方形,然后每个学生之间保持十米的距离,等到他们都站好位置,我大声地告诉他们:“你们现在所围成的面积就是1公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10000平方米,它还是0.01平方千米。”接着,我组织学生们做起了数学换算游戏,前一个学生提问,后一个学生回答,答错了就围着我们所形成的圈跑一周,游戏开始时,小明提问:“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千米?”小红回答道:“等于0.01平方千米。”然后由小红提问,小兰来回答,游戏一直进行着,最后,回答错的学生只有一两位,我们在欢乐中结束了游戏。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教材中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生活实践中,来激活他们的生活体验,使得学生们对教材中的内容实现更好的掌握。
二、白板辅助,丰富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利用白板教学,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学的趋势。通过白板来辅助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资源,不断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最终很好地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比如,我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圆柱与圆锥》这一章节时,在上课开始时,我利用白板为学生们播放了一个小故事视频:那是夏天一个特别炎热的中午,太阳公公当头照着,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热得都快受不了了,小熊在妈妈面前再三地撒娇才终于要到几元钱,于是小熊兴高采烈地去买了一支圆柱形的雪糕,它在一边唱着歌,一边正要打开雪糕的时候,遇到了一只狐狸,狐狸灵机一动,说:“小熊弟弟,我用我的圆锥形雪糕来和你交换,你看我的多么好看,一定很好吃,你愿意吗?”然后我向学生们提问:“假如你是小熊,你愿意和狐狸交换吗?”学生们都七嘴八舌,有的说愿意交换,有的说不想去交换,我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理由,他们便都沉默了,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今天的讲解。在讲到V圆柱=S·h ,V圆锥=S·h,也就是V圆柱= 3V圆锥时,学生们的注意力竟然特別集中,目光齐刷刷时地盯着黑板,课堂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因此,小学教师可以利用白板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成绩得到迅速的提升。
三、组织探究,发展思维
数学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多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
比如,我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比例》这一章节中的《自行车里的数学》这一小节时,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所以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每一个人把自己认为自行车里所运用到的数学知识都提出来,然后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最后把自己讨论后的成果写在一张纸上,在分享课上,哪一个小组所想到的最多,哪个小组将获得“最佳团队”的称号。在分享课开始后,他们讨论的成果让我十分惊喜,比如,自行车的三脚架利用了三角形最具有稳定性的原理,自行车驱动利用了小轮带动大轮的原理,自行车还利用了用链条传递动力的原理,等等。一个小组的思维竟然会有这么多的发散点,把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力量结合起来,就会达到让人意想不到的高度。最后,我授予了小明的小组以“最佳团队”的光荣称号,全班响起了强烈的掌声。
小学数学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总结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省新昌县沙溪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