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珏
〔摘 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合唱中感性演奏的作用和特点,针对合唱中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的研究,将从合唱中钢琴伴奏的意义入手,根据合唱中钢琴伴奏的注意事项,最后,提出合唱中展现钢琴伴奏艺术魅力应具备的素質,希望能为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的钢琴伴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合唱 钢琴伴奏 艺术魅力 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从过去追求温饱开始向追求生活品质和质量转型,因此,音乐界也需要急需提高演绎水平,去满足广大群众对音乐文化领域的更高要求。合唱便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成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合唱在今天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地位,它不仅陶冶人的审美情操同时促进人际交往,为创造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全国各地许多合唱团体走上了舞台,他们用歌声、用发自肺腑的心声来歌颂伟大祖国母亲,更展示了合唱艺术发展的生命力。在合唱事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不仅专业合唱团体使用钢琴伴奏,越来越多的业余合唱团体也有固定的钢琴伴奏用于日常排练与演出。笔者在省文化馆工作接近十年,在近十年的合唱伴奏实践中见证了这一发展过程,也在不断的实践中对合唱伴奏有了一些心得与体会。接下来就合唱中钢琴伴奏的魅力以及钢琴伴奏者与合唱指挥和演唱者之间的互动阐述一下个人心得和体会。
一、合唱中钢琴伴奏的意义
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合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钢琴的伴奏,能够带动合唱者的情绪,使合唱的节奏、音调等处在相同的位置,增强合唱的整体性和统一性。首先,在合唱过程中,钢琴不仅能够进行情绪和气氛的渲染,还能够使大合唱的结构得到完善,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合唱所要表达的艺术内涵。其次,钢琴伴奏的参与,有效地配合了合唱中所需要的多声部。钢琴演奏在技术上使合唱的多变具有感染力,在艺术上也使合唱更加灵活多变。另外,钢琴演奏同时突出了合唱的主体地位,为合唱提供旋律和流动的音乐背景,有利于合唱突出情感要旨,通过二者的对比,使合唱部分更加真实圆润。钢琴演奏的补充,突出了合唱的主体地位①。
二、合唱钢琴伴奏的特点
合唱作为一门以多声部为特点的声乐表演形式,它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及强大的艺术震撼力。“独唱歌曲伴奏” 只需关注歌唱者,与歌唱者一起对歌曲进行二次创作。高质量的合唱是指挥、钢琴伴奏及全体合唱队员的心血结晶。作为合唱伴奏,首先要尊重指挥,积极配合手势,自己还应细读总谱,分清声部,伴奏时注意与合唱队的音响平衡,并掌握好两者之间主辅关系的变化。合唱伴奏一般有如下三个特点:
1.指挥是整个合唱排练及演出中的最高权威
指挥组织并引导全体成员通过努力去实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指挥的手势包含着对作品性质、速度、力度、节奏、句法、表情、音响的和谐均衡等方面的全面提示,优秀的指挥具有强烈的凝聚力,他能以极强的和多种方法来激发合唱队员,使合唱达到高度的融合与统一。而钢琴伴奏应该是指挥最默契的搭档,应该虚心听取指挥的建议并高度关注、密切配合指挥的手势,牢牢把握合唱作品的风格、性质、速度、力度与节奏,并注意旋律、和声及低音的进行等,尽力用自己富于音乐感的琴声带动合唱队员投入作品的情绪。
2.仔细阅读合唱总谱
合唱总谱是作曲家完整的音乐构思,只有细心读懂总谱,才能更加明确合唱各声部的旋律线条、节奏韵律、情感表现等特征,分析出合唱伴奏与声部进行的纵横关系,达到与合唱配合更加同步协调的目的。
3.注意音量的和谐与平衡
一般来说,由于合唱表演人数多,音量较大,需要钢琴伴奏也相应地在力度上予以配合,但仍然以合唱为主,既不可音量过大掩盖了合唱,又不可音量过小导致伴奏起不到烘托气氛的作用。由于合唱作品常釆用合唱与钢琴伴奏相互呼应、交织重叠、紧密衔接等作曲技法,因此伴奏者一定要注意倾听,并根据每首作品的创作要求来考虑钢琴应该发挥的实际作用,并随时调整与合唱队的音响关系,以达到音量的和谐与平衡。然而,在前奏、间奏、尾声的弹奏时,钢琴伴奏应该给予充分的表现,以达到渲染气氛、引导及过渡情绪的目的。
三、合唱中钢琴伴奏的注意事项
1.以烘托作用为定位
合唱中的钢琴伴奏不同于音乐会上的钢琴独奏,在合唱中,钢琴演奏扮演的是配合和烘托的角色。因此,以烘托作用为定位,是合唱中钢琴伴奏中最重要的注意事项。钢琴伴奏要始终处理好主次关系,不可随意改变演奏方式和技巧,不可为突出自身演奏个性而喧宾夺主。在前奏和间奏中,钢琴演奏虽然处在主体位置,但是仍然要以配合合唱为主,将合唱内容中的意境和情绪演奏出来,为接下来的合唱做好情感铺垫。在合唱时,钢琴演奏要注意合唱的速度和音调,尤其在高音区域,要帮助演唱者达到音调的高度。在合唱力量较强的部位,钢琴演奏同样要用力弹奏,使合唱和钢琴演奏在前奏、间奏、序奏等部分都达到互相呼应,让听者感受到音乐绵延不绝的意境②。
2.把握钢琴演奏风格
合唱中的钢琴伴奏虽然主要处于烘托地位,但是仍然要发挥出钢琴演奏应用的技巧,深入挖掘合唱音乐内容的背景,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正确掌握好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是合唱之前需要做的重要工作,而作为配合,钢琴演奏更要通过演奏技巧,如通过改变力度、速度、音调方面,凸显出音乐作品的演唱风格,实现音乐作用的动感。在技术上,钢琴伴奏要特别注意和声方面的表现,和弦的运用要根据音乐作品来决定,时刻体现出音乐作品的意图,如《长征组歌》的钢琴演奏,就要凸显出民族风格,在前奏中运用琶音、和弦等,突出音乐特色。琴键按动的力度,也要根据音乐作品的情绪变化进行调整,在音乐上也要保持干净利落,与合唱音色相互融合③。
3.突出音乐节奏韵律
突出音乐节奏韵律,也是合唱中钢琴伴奏中需要注意的一点。突出音乐节奏的律动,可以配合演唱者更好地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内容与感情,可以有效烘托出意境。音乐节奏的律动,其内在要求是把握好钢琴弹奏的节奏的速度。实现音乐节奏和速度的准确度,要求钢琴伴奏者要用心倾听合唱效果,再通过以往的演奏经验,确定弹奏速度,使节奏韵律与合唱相一致。演奏速度是比较难把握的演奏技巧,只有将音乐旋律熟记于心,才能够在演奏中体现出均匀不生硬的节奏,左右手的手腕在练习中需要自然转动,形成一定的惯性,结合内心的节奏,就可以准确的把握好音乐的速度和节奏。
四、合唱中展现钢琴伴奏艺术魅力应具备的素质
1.具备专业的演奏功底
合唱中展现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需要钢琴演奏者具有很高的素质。最基本的就是要掌握专业的演奏功底。扎实的演奏功底,就是钢琴者能够驾驭不同演唱风格的音乐作品,并且能够通过伴奏,表现出符合作品思想情感的艺术效果。另外,在技术上,钢琴伴奏者也要体现出伴奏的流畅性和清晰性,这是作为一位优秀钢琴伴奏者最基本的要求。钢琴的伴奏不同于钢琴独奏,钢琴的伴奏主要以配合合唱者进行演奏。一首音乐作品,钢琴弹奏的音色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在合唱中,钢琴演奏的音色要根据合唱的整体音色效果进行定向选择,而且,调试出的同一音色,由于按键方式的不同,也會呈现不同效果的音色。当确定好伴奏音色时,音色的表达对演奏者也是一份挑战。因此,演奏者要不断提升触键等方面的技能。
2.具有对音乐的敏感性
具有对音乐的敏感性,可以增强合唱中钢琴伴奏中的魅力。对音乐的敏感性一方面来自天然具有,另一方面来自后天的培养。钢琴伴奏由于其配合性,就要收敛很多自身本应展现的特色,这就更加提升了演奏难度。良好的音乐感觉有些时候是能够弥补钢琴演奏技巧的。可见,乐感在钢琴伴奏中十分重要。在合唱过程中,若演奏效果不佳,就不能实现合唱最佳配合,也就带动不起演唱者的气势和情绪,从而降低整体演唱的效果。在钢琴伴奏时,演奏者需要采取合适的音色、力度,甚至是表情,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全力展现。对音乐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可以更好地把握好作品所要表达的实质,与作品融为一体,与音乐创作者达到情感共鸣,通过表情和手指律动,弹奏出特定意境的旋律,不仅能够给听众美的享受,还能够增强合唱中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
3.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在合唱的钢琴演奏中,经常会遇到不能预料的事情,例如,演唱者速度过快或过慢,演唱者跑调,演唱者唱错歌词等,对于自身的演奏,也很有可能出现弹错的现象。一旦此类的状况发生,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会导致整个演唱的失败。因此,钢琴的伴奏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旦在现场出现技术性错误,或者演唱者出现错误,不要惊慌,保持头脑清醒,迅速跟上节奏保证钢琴演奏的完整性。在钢琴演奏过后,演奏者要及时地总结经验,总结出现问题的原因。保证下一次能够避免问题发生,或者能够更加顺畅应对。另外,为了避免突发状况的发生,钢琴伴奏者要保持与演唱者的沟通,在平时练习时找到最佳配合的方法。自身也要多加练习,保证在任何状态下都能熟练弹奏。同时,演奏者也要做好突发状况发生的心理准备,预想好发生状况时的应对措施,提前将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
每一位钢琴伴奏的成熟,都来自于艺术实践的不断积累。每位钢琴演奏者犯错误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在出现错误后及时地总结经验,平时多加练习,提升演奏技巧。本文针对合唱中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的研究,是从合唱中钢琴伴奏的意义入手,对合唱中钢琴伴奏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包括以烘托作用为定位、把握钢琴演奏风格、突出音乐节奏韵律等。最后,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有关机构钢琴伴奏水平提供一份借鉴。
注 释:
①何宁波,王容.试论合唱艺术中钢琴伴奏的地位及其作用的多元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0,18:162.
②李娃佳.试论合唱钢琴伴奏中的四对关系——以高职艺术院校学生合唱团为例[J].艺苑,2015,04:107-109.
③崔茗茗.人琴合一的多维立体音乐空间——对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分析与解读[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03:22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