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振亚
一轮红日东方升起,乌拉盖草原格外壮美。天蓝、云白、草绿、水清、牛羊遍野,清澈见底的乌拉盖河水碧波荡漾,漫山遍野的火红山丹花迎风怒放,微风送来阵阵清香,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山丹花、野菊花、芍药花等争相斗艳的季节里,我们原兵团知青怀着对“第二故乡”的眷恋,再次走进天边草原乌拉盖兵团小镇。睹物思人,今非昔比,感慨万千。
这片神奇的原野一望无际,水草肥美,历史悠久。据境内发掘的贺斯格乌拉细石器文化遗址、乌兰察布嘎查发现的生活用陶器表明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生存繁衍的足迹。
乌拉盖草原是当年我们来自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呼市等地大批城市男女兵团知青成长战斗过的地方,也是电影《狼图腾》取景拍摄地之一。四十多年前,在这片得天独厚、水草肥美的草原上留下了许多兵团知青火热的战斗生活印记。
我们想说的是,再次在“第二故乡”观光,最主要的就是想看看“第二故乡”发生的翻天覆地般的喜人变化。我们前往美丽的锡林郭勒乌拉盖草原旅行的第一个停留地是我们当年的“第二故乡”、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十二团兵团小镇。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格外亲切。当在兵团小镇的停车场停好车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媳妇和孩子们去找我的原兵团连队遗址。我们沿着昔日的草原,来到一排排虽然有些破旧但也整洁的四十多年前的原兵团知青驻地石头房面前,当年连队的房舍修复如初,兵团食堂、邮电所、军人小卖部、电影放映室等也都按原样修复如初,成了当地和外来游客、回归“第二故乡”的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胜地。房间里墙上还挂着收集来的原“兵团战士的老照片”,原解放战争时期华中战斗英雄郑东明(原兵团初建时任六师师长),他1969年5月视察我们边防连队的老照片格外醒目。还有我们连队的10多名兵团知青手握钢枪骑马巡逻在千里边防线上的照片等,显得格外威武雄壮。
距离我们兵团小镇不远处是闻名遐迩的乌拉盖牧场布林泉休闲旅游度假地,观光旅游的国内外大批游客络绎不绝。清清的泉水日夜从地下涌出,据科学考证: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为天然优质矿泉水。“布林泉”是蒙古语“温泉”的意思,该泉距乌拉盖管理区管委会所在地巴音胡硕镇北部11公里处,泉水涓涓流淌,清澈见底,现在已经开发为AAA级景区,里面有亭台楼阁,石林假山,还有蒙古大帝铁木真骑马弯弓的雕像,显得威武雄壮。
大批游客手捧着清泉水喝个够,夜晚篝火通红,各族人民載歌载舞,放声歌唱。
布林泉水日夜不停地流淌着,仍是那么恬静,那么欢畅,似一根银色的飘带,似一双明亮的眸子看着美丽富饶的草原喜人的变化。每年的端午节,当地牧民男女老少成群结队,迎着鲜红的太阳,来到清澈见底的布林泉水旁洗脸、洗眼,泉水好像也为牧民带来风调雨顺,美满幸福。布林泉成为祖国各地南来北往的游客游览观赏和洗脸洗眼美容明眸的幸福泉!
布林泉的灵性,源于自然。走在泉水边,那种恬淡悠闲的感觉便走进我的心里了。我不想说话,只想静静地坐在清澈明净般的泉水边,尽情地设想近千年前,发生在这泉边美丽的传说故事,倍感亲切和熟悉,也似乎得到了真善美心灵的洗礼。再向草原行!再一次走进兵团小镇,当年一排排石头的房舍,无一不带着浓厚的和谐气息。
布林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后来损毁,2010年,乌拉盖牧场在当地牧民呼吁下,为弘扬蒙古族藏传佛教文化,牧场投资2 100多万元,恢复修缮了布林庙遗址和其他配套旅游景点基础设施,为拓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带来了福音。重新修缮的大雄宝殿、钟鼓楼、白塔及院落,重现了蒙元文化,为促进农牧民子女就业带来了福音。
我们在“第二故乡”故居前,我和媳妇、孩子以及随行的原兵团知青们又拍了一张张风采迷人的照片,以此来纪念我们的再次光临。在兵团小镇内,随处可以见到原兵团简朴的建筑,宿舍、食堂、邮电所、小卖部、大车班、黑皮班、白酒车间、面粉车间、连部等应有尽有,仿佛走在兵团小镇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兵团文化的气息,成为后人感受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兵团文化彼此和谐交融的地方。
昔日,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辽阔荒凉贫穷的草原上,现在高楼林立、灯火辉煌,黑色的柏油路伸向远方,通讯、教育、医疗、交通、社保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乌拉盖经济腾飞、生机无限,繁花似锦,令人向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牛羊遍野,不愧为原生态的黄金牧场,西门达尔牛、安格斯牛、乌珠穆沁肥尾羊育种丰富,现代畜牧业日新月异,健康发展。
东方的红日又在乌拉盖兵团小镇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火红的山丹花、粉红色的芍药花、金黄色的野菊花等在美丽富饶的乌拉盖碧绿的草原上迎风怒放,飘香万里,游客如织;天边草原格外壮美!兵团知青们啊,再向草原行!
[责任编辑 杨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