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

2017-12-28 15:45:13冯德楠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数码世界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共青团环境大学生

冯德楠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

冯德楠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也应该结合高校教育的规律和实际,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工作方式,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氛围,把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更加出色。

新媒体 高校共青团 对策

1 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1.1 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向受众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一种新技术。首先是报刊和广播与互联网的互动,还有互联网、电视、手机的三网融合等,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媒体环境。随着新媒体的技术迅速发展,运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深刻地影响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

1.2 新媒体与传统旧媒体相比,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2.1 开放性。传统的媒体一般是由政府负责主导信息的发布与维护,并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如报纸的发行、电视节目的制作等,个人一般是受众。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则更加广泛和便利,只要在法律许可下,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个人可以是舆论和观点的制造者或传播者。

1.2.2 及时性。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轻松快捷的传输到世界各地。

1.2.3 隐蔽性。新媒体环境下,每个客体都可以非真实的姿态出现,例如虚假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身份具有隐蔽性。这样可能会让人放松自己的道德约束,也可能会导致种种伤害或损失。

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高校共青团在整个共青团工作中处于关键的战略地位。因此,运用新媒体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是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当前高校团组织的网站建设机制不健全,无法满足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际需要,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2.1 思想意识受多元化冲击较大

新媒体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新渠道,但是,网络上不同的思想观点易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不健康思想言论及价值观,容易将判断力较弱的大学生引入迷途。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2.2 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虚假的信息和交流,造成大学生对现实的信任危机,导致大学生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部分大学生受低级趣味的网络信息或游戏的影响,损害身心健康,甚至事违法犯罪活动。

2.3 淡化了大学生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度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上的组织更能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和虚荣心,因为他们多元、开放和自由,而共青团组织则是正统、单一的组织,更多的青少年更倾向这种无拘无束、自由交流、娱乐性强的平台组织,没兴趣参与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战略方法

传统共青团工作方式的局限性越发显现。大学生的个体意识不断增强,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而大学生的诸多需求和利益都是通过网络来实现,利用新媒体为大学生搭建平台,将极大拓展服务大学生的渠道。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开展共青团工作需要坚持实施以下策略和方法:

3.1 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体系,提高认同感和凝聚力

宣传部、校团委等单位要建立网络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校园的网络平台建设。搭建以校园门户网站、BBS、校园微信公众号、辅导员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加强网络文化平台的技术监控、内容管理及安全管理,做好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和教育工作。建立网络化新媒体工作模式,在学生社团、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院系学生组织和班级团支部建立多层次的网络化体系,为新媒体的应用提供有力平台。另外,注重信息发布内容的多元化和手段的多元化,利用以上多元化网络平台,多渠道发布信息,并且注重内容的多元化,加强团组织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大学生提供坚强的组织后盾。提高大学生对共青团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3.2 丰富完善新媒体内容体系,加强舆论引导

高校需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掌握网络话语权,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舆情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3.3 建设培养新媒体团队

由于新媒体的专业性较强,组建一支资深管理人员组成的“新媒体团队”非常重要,以利于对新媒体和新问题进行科学设计。例如组建由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会骨干组成的“新媒体宣传团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推进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传播。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组建以优秀大学生为主体的“新媒体技术团队”,加强管理校园网络平台,使现代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共青团管理工作。

4 结束语

总体而言,新媒体为信息的传播和沟通交流带来极大便利,能够促进团组织工作方式的转变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帮助更多大学生成长成才,进而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后备军。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特点和重要性,充分发挥现代新媒体优势,帮助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1]陈菊平.新媒体技术与环境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2]王昭倩.论新媒体环境下首都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建[J].北京社会科学,2011,(6)

冯德楠 ,1987年2月 ,讲师,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团总支书记。

猜你喜欢
共青团环境大学生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38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环境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2016年9期)2016-11-11 08:57:02
抗洪中的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2016年8期)2016-11-11 08: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