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2017-12-27 01:23唐明莉
西部论丛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英语教学

唐明莉

摘 要:二十一世纪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新科技新思想层出不穷,社会各领域纷纷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出新的发展形式。中职英语教学作为重要的教育阶段,需要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课堂中,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拓展新的教学改革领域,培养创新的课堂风格,激发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职英语 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手段

前 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当前中等教育高级阶段的重要一环,面向的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学生,旨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是我国人才储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逐渐走向国际化发展,学好一门外语对于每一位在校学生而言成为最普遍的要求,尤其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职业英语的学习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毕业后的职业领域选择,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热爱英语而选择更具发展前景的职业,对于提升个人的视野和能力具有极大地意义。然而,目前职业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却令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感到抵触,比如职业学校的英语学科教师自身英语水平不合格,英语教学毫无章法;一味的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比如传统口述讲解、黑板演示等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主观认为英语学科可有可无。因此,面对当下职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境,教育改革的步伐必须加快。近年来,越来越多样的信息技术形式为我们在英语教学方式改革上提供了重要思路,如何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意义

(一)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我国的在校英语学习一直以来都存在“哑巴英语”的教学问题,而英语教学最讲究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很多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倾向于灌输式教学,学生只听老师说,而很少主动说英语,或者只在英语课堂上说英语,而在生活中很少使用英语。很多学生在英语考试上能够取得高分,但在英语表达上却是“小白”。究其原因,是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英语理论学习与英语实践学习分割,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仅局限于阅读与写作。英语教育最重要的是英語基础教学,但考虑到中职教育的实际面向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所以英语理论教学与英语实践教学同等重要。提高学生英语理论水平和培养学生英语使用水平应该并轨而行,既不能为了提高学生英语理论水平,应对应试教育而忽略培养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也不能单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而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论水平上的要求。所以,为了更好的将两者结合起来,将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引入到职业教育教学课堂上。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论水平。将抽象的英语转化成形象的动画表现形式,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比如学生通过观看英语视频片段,感受英语的使用语境,体会英语语句在不同的情况下的表达语气,经过“认识-理解-模仿-创造”的阶段,逐渐形成自己使用英语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思维

在中等职业教学时期,学生的智力发展正处于最好的阶段,创新力和想象力十分丰富。而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教学挑战不断出现,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思维方式,改变教学方式,培养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让学生在信息化英语教学课堂的情境下感受社会的进步,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将在课堂上领悟到的信息技术的进步转化为中学生学习的内在精神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于与时俱进思维。

(三)保证教师备课的质量

传统的教师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备目标、备学生,最主要的是根据教材展开。但是,现在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让教师的备课资源更加丰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甚至可以借鉴国内外各种教学资源,这也为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形式从原来的文字备课,口述备课到视频备课、动画备课等等,也挑战着教师对于先进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教师通过备课,要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因人而异制定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制定更有效果的英语学习方法,真正落实当下教育部要求的中职英语教学目标。 能否备好课,决定了课堂能否实现预期效果。多媒体技术不仅囊括了传统教学内容,也新添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具体策略

(一)选用合适的信息素材

信息素材,即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在英语课堂上采用信息技术手段,目的是起到助学和辅学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中的单词构造和文章脉络,但是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度,过分追求信息技术手段中的技巧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截取的英文电影片断作为教学环节,如果选用不当,可能会使得学生失去对于课堂本身的注意力。因此在选用信息素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易于理解,根据学生的英语掌握水平选用适合该水平的素材,尤其是避免全年级统一使用统一课件的情况。比如可以在低年级使用动画电影题材,选取适合的语速和适合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要易于操作,教师对于选择的信息技术手段要先掌握熟练,避免出现演示失误的问题。对于当下出现的新技术,很多教师本身还不甚了解,需要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术操作的水平,并在实际的教学摸索中提高。因此,在选取课堂上的信息技术手段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操作能力来,不能不顾自己的实际,导致在课堂上出现一系列问题,耽误教学进程。

(二)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评价教师是否实现课堂效果、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也是激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动力。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是新形势下进行的新课程改革,需要增加相关的教学评价条例,以评价教师的落实方式,激励更多英语学科教师进行新的教育创新。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很多教师形成因循守旧的习惯。而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其结果可能并不会立竿见影,也有可能在此期间会和预计结果产生偏差,但这方面的努力不应该轻易被否定。因此,在同步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对于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做新的变动。比如,将英语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作为考核要求之一,同时设立一套完备的教学评价监督体系,及时发现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中的不恰当之处提出解决方案。

(三)引入多种教学法

信息技术引入初期,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经验,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一是语境创设法,通过多媒体软件,创设不同的语言情景,以此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语句。比如在英语基础模块第二册“Nice to meet you”第一部分的对话,“Whats up?”,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不同语境下说出的语气也有所不同,教师可以通过在多部影片中截取这一部分做成连续播放,生动的展示这句话的不同。二是形象记忆法,遇到一些高难度的单词时,学生往往只靠死记硬背,这样的记忆方式是一方面学生会很累,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单词的理解还是不够。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单词的构词法来做一些解释。解释的形式除了口述,还可以采用做成flash小动画的方式。比如,online这个单词,可以分解成鸟儿站在(0n)电线(line)上的动画,可以让学生一眼记准单词的写法。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索更多的模式,是接下来要重点探索的领域。

结 语

新时代下的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无疑是当下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必不可少,采用现有的科技方式,努力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论学习和英语实用学习。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把抽象单词变为具体形象,把静态文字转化为动态视频,真正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更好的完成中职英语教学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建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英语的教学创新[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4:58-59.

[2] 刘梦龙.浅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中职英语教学[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08:91+123

[3] 李楠.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英语教与学[J].赤子,2015(4):209-209

[4] 李晓洁.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英语的教学创新思考[J].校园英语,2017(30): 69-69.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中职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案例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