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回归鲜活的社会生活

2017-12-27 11:29王丽娜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关键词:还原演绎社会生活

王丽娜

【摘要】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囿于课堂,更不能止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文本学习,而应该回归到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回归到当时当地,重设情境,切身投入其中,演绎作品,深入体会人物的悲欢离合,品味文本背后的人生感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生活 还原 演绎 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209-02

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如此紧密,语文的素材本来就来源于社会生活。《吴越春秋》记载了一首上古时期的诗歌作品《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无疑是一首古老的猎歌,反映了我国上古时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描写了他们砍竹、接竹,制造出狩猎工具,然后利用工具捕猎的过程。《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写劳动生活的《七月》、《伐檀》,有写徭役兵役之苦的《东方未明》、《何草不黄》,有写爱情婚姻主题的《静女》、《氓》,还有祭祀诗和宴饮诗等。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借助这些诗歌作品的承载,鲜活地再现于世人的面前。而语文教学,若只是止步于文本教学,理解其词句含义,探讨其创作手法、写作技巧,似乎远远不够。

语文教学所承载的不只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工具性任务,还承担着“传其道解其惑”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要学生准确地理解人物情感,把握文章主旨,最好的道莫过于回到当时当地,重设当时情境,将自我投入其中,演绎作品,亲历人物,这样的文本解读会更为深刻,更为准确。我们常用的知人论世的分析方法,是停留在公众距离之外的客观冷静的审视,而回归社会生活的体验,则是亲历其间的近距离的真实深刻的探索。

从语文的源头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来看,语文教学回归鲜活的社会生活,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一种独特的解读方式。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让语文回归鲜活的社会生活呢?

一、穿越时光,回到那个年代。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典章制度,有不同的社会习俗和主流观念,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文学作品。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互联网搜索等,收集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资料,力求对该时期的社会面貌有较全面准确的把握。收集資料的过程,既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他们对资料判断、取舍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其研究性学习的习惯,逐步完善其获取资料的方式,也有助于学生更贴近当时的社会生活,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师说》的教学,韩愈循循善诱,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若直接进入文本的学习,学生会以为这是老生常谈,因为,在现代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向老师学习的重要性。可是,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就会发现,唐代沿袭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及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这一段描写形象地再现了唐代“耻学于师”的严峻形势。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在那个年代是难能可贵的。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在这样的情势之下,韩愈会以怎样的勇气表述怎样的观点。

二、还原作者,体会其人生际遇。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读书要深入作品之中,与作者交朋友,倾听他的心声,将心比心,犹似照镜子……”。[1]想要读懂一个人的作品,首先要了解这个人,了解他的生平和际遇,了解成长过程中重大事件对他的影响。在语文学习中,对作者的生平经历的把握至关重要。而这个任务也可以交由学生在课外完成。

例如,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现代诗歌时,在朗读诗歌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了诗人艾青对于保姆大堰河不同寻常的爱,这份主仆之情更像是母子之情,而诗人的生母在诗人眼中是如此的陌生,甚至冷漠,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去课本之外寻求答案。艾青出生时,他母亲难产,算卦的说他“克父母”,5岁前艾青一直寄养在一个贫苦的农妇家里,在这里他感受到了温暖的母爱。了解了这些,学生就会设身处地,真切地体会到大堰河的伟大和无私,生活越是穷苦,这种从精神到物质的付出就越是难能可贵。

三、朗读文本,体验文章情感。

课堂阅读可采取放声朗读和默读两种形式,放声朗读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教学四书五经时,最常采用的讲诵法,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诵读,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古人读书,要吟诵,以抑扬顿挫的声音,全身心投入其中,反复吟诵,以期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这样的吟诵依然重要,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将情感和领悟借助声音演绎出来。在反复的吟诵中,学生的理解逐渐被修正,其情感也逐渐接近作者写作时的状态。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沟通,是一种惟有吟诵者能体会到的学习境界。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理应展示朗诵的风采,文本朗诵,必将生成师生双方的情感场。”[2]语文教师首先要有原生态朗诵的热情,才能深深打动学生,引领学生进入朗诵的氛围,进而感受文本。

杨卫平老师在《为课痴狂》中写道:“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堂,不是完整的课堂”。[3]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尤其是在诗歌和散文的教学中,有感情的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能够让作品鲜活再现的方式。

四、演绎文本,做一回文中人物。

《庄子·秋水》中讲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在解读文章时,站在文章之外去体会,不仅隔着遥远的时空,还隔着身份、地位、见识的鸿沟,多数时候,我们冷静地审视文中的悲欢离合,若隔岸观火。学生若想深刻体会文本,就要整理心情,用心模仿,让自己做一回文中的人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系统演绎,也可以仅仅演绎作品中的几个片段、一个瞬间,带领大家回归社会生活的某个情境之中,深入领会人物的悲欢。

教学《鸿门宴》时,教师可以选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范增和項王,表演“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这一情节,看到范增数次暗示项羽要下决心除掉刘邦,而项羽却不为所动,学生自然能体会到项羽的不听建议、优柔寡断的性格弱点。此外,教师还可以抽取三名学生,扮演项庄、项伯和刘邦,表演“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一段。这段表演极具喜剧效果,学生在发笑之余,亦会深深地感受到项伯吃里扒外的性格特点。

总之,教育者要牢记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人的成长,通过扮演文中人物,学生对人生的理解有了不同的视角,对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意义深远。

五、用心观察,于生活中寻找突破。

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文本中描写的多是作者眼中的社会生活,是他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可是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对同一事物的感受又怎会相同呢?我们不能强求孩子对一种事物得出如我们所愿的结论,应该给孩子留一片想象的天空。

例如指导幼小的孩子写作,教师让其描写夜晚的灯光,若率先示范,教师必然会将自己在阅读中所了解到的和自身体会说出来,教师泛泛地说,孩子泛泛地听,达不到唤醒的目的。如果给孩子一个观察灯光的任务,事先讲明可以描述、也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来写,作一个诱导,那么结果会令你大吃一惊。孩子不知道大人们是如何描写灯光的,他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用一双明亮的眼睛观察之后,会告诉你,近处的灯光像月亮,远处的灯光眨呀眨的,像人的眼睛。还记得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的“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就是人格心灵唤醒的价值所在,孩子和大师之间的距离是如此的接近。

总之,语文只有扎根于社会生活中,才能生动鲜活。脱离了社会生活,语文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更有效地教学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回归到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去,唤醒他们的生命感、价值感,不止步于文本的解读,更要深刻地感悟生活,指导人生。

参考文献:

[1]于漪.滋润心灵的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2]严寅贤.教书与铸魂 ——一个语文教师的教育情怀[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杨卫华.为课痴狂[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还原演绎社会生活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演绎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还原”范冰冰
《西安晚报》广告视野中的西安社会生活
收藏在“还原”中添趣
简析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三个角度体现“Project单元”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