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了其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语文 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04-02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如今的教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理解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阅读教学不仅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和以后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的大部分阅读是在课堂上的。课堂中的时间有限,学习空间狭小,教师在讲解课程的同时,无法充分扩展教材之外的内容,不能兼顾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当下的教育体系凸显教师的阅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资源、内容、方法和教学活动不到位,忽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目标使用过于普遍,资源的使用,单一内容的选择是片面的,过于理想化的模糊问题的评价形式。
(二)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需要科学的阅读方法,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汉字的认知还不完整,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并不完善,更要注重阅读的方法方式。部分学生阅读能力较差,一部分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无法抓住阅读文章中的重点部分,致使阅读教学的质量难以提高。而在教学之中,教师习惯于教授学生方法,而忽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阅读方法。
(三)过于重视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课程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没有利用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过于注重教学内容。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容易忽视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高年级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将课堂内外的时间有效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对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理解要明确,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的观念,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对文本进行认真的解读,认真解读文本,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能够真正的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将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完整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的理解更加容易,有效解决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教师应在授课中收集经验总结出合适学生阅读的阅读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形成有效的阅读体系
一个有效的阅读体系对于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阅读体系的形成,不仅仅是依靠老师和学生,同时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的支持。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学校和家庭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有效的阅读体系有利于小学生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教师在授课中要注意自己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师之间共同阅读文章,共同探讨和交流看法。
(三)激发阅读兴趣,提倡个性化阅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倡学生自主阅读,可以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文字信息中迅速抓住重点,通过有效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高年级阅读习惯存在阅读时间少,阅读兴趣不高,阅读内容盲目,阅读方法单一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小学教学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情境,使学生在阅读时有更直观的认识;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文章内容。
三、总结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利于其思想品质的提高。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汉字的魅力,既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又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晓晴.读出兴趣:课外有效阅读评价之关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9(6):146-146.
[2]贾继娥.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4):14-16.
作者簡介:
李小梅(1973-),女,广东廉江人,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