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莉
【摘要】阅读教学中渗透着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的过程也离不开阅读教学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课内读写与课外读写进行有效结合,对于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内课外 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38-02
阅读与写作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重要内容,阅读与写作能力也是当前信息化社会个体学习与发展的必备基本能力。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承载着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传授与培养的任务,此外,还肩负着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综合能力及语文素养的重任。通过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和小学语文教材改革我们不难发现,阅读与写作教学所受重视越来越高。部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介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时特别真切地指出,部编版教材专治“不读书、少读书”的问题,足见阅读之重要,以及当前学生阅读量少这一问题之突出。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逐渐积累,而非朝夕立成的事;课本中的课文阅读和写作训练,也远难满足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我们将目光转向这种对于提高阅读写作能力颇有实效,但并未获得足够关注的教学策略,即课内课外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读写互相促进是课内外读写结合的旨归
“读写不分家”,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然而,言辞越简单往往内涵越复杂。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读写有效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事。阅读教学目的何在,写作教学怎样做到有实效,为何需要课内外读写结合,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无缝对接。对这些基础问题的全面思考和明确回答,对于实施课内外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而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课内外读写结合的目的,是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促进,这是课内外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旨归所在,是我们实施教学行为和策略的指向标。
二、课内读写结合习得方法
简而言之,课内读写结合是课内外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基础和出发点。锻炼方法、激发兴趣、形成习惯,是课内阅读教学之目的;体会读与写的关系、学会利用阅读文本、从阅读中汲取写作所需的元素,是课内写作教学之目的。以上二者之中,阅读教学是重点。具体来说,在单篇精读课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在讲解内容和时间上做减法,把更多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在课文阅读上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同时,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读懂課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并在此过程中,习得阅读之方法,为课外阅读奠定基础。需要明确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的灌输,而是通过他们亲身的经历、体会和感悟。另外,对于写作教学,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锤炼语言、善于思考等基本的能力与习惯,还应注意有效利用课文,使学生体会阅读文本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使其学会利用阅读文本拓宽思路、丰盈素材。
三、课外读写结合形成能力
课内阅读可以使学生学会一定的阅、写方法,但远难满足锻炼其阅写能力的需要,广泛的课外阅读就成为弥补这一不足的重要途径。与课内阅读不同,课外阅读需要教师投入更多引导,例如,群文阅读时,以课内文本为基础,教师为学生提供群文阅读的材料,指导阅读的方向,避免由于课外阅读文本数量过于庞大,导致学生迷失阅读的目标与方向,费时耗力却难有收获。此外,教师还应该对阅读方法加以指导,例如,教学生利用阅读批注、摘抄词句、制作手抄报,或者对阅读文本进行仿写、写读后感等方式,实现对课外阅读文本的有效利用,同时实现读写有效结合。如此,学生在课内读写中掌握的方法,得以在广泛的课外读写中获得锻炼,使这些方式方法内化为他们自身的能力与习惯。
四、实现以读促写是课内外读写结合的重点
概括来说,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主要在于实现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培养学生获取、理解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会阅读、爱阅读、形成阅读习惯;二是,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输入”,进而“水涨船高”,提高其“输出”的能力,即写作能力。所以,实现以读促写是课内外读写结合的重点。而当学生通过课内习得了方法,又通过课外锻炼了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写作能力就变得水到渠成了。以读促写的实现途径有很多,例如,利用阅读文本进行仿写、续写、缩写、变换体裁和角色写作等,教师可以从具体的文本特点出发,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水平,采取适宜的方式。
总之,阅读教学中渗透着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的过程也离不开阅读教学的内容;对于阅读与写作,课内是掌握方法的基础,课外是熟练方法、形成能力的途径,使学生取法课内、得益课外,是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戈静.谈谈语文课内外读写结合的策略与方法[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10):56.
[2]彭毅.高中语文课内外读写结合的策略与方法[J].语文教学之友,2013,(11):3-4.
[3]党怡.读写结合,不妨再自由“点”——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6,(20):39-40.endprint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