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尤其是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启蒙阶段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而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孩子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其良好逻辑思维的培养也大有益处。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文本阅读兴趣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阅读;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拓展知识的重要渠道,在阅读过程中既能够促进学生接触到语文课本中接触不到的生字生词,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是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其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激发小学语文文本阅读兴趣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小学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将教育的重点仍然置于“教”上,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自身是课堂的主体,从而提升其参与感,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参与感,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兴趣的激发,从而提升文本阅读的有效性。
(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值各种意识及思想形成的初期,因此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语文教师应予以重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学生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自主文本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达成的。这需要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师生长期的坚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例如如何科学地挑选阅读材料,怎样提升阅读效果,学生只有综合掌握了阅读技巧,才能够为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阅读最为显著的效果就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文本阅读中,才能细致认真地进行阅读,并体会文本的意境及思想感情,同时才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开动脑筋,仔细认真进行思考分析文本传达的意境及其中深入的内涵。因此,激发小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对学生理解能力及理解水平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激发小学语文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措施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小学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是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萌芽及逐步形成期,对于这一阶段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抓住其身心特点,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的重中之重。小学生一般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敏捷,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若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他们更倾向于轻松愉悦的氛围。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要在掌握学生身心特点的前提下,营造学生易于接纳并融入的愉悦氛围,促使学生在良好和谐的氛围中展开阅读学习,这也是增进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提升学生情感体验的前提和基础。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手段及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丰富的网络信息为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提供了海量资源,但面对这些资料,教师首先要在课程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进而在诸多可用资源中仔细甄别、遴选出最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部分。例如在教授《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入主题,如先向学生讲述一两则关于诚实守信的小故事,进而进入文章,这就避免了直接进入主题产生的突兀感。教师通过故事将学生引入主题后,可以先通读文章,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脉络有大致的了解,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朗读,进一步体会主人公的感受,待精读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文章提出一两个问题,如尝试性地找出文章中体现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词汇等。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并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具体来说,对于阅读能力稍差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大声地为学生朗读课文,并鼓励他们回答相对简单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融入感,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对于阅读能力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相对开放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打开思路,同时,适当地布置课后延展性阅读也是进一步提升阅读水平、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开阔视野的有效途径。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推行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师通过为学生进行恰当的情境创设,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中,进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激发文本阅读兴趣。多媒体教学是当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对一些抽象的内容很难深入理解,对文章的思想内涵难以把握,因此影响其阅读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以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进而激发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在授课之初可以为学生播放汶川大地震或唐山大地震中出现的父亲与孩子之间感人的事件进行情境创设,当学生融入情境后,教师可以引出:“同学们,在美国的洛杉矶也曾发生过大地震,当时阿曼达被埋在了废墟中,你们猜想一下阿曼达的父亲会怎么做?他们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教师在情境创设后提出问题,这样便能够大大激发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兴趣,促使其认真阅读进而强化阅读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情景表演的形式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置身于文本中,感受文章内容及思想,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如学习《景阳冈》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学生根据文章中的内容进行自编自导自演武松打虎的情景,同时注意表演过程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的变化,从而提升对文章中人物的认识,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内容,同时也能够有效激发阅读兴趣,一举多得。
(三)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是当今所有的教师都必须遵守的准则。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有限,生活阅历尚浅,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學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多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使其能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进而对文本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新奇新鲜的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但这样的兴趣保持的时间并不长。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多鼓励、表扬学生,使其时刻充满前进的动力。例如可以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在每堂课开课前让班级的同学分享自己阅读的好文章或讲一则自己看过的小故事,还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或开展对诗比赛等活动,从而鼓舞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学生爱上阅读,提升文本阅读的兴趣。
三、结语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重视文本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文本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冬梅.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4).
[2]徐菲.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
作者简介:易仁财,1970年生,江西临川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