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民
摘 要:课程教学的有效水平是新课标下学科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的综合反映。当前,在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中,存在着诸多“低效”的现象和行为,影响着中学美术课程教学整体效率的提升,也对新课程改革在中学美术学科中的推进造成阻碍。为此,结合中学美术教学现状,查找中学美术课程教学存在的“低效”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是实现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与新课程改革标准和要求“接轨”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中学美术;有效教学;问题;对策
所谓“有效教学”,通常指的是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通过实施符合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学习,并取得预期成效的教学。在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既是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美术学科推进改革的必然要求。对此,教师在进行中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应当致力于提升美术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革新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促进中学美术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查找分析中学美术教学现状存在的“低效”问题,同时针对查找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 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存在的“低效”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学科在中学教育中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课程受重视程度低,课程教学存在诸多“低效”行为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学科教学针对性差
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的针对性也较缺乏,教学成效主要取决于学生主体对美术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正因为此,在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中出现部分教师未能准确解读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并运用其来指导教学实践的现象和行为,突出表现为教师教学未能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照本宣科、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美术基础知识。
(二) 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单一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推进学科改革进程中,要加强自身学习,及时更新教学思想和理念,以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然而,受中学美术学科地位低下的影响,造成中学美术课程在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深度、广度以及力度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教师主动参与和推进课程改革的意愿不强,认识程度不够,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创新与实践不足,导致当前中学美术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仍然比较单一、落后,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
(三) 教学管理低效
一节富有成效的美术课堂,必然要建立在有效的课堂管理基础之上。但是,课堂教学管理低效、无效现象在中学美术教学现状中却屡有发生。由于中学美术课程教学内容整体的理论性不强,加之部分教师疏于学习,自身理论功底不扎实,导致其在教学课堂上东拉西扯、夸夸其谈,教学缺乏统一思想,容易引起学生厌烦的逆反情绪,从而出现美术教学课堂“低效”问题。
二、 提升中学美术课程有效教学水平的策略探究
针对上述出现于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中的“低效”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 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建立现代化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造成中学美术教学低效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教学观念未能及时更新,对美术课程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要解决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低效问题,提升课程有效教学水平,当务之急是从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入手,摒弃传统落后的旧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化教学观,并将其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具体而言,即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角色定位,依据中学美术新课标要求,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教学模式、方法、内容等的设置,同时关注学生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發展作为教学意图、观点、情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现代化教学观落实到实处,从而解决教学低效问题,打造中学美术高效课堂。
(二) 科学、合理地选材,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合理有效地进行选材,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与创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充分训练学生的美术技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提升其美术综合素养。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选材尤为重要,且其也是提升中学美术课程有效教学水平的核心环节之一。美术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常包括基础性、新颖性及应用性等三方面内容。其中,基础性是教材内容的主体,是构成学生美术课程核心素养的基石;新颖性是教材的亮点,主要用于弥补基础内容生动性不足的问题;应用性则聚焦于课程教学的效果,即实现从专业美术到生活美术的转变。三方面内容各有侧重、各不相同,且都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影响深远。对此,教师在选材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合的教材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提升中学美术课程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 创新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针对性
教学方法是中学美术有效课堂目标实现的手段,针对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针对性缺乏、教学方法单一、落后问题,则应当加强美术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创新,突出美术学科教学的针对性,优先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为中学美术课程有效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先学后教”法的实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其在自主发现、探究、合作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二是精简课堂教学,尽可能达到当堂练习、当堂反馈,及时有效地巩固教学效果;三是强化师生互动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境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美术课程有效教学水平的提升应当遵循《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恰当选材以及创新教法等措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学美术学习的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构建中学美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丽莉.浅谈如何在中学美术课堂中进行有效的示范教学实践[J].才智,2014(36).
[2]李成思.提升中学美术课程教学有效教学水平的策略[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