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艺民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要采用各种个性化指导,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指导策略包括:鼓励学生积极联想,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指导学生学会反思,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应用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小学语文
学者张宝臣提出创新能力指的是利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产生新颖独到、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构成有其必要的认知思维因素,包括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辩证思维和应用思维。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也不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各种方法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提高创新能力。
一、 鼓励联想,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出现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要想有所创新则必须具备这种一题多解的思维能力。很多文学作品都具有含蓄内敛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联想,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
在学习《山中访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着重品读其中的关键语句,感受作者如何使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给大自然中的事物赋予人性。例如可以提问:“文章将‘桥比喻成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从文章中哪些句子里能够看出其‘德高望重?”学生找到了相关的句子,并指出,正是因为桥日复一日将人们送过河,有着坚持不懈的付出精神,所以作者才会将它比喻成老人,并用“德高望重”一词来形容它。除此以外还可以让学生分析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等《山中访友》的其他形象,探索其象征意义。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可以给他们阅读一些运用了同样手法的文章,如阅读郭沫若的《山茶花》,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尝试了解这篇文章所用的象征手法。
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随时加入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发散思维。
二、 引导质疑,批判思维
要有所创新,则要敢于对旧事物提出批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尝试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这样能促进学生发展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改善师生关系的方法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探究。
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时候,有学生对文章中的句子表示质疑:“文章的最后说到谁都不知道她曾经看见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那么幸福,但是卖火柴的小姑娘明明是冻饿而死的,应该十分凄惨才对,为什么作者会说她幸福呢?”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首先肯定他的质疑,然后引导学生尝试展开辩证思考,讨论小女孩到底是不是幸福的。有学生提出:“我認为文章中的‘幸福指的是相对而言的概念。对于其他人来说,小女孩的状态是孤苦的,但是小女孩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只要能见到亲人就行了,所以临死前的幻象会让她感到很幸福。”还有的学生提出:“我认为作者在这里用的是反语的方式。小女孩活着的时候没有人关心她的生活状态,死后当然更没有人关心了,因此这里实际上是批评世人的冷漠。”在探究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批判性地思考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让他们敢于评论课本内容,敢于提出和标准答案不同的看法。
三、 学会反思,辩证思维
《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反思,形成辩证思维,让他们成为善学之人。辩证思维能力的增强促使人们在进行创新时考虑更加全面,因此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能力。
学习《将相和》一文的时候教师主要让学生分析廉颇和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在分析廉颇的时候学生了解到不能单一化分析人物,既要看到廉颇傲慢的一面,也要看到他知错能改的一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反思,尝试思索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尝试对文中“赵王”的形象进行辩证思考。有学生提出:“赵王看似缺乏智慧,不能自己解决和氏璧的事情,只会显得很焦急、束手无策。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他却善于用人。蔺相如原本官职卑微,但是赵王却能看到他的才能,并加以重用。在解决国家大事的时候他不会刚愎自用,而是及时召集官员共同商议。这些都说明他善于用人。”在这样的反思性练习中,学生锻炼了辩证思维,学会多角度思考人物形象。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而辩证思维则要求学生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它们的内在矛盾和各方面的相互联系。教师要把握住反思这个教学环节,以此为契机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四、 动手实践,应用思维
所有的创新发现最终都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由此可见实践能力和应用思维对于创新活动极其重要。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学到的语文知识。只有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在学习《詹天佑》一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动手实践活动。给学生分配小火车模型、纸张等物品,让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制作模型,展现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八达岭隧道的过程。这能看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应用思维。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搜索资料、采访相关人员、参观铁路博物馆等方式了解我国铁路的修建历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生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头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调查访问、辩论活动、课本剧表演、黑板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鼓励他们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由此可见小学生天生具有创新能力,只是并未被激发出来而已。教师要利用好他们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运用各种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创新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蔚学敏.创新教育在新课改语文教学中[J].科技信息,2011(15).
[2] 效承智.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J].中学生优秀作文,2011(5).
[3] 何丽娜.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201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