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祖+王鸳珍
摘 要:提高国民特别是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首要任务,更是涉海类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浙江海洋大学为例,就海洋意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平台体系、活动体系、实践体系建设,以及主题教育、历史传承、文化交流、科普推广、素质拓展、实践体验的内容与形式,开展学理思考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海洋意识教育;体系化建设;文化育人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海洋。我国要建设海洋强国,首要任务是要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近年来,不但学界对国民海洋意识体系与内涵建设开展的学理思考成果寥寥,全社会开展国民海洋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亦是冰山一角。2016年6月,“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发布,为评价国民海洋意识水平设立了科学标尺,也彰显了开展国民海洋意识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该评价指标共分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在与时俱进中赋以国民海洋意识新的内涵,将其界定为“国民对涉海相关政治、国防、法律、管理、经济、科技、环境、安全、自然、资源、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反映和认识”[1]。
围绕该指标体系,中央作出了加强国民特别是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系列重大部署。高校作为国民海洋意识教育的前沿阵地,理应率先构建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体系,并把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浙江海洋大学积极开展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平台体系、活动体系、实践体系探索,培育师生“懂海、爱海、用海”的文化自信,取得了良好成效。
课程设置:学分化、教材化、多元化的探索
1.实现海洋特色课程体系与海洋通识教育体系相辅相成,覆盖全校学生。学校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的历史,缘于提高师生“懂海、爱海、用海”的人文素养与科学技能,并在传承中转化为文化自觉。在这种文化自觉驱动下,学校构建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课程体系,促进海洋意识教育学分化的实施:学校每年面向学生开设“海洋强国战略论”等十余门海洋特色课程,“台湾荣民口述史”“渔民画”等多门海洋通识与实用人文课程;开发了“大学生国民海洋意识”“海岛野外生存”等校本慕课(MOOCs),并进入全国“尔雅”课程平台推广;确定“大学生国民海洋意识”为必选课程。
2.探索海洋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体育课的融合拓展模式。针对高校开展海洋意识教育为数寥寥,效果不佳,有学者呼吁“海洋意識教育进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2]。而浙江海洋大学长期以来开展的海洋意识教育课程融合拓展探索,一方面,使海洋意识教育成为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思政课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餐桌上的海洋意识教育、海洋民俗文化调研更成为学校海洋特色体育“海岛野外生存”融入海洋意识教育的生动实践。
3.海洋意识教育理论化、教材化的实践。海洋意识的理论研究领域,涉及海洋战略、海洋管理、海洋法治、海洋权益、国民海洋观、海洋文化、海洋经济、海洋旅游、海洋军事、海洋体育、海洋公共伦理、海洋科普等方面。实现海洋意识教育教材化,不仅是出版系列专著与论文,更要建设中国海洋文化信息数据库、中国海洋生物数据库、海洋科普网站、系列海洋文化宣传片、海洋科普读物、海洋地方文献特色馆藏等衍生品。
平台建设:凸显多维度功能化效应
海洋意识教育,需要高、大、上,也需要落小、落微、接地气。基地与平台建设,是推动海洋意识教育深入开展的有效平台与载体。这些平台与基地的多维度与功能化效应,在于能满足海洋意识教育所需的理论研究、文化交流、科普推广、素质拓展、实践体验各种需要。
1.理论研究平台要推进多层次、多维度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平台的层次与水平决定了高校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学校现有4个海洋意识教育所需的理论研究平台,每个平台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把海峡两岸关系、海洋军事作为重要研究方向,系统研究台海局势、台湾社会和政治生态;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与韩国、日本、台湾等专家学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先后举办了多届不同主题、不同领域的国内、国际高端学术会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推动师生深入开展舟山锣鼓、舟山船拳、翁州走书、跳蚤舞等东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平台的集聚效应从中彰显,也为全校海洋意识教育课程化的推行提供了理论支撑。
2.科普推广平台旨在辐射社会传播海洋科普知识。海洋意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已是社会共识,高校在普及海洋科普知识上更责无旁贷。学校依托“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海洋生物博物馆,年均接待中小学生参观3万余人次,并组织科教辅导及海洋生物标本制作等夏令营活动,常年为省内机关事业单位及新闻媒体鉴定海洋生物的疑难物种。从中开发了系列海洋科普网站,出版了系列海洋科普读物。针对全民传播的海洋科普宣传变得立体、生动,成效显著。
3.素质推广平台要推动海洋特色体育蓬勃发展。现今,体育似乎成为高等教育的软肋,在海洋强国背景下发展海洋体育运动成大势所趋。学校建成国内首个海岛野外生存实验基地,致力于打造成集“教、学、研、竞、闲”于一体的海洋体育发展训练中心,并率先在国内开创了“大学生海岛野外生存”课程。后又连续获得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浙江省非奥项目发展培训基地、浙江省红十字会“海(水)救生培训基地”称号。
4.实践体验平台弘扬海洋文化航海文化。海洋文化、航海文化认知,是开展国民海洋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高校可以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打造集海洋文化展示、体验、学习和研究的一体化场所。学校拥有“浙江省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实验平台”,该平台由海洋文化主学习室和“海防海疆学习室”“海上丝绸之路学习室”和“海洋文化艺术学习室”三个分学习室组成,不仅为全校学生深入参悟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提供良好环境,而且为学生撰写科研论文和教师教学、科研提供实验平台。同时,学校利用航海实践体验平台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体验室打造航海文化基地,成为社会人士、中小学生体验航海文化的窗口。endprint
实践活动:主题化、精品化
高校开展海洋意识教育,除课堂教学外,还要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育人中增知识、受教育、长才干,启迪海洋认知,增强用海技能。系统化开展主题教育、文化传承、文化体验、文化交流、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实践活动,方能让海洋意识教育象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文化传承活动要形式多样,有条不紊持续化开展。人类在海洋社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海洋意识、海洋文化、海洋艺术、海洋思想等创造,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高校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相关的文化传承活动,形式可以丰富多彩:一是组建学生队伍传承海洋非遗文化。学校自2002年开始在学生中组建舟山锣鼓队,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舟山锣鼓,获得了浙江省大学生校园文化展演一等奖、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等荣誉。二是开展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访谈工作,并结集成册出版。三是持续对海岛的海洋民俗、民间艺术、岛屿文化等开展海洋文化田野调查。四是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知识、政策的宣传工作,让非遗传承与保护深入人心。
2.文化体验、文化竞赛活动助推海洋意识的大众化传播。大学生是海洋强国事业的生力军,高校在推动海洋意识的大众化传播上要积极探索活动载体与形式,努力让海洋意识文化体验活动风生水起、海洋意识文化竞赛活动方兴未艾。学校面向全国青少年推出“海洋之约”海洋科普知识夏令营,海洋生物标本制作、海水淡化、航海模拟体验等海洋科普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极大地增强了青少年海洋认知能力,参与人数逐年飙升。发起并连续承办浙江省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每届比赛全省有两万余名学生参与校内选拔,六千余名学生参与网络赛,掀起了一股“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热潮。
3.文化交流活动拓宽师生海洋意识开放视野。海洋是个开放空间,是个充满谜团的蓝色宇宙。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国际化、开放化程度,决定其“懂海”的深度与“用海”的高度。高校要提升师生海洋意识的眼界与境界,一是需积极开展海洋学术文化交流,讓海洋类高端论坛随品牌学术文化之力走近师生生活;二是承办或派遣学生参加海洋教育文化交流、航海文化交流活动,让系列海洋知识和海洋文化讲座、青年论坛及参观、体验活动,带给学生别具一格的海洋意识教育。
4.素质拓展活动要张弛有度,凸显品牌效应。高校要依托校内的海洋意识教育基地与平台,积极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提升国民海洋意识。一方面,丰富海洋体育文化,持续为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开展海岛野外生存素质拓展训练;另一方面,面向全国举办各类以海洋科学、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文化和海洋环保为主题的涉海短期培训班,并积极开展船员技能大比武。
5.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精品化。高校要致力于把海洋社会实践形成为师生海洋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涉海类专业贵在坚持“把课程搬到船上、把论文写到海上”的理念。在思政课实践中鼓励师生走向海岛、走入渔家,调研海洋权益与海洋经济发展,宣传海洋强省强国战略、宣讲海洋环保认知、了解海洋民俗文化并体验海洋艺术创作、海水淡化技术。积极开展别开生面的国际沙雕节志愿者、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志愿者等海洋志愿服务活动。还要重视学生的军事体验,通过开展军民共建、结对联谊等活动丰富师生海洋军事素养。
6.海洋社团活动是海洋意识教育的有效补充。高校内建立海洋类学生社团,可促进海洋文化科技、科普推广活动的蓬勃开展。2003年,学校创立省级优秀社团海洋生物学会,每届有120人左右参加,是海洋生物博物馆日常建设与讲解工作的骨干力量,常年举办海洋知识竞赛、暑期夏令营、科普进社区等活动。高校依托这些海洋类社团,可将全国海洋日、海洋意识调研与宣讲、海洋诗歌节、海洋环境保护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海洋意识教育文化活动落到实处。
高校开展海洋意识教育,更要发挥蓝色校园文化活动在海洋意识教育中的导向功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独特的精神气质。高校要将海洋意识教育融入蓝色校园文化活动日常,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一是丰富海洋学术文化,开设以“海洋”为关注重点的“大讲堂”,拓宽师生海洋视野;二是打造“海洋文化艺术月”“海洋科技文化月”“海洋体育文化月”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让海洋嘉年华、海洋运动会、海洋文化周、海洋艺术展演等演绎海洋文化盛宴;三是打造海洋文化节、海洋诗歌节、全国海洋日、全国航海日等海洋节庆文化品牌,促进海洋意识在学生和民众中的传播,真正实现“懂海、爱海、用海”。
参考文献:
[1]中国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发布[EB/OL].(2016-06-25)[2017-09-20].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6-25/7917490.html.
[2]徐立特 .论现代海洋意识教育进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J].学理论,2015(12):186-188.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翟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