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营,关 莹,史学建,张 攀,王玲玲
(1.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3; 2.安徽省怀洪新河河道管理局,安徽 蚌埠 233000)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青海省水土保持重要性分析
孙维营1,关 莹2,史学建1,张 攀1,王玲玲1
(1.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3; 2.安徽省怀洪新河河道管理局,安徽 蚌埠 233000)
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生态系统;农牧业;人居环境;青海
青海省是我国乃至亚洲部分其他地区的重要水源地,是我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区”和“调节区”,生态地位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地形破碎、土质疏松、植被缺乏、暴雨集中,加之人为扰动剧烈,所以青海省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6.87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22%。截至2015年底,青海省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超过10 557 km2,治理成效显著。搞好水土保持,不仅可以改善青海省的生态系统、维护青海省的生态安全,而且可以改善青海省的农牧业生产条件、推动农牧区发展,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与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重要指示,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我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基本遵循。青海地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是我国乃至亚洲部分其他地区的重要水源地,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 是我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区”和“调节区”,生态地位尤为重要[1-2]。青海省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关系自身生态安全,而且将直接影响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青海试点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其生态战略地位可见一斑。
由于青海省地形破碎、土质疏松、植被缺乏、暴雨集中,加之人为扰动剧烈,所以青海省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类型复杂,区域差异明显。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16.87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22%。主要水土流失类型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其中:水力侵蚀4.28万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5.38%,主要分布于东部黄土高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侵蚀强度介于轻度和剧烈之间;风力侵蚀12.59万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4.62%,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地区和青海湖流域,侵蚀强度介于轻度和剧烈之间。2012—2015年,青海省水土保持投资规模不断增加,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连续4年突破亿元,治理速度不断加快,2012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了180 km2,2013—2015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均达到230 km2/a以上,创历史新高[3]。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青海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核心是林草植被建设[4]。青海省森林植被少,目前森林覆盖率仅5%,人均森林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草地覆盖率较高,达到土地面积的59%以上,但草地植被结构简单,承载能力低,草原生态功能明显弱化,平均承载率超过30%。随着青海省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增大,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水土保持通过坡改梯及配套水系工程建设,修建淤地坝及小型拦蓄引水设施等措施,促进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向高效集约化经营转变,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而为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改善生态创造条件[5]。同时,通过封山育林育草、轮封轮牧和人工造林种草,保护和改善大面积的草原草地、森林生态系统,控制土地沙化退化扩大的趋势;随着林草措施效益的持续发挥,生物多样性得到不断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日趋稳定并实现良性循环。水土保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6]。经过治理,东部地区除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外,还将降水最大限度地拦截,有效补充当地的生态用水;西部地区通过控制水土流失,可使良好的光、热、水资源与宝贵的土地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和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和防风固沙等基础功能。根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和青海省水土保持区划确定的水土保持分区主导功能,结合青海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成果,将重点区域分析如下:
(1)水源涵养功能区域。根据功能评价,综合分析青海省各水土保持分区主导基础功能及林草植被状况,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区域主要有祁连山高山宽谷水蚀水源涵养保土区、兴海-河南中山河谷水蚀蓄水保土区、黄河源高山河谷水蚀风蚀水源涵养区及长江-澜沧江源高山河谷水蚀风蚀水源涵养区,包括18个县级行政区,土地面积28.06万km2,水土流失面积5.02万k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29.76%,其中水蚀面积1.80万km2,占全省水蚀面积的42.06%。
(2)生态维护功能区域。根据功能评价,综合分析青海省各水土保持分区主导基础功能及林草植被状况,发挥生态维护功能的区域主要有青海湖盆地水蚀生态维护保土区、可可西里丘状高原冻蚀风蚀生态维护区,包括5个县级行政区,土地面积13.58万km2,水土流失面积1.37万k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8.12%。
(3)防风固沙功能区域。发挥防风固沙功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风蚀水蚀农田防护防沙区。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最大的绿洲农业基地,目前有耕地面积410.57 km2,防护林324.97 km2,配套渠系1 880.72 km。青海省实施治沙工程10多年以来,柴达木盆地相继建成了香日德、诺木洪、宗加、巴隆、格尔木、德令哈、察汗乌苏等沙区绿洲[7]。
农牧业是青海省国民经济的基础,事关青海省粮食和经济安全。水土保持通过对坡耕地、侵蚀沟和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开展综合治理,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推动农牧区发展。
2.1.1 重点防治对象
(1) 坡耕地。据统计,青海省现有耕地58.82万hm2,其中坡耕地22.33万hm2。坡耕地分布范围涉及7个青海省水土保持分区,25个县(区),总土地面积11.24万km2,人口密度43.3人/km2。坡耕地分布区域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面积(水蚀+风蚀)30 472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7.14%,其中水蚀面积26 637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7.41%,风蚀面积3 835 km2,占12.59%。中度及以上水蚀面积11 849 km2,占水蚀面积的44.48%;中度及以上风蚀面积3 132 km2,占风蚀面积的81.67%。
青海省耕地坡度较大,6°~15°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6.93%。占全省坡耕地面积87.91%的湟水中高山河谷水蚀蓄水保土区和黄河中山河谷水蚀土壤保持区内50%以上坡耕地坡度在6°~15°;分布于青海湖盆地水蚀生态维护保土区和共和盆地风蚀水蚀防风固沙保土区的坡耕地坡度较缓,80%的坡耕地坡度小于6°,但大部分分布在青海湖四周,受风蚀侵蚀严重;长江-澜沧江源高山河谷水蚀风蚀水源涵养区70%的坡耕地,坡度也小于6°,但分布零散。由此可见,坡耕地集中区域多为浅山干旱区,耕地破碎化突出,区内耕垦率高,人均耕地仅有0.12 hm2,其中坡耕地0.05 hm2,人均耕地相对较少,粮食产量低,人口密度较大,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保持通过实施坡改梯、配套小型蓄排引水设施和耕作道路,对坡耕地开展综合治理,一方面能够有效阻缓坡面径流,减轻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特色产业、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增加了群众收入。而且,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进一步促进了不宜耕种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减少了毁林种粮的可能性,为大面积植被恢复创造条件,成为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的重要举措。
(2) 侵蚀沟道。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青海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青海的侵蚀沟道共有6.47万条,沟道面积约3万km2,其中湟水中高山河谷水蚀蓄水保土区2.94万条,黄河中山河谷水蚀土壤保持区1.83万条,祁连高山宽谷水蚀水源涵养保土区0.78万条,共和盆地风蚀水蚀防风固沙保土区0.92万条。青海省侵蚀沟道分布共涉及青海省5地市(州),其中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宁市侵蚀沟道数量位居前三,占侵蚀沟道总数量的68.95%。
侵蚀沟道需要实施大量的工程措施并配合一定植物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势必需要较高的单位面积投资。截至2011年,青海省共建设淤地坝665座,小型蓄水保土工程83 889个,沟岸防护工程77.1 km,相当于每100 km2侵蚀沟道仅建设2.2座淤地坝,每1 km2侵蚀沟道建设小型蓄水保土工程2.8座。因此,侵蚀沟道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故继续加强侵蚀沟道治理非常必要。
2.1.2 重点区域
依据青海省水土保持区划,水土保持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集中体现在土壤保持、农田防护和蓄水保水等功能。根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和青海省水土保持区划确定的水土保持基础功能,将重点区域分析如下:
(1)土壤保持功能区域。根据青海省水土保持区划功能评价,具有土壤保持功能的青海省水土保持分区包括28个县级行政区,土地面积15.45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01万km2,占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的23.77%,其中水蚀3.15万km2,占青海省水蚀面积的73.48%。按青海省水土保持区划统计的土壤保持功能评价区域有关情况见表1。
表1 土壤保持功能分布区域有关情况
(2)农田防护功能区域。根据功能评价,具有农田防护功能的青海省水土保持分区为柴达木盆地风蚀水蚀农田防护防沙区,其包括3个县级行政区,土地面积14.46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18万k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24.81%,其中风蚀面积约4.00万km2。从水土流失防治角度而言,农田防护功能重点位于风蚀地区,主要集中体现在柴达木盆地的绿洲农业区和农牧业交错地区。
(3)蓄水保水功能区域。根据功能评价,青海省水土保持分区中具有蓄水保水功能的有湟水中高山河谷水蚀蓄水保土区和兴海-河南中山河谷水蚀水源蓄水保土区,包括17个县级行政区,土地面积5.92万km2,水土流失面积1.47万km2,占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的8.70%,其中水蚀面积1.34万km2,占青海省水蚀面积的31.41%。结合水土资源条件和水力侵蚀的比重分析,这两个区域既是干旱季节性缺水地区也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水土保持设施要充分发挥集蓄利用降水和地表径流及保持土壤水分的功能。
综合以上情况,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水土资源条件,可得出以下分析结论:①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角度,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是开展坡耕地和侵蚀沟道治理。鉴于青海省坡耕地和侵蚀沟道面广量大,水土保持应在全面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选择重点区域进行必要的集中专项整治。②湟水中高山河谷水蚀蓄水保土区、黄河中山河谷水蚀土壤保持区和兴海-河南中山河谷水蚀蓄水保土区是水土保持发挥土壤保持功能、对耕作土壤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的重点区域。③从水土流失治理角度,水土保持发挥农田防护功能的重点区域在风蚀地区。青海省畜牧业占比大,农业仅集中分布在水热资源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水土保持应重点针对西部柴达木盆地的绿洲农业区。④充分发挥水土保持蓄水保水功能,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湟水中高山河谷水蚀蓄水保土区位于青海省东部,属黄土高原区,为青海省主要工农业发展区域,该区域虽是水利建设基础最好的地区,但是资源性缺水严重,是全省供水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应紧密结合现有和规划的水源工程、灌区工程和农业水利配套工程等水利工程。兴海-河南中山河谷水蚀蓄水保土区水资源较湟水中高山河谷水蚀蓄水保土区丰富,但基础设施薄弱、径流调节能力差,坡面径流极易流失或入渗,需要在保持水土的同时,加强地表径流的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青海省有国家贫困县15个,约占全省行政县的40%。青海省贫困县分布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依存度很高,因此要从根本上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护好绿水青山,必须抓好精准扶贫,减少贫困人口。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冲突的问题,而精准扶贫解决的是社会中处于贫困状态的人群、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充分依托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水土保持产业,是助推和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同时,大力推进规模化、设施化和市场化,提高生产集约程度和效益,通过不断提高设施化水平,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从而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水土保持对于饮用水安全的保障作用,除江河源头区外,集中体现在具有水质维护功能区域。根据《青海省关于公布青海省重要及一般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第一批)的通知》(青水资〔2014〕353号),全省所有建制市和县级政府所在城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及供水人口大于1万人的农村人饮水源地,共计104处,分为全国重要、青海重要和青海一般三个级别。全国重要的水源地有3个,分别为西宁市北川塔尔水源地、西宁市北川石家庄水源地、西宁市北川黑泉水库;青海重要的水源地有26个;青海一般的水源地有74个。
青海省饮用水水源地水土保持重点工作区域主要位于各个城镇水库周边。对于此类区域,水土保持应以保护水质为核心,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入库泥沙和面源污染,通过植物、工程、管理等综合措施,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水质维护功能。
青海省以山地为主,山地占全省面积的51%,盆地其次,约占全省面积的30%,河谷占4.8%,戈壁荒漠占4.2%。除柴达木盆地外,人口多分布在河谷、川台地。超载放牧、人为破坏、干旱缺水等,加速了流动沙丘迁移,经常掩埋居民房屋,造成牲畜死亡。特殊的地形地貌,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有些地方一遇暴雨就形成山洪,威胁人畜的安全。据介绍,1997年8月5日龙羊峡、贵德、兴海等地突降暴雨,在50 min内降水量分别达48、42、39 mm,洪水汹涌而至并引发泥石流,致使房屋、农田、公路和输电线路遭毁坏,龙羊峡电厂水轮发电机组遭破坏。因此,对于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大、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城镇周边,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植树种草,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人畜饮水条件。同时,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管,建设良好宜居环境。
[1] 中国农业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书(青海卷)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0-50.
[2] 曹文虎,李勇.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5-30.
[3] 青海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青海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1-39.
[4] 周兴民,王质彬,杜庆.青海植被[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94-100.
[5] 汪恕诚.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J].中国水土保持,2001(10):4-6.
[6] 焦居仁,佟伟力.21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方略[J].水土保持研究, 2001(8):7-9.
[7] 王丛虎,白建华.我国荒漠化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4):72-76.
S157
C
1000-0941(2017)12-0017-04
孙维营(1980—),男,河南巩义市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相关工作。
2017-06-10
(责任编辑 孙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