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秀梅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进步的体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如何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必须深入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探索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途径
在社會思想变革加速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应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特点,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途径,切实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促进高职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一、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其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高职院校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作用,投入更多精力加强理论课的建设。
二、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联网传播阵地
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微博、QQ空间、贴吧等载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鱼龙混杂的互联网对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要求学生提高鉴别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对于散播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论的学生要坚决制止和教育。
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要构建起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交互式互动平台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时动态的、个性化的引导与教育。学校要有专门工作人员,熟练使用微博、微信、空间等学生喜欢的媒介形式,改变单向灌输式传播方式为互动交流式的传播,使交流双方能通过不断地互换角色,相互反馈,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针对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选择高职学生容易接受信息的方式,将核心价值理念植入文化载体,如音乐动漫、时政新闻、影视资讯等,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标。在课堂教学方面,不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公共课教师,都应该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方面,高职院校必须主动占领这一育人的主阵地;在管理和服务方面,要加强管理和服务部门的作风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打造高职学生的行为文化;同时,高职院校要注重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应该强化舆论引导工作,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利用重大纪念日、学校的特色庆典活动等契机,以升国旗仪式、入党仪式、主题纪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
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首先,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才能引导大学生直面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诚信观念、团队精神与人际关系,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校园文化全员共建,一方面,要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发挥其率先垂范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大学生自身具备的思想活跃和较好的素质能力的特点,通过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的有力组织实施,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为内容的演唱会、演讲会、报告会、朗诵会、书画展;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竞赛;组织参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祭扫革命烈士墓,拜访革命老前辈,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等。这些集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能使学生长期置身于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健全日常教育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机制保障
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和日常教育管理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制度、机制来保障。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反映,更应在各项具体制度中得以充分体现。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使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制度都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防止具体制度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要积极推动高校制度建设与完善进程,把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制度规定,用制度的权威来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具有维护日常生活、学习秩序的作用,也应当承担起倡导主流价值观念的责任。各级各类教育管理部门要把倡导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份内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注重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体现价值向导,使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受到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