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军+杨冰+催素菊
摘 要:利用实地调研、访问、观察的方法对农村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的剖析和思考。造成农村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不能持之以恒的成因是领导重视不够,师资配备,体育场地设施,农村体育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阳光体育运动》在农村学校名存实亡。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持之以恒;评价监督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简称阳光体育运动)。这是事关亿万学生健康的重大指令性文件,然而,就目前辽中区农村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来看,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前景不容乐观。通过笔者的实地调查与观察发现如下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阳光体育运动”的使命没有扛在肩上
笔者走访了辽中区多家农村学校,通过和体育教师进行交流和观察,了解到很多学校都存在共性的问题,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阳光体育运动持续时间短,没有真正理解体育运动的使命,仅仅将其变成了一份活动方案,一个总结,一组照片。存在的形式变成了照片、画廊、标语。学生依然如故地生活在教室里,沉入题海中。“阳光体育运动”从此远离了学生校园生活远离了我们的视线。学生阳光体育的权利被人为地剥夺了。
再加上校园“学生意外伤害保险”不得进入校园,学生没有了意外伤害保险,一旦在“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课等活动出现意外伤害事故,所有的安全责任,经济负担几乎全部归罪于校方责任,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就是学校主要的工作目标,因此,教育管理责任难以有效履行,没有把“阳光体育运动”和国家安全发展、民族复兴“中国梦”、全民整体素质、学生健康的未来、终身体育运动的思想当成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是片面地关注考试成绩,安全责任,降低了学校对学生成长过程中身体健康的关注,也降低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应对策略:(1)把各个学校校长抓好“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纳入学校教育管理的考核内容,进行动态监测和绩效考核,依据上述考核结果进行赋分后公示,接受上级领导、学校教师、家长的监督。完成教育部抓好体育工作的相关要求,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2)减少校长安全压力,做好分工,分层负责,尽职尽责。
(3)由家长、学校或国家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阳光体育运动”提供保障。
二、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成长缺少动力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除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学生健康体质测试、课外体育运动指导、业余体育训练、大课间、阳光体育一小时等工作,还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还要忍受不能和其他学科教师平等享受晋升高级职称的凄凉与心酸;各个学校缺乏针对体育教师工作的绩效评定方案,没有给予体育教师应得的尊重,导致体育教师在业余体育教学活动中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得不到经济奖励,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急剧减少。另外,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虽然已经实现了全部在岗培训,许多体育教师因为长期不能被评定高级职称,再无进步的追求,对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和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和方向缺少学习和认识,使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不够精彩对学生的引力不够,使学生感觉比较枯燥。
应对策略:(1)把所有学校体育教师分担的工作按照教育部体卫艺司的要求纳入到课堂体育教学的工作量,具体为大课间每天25分乘以5天等于3.1节课;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按照采用集体分年部进行,每个班级一周两节课;预算为13.6课时,中学体育教师按照12节体育课加上13.6课时的其他体育工作,总计25.6课时,小学按照18节体育课工作量,加上13.6课时其他体育工作,总计31.6课时,对于每一个农村体育教师分担的工作有多重,这个数据基本说明了问题。
(2)对体育教师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依据课堂教学时数,教学区、市级以上优秀教案、评优课、示范课、公开课、模课、微课、说课等成绩,业余运动竞赛成绩参加区、市以上级取得的成绩进行评價,多劳多得。增加外出培训的机会,激发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愿望。
(3)认真落实教育部体卫艺司负责人就强化学校体育工作讲话精神(2016-05-09 12:32:00),第八条第五款要保障体育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晋级晋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置严重不足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农村体育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也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基础条件。近年来,虽然辽宁省、市、县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体育的资金投入,进行体育设施改造。体育运动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落后于城镇学校的体育文化设施环境,对学生施加的影响越来越少,室内场馆设施是农村中小学生难以企及的梦想。辽沈地区风沙大,易干燥,冬季寒冷漫长、雾霾天气,体育场地、设施受环境影响的天数较多,使用率降低。于是阳光体育变成了部分学生跳大绳、小绳、毽球、足球的基本形式,再加上配置不足,极大地影响和挫伤了农村中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应对策略:增加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从场地、器材、设备、场馆条件上的投入,逐步完善广大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
综上所述,农村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使命行动,整合每一种教育资源和体育文化环境紧密相连,以为中华民族未来负责的态度,把校园对学生的教育使命,家庭对孩子的传承使命,社会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使命,当成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农村校园“阳光体育运动”才会走到阳光的路上。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