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文瑜
摘要:本文是针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高效课堂问题的探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文章开头阐述了高效课堂的概念,而后就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特点、容易走入的误区,以及完善高效课堂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中历;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201-0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开展与深入推广,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效课堂、课堂革命等教学改革不断被搬上高中课堂。其中,高效课堂以其高效率、快节奏等优势得到许多高中教师的青睐。对性格鲜明、价值观已逐渐成形的高中生来讲,如果在课堂上仅仅提倡效率问题而不注意他们的情感,显然是不行的。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来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1.优美的课堂语言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的:"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你一进教室,学生就兴奋,就会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确实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而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熟练把握,来自教师的禀赋和气质。例如:"亚洲的革命风暴"与"亚洲的觉醒"的时间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学生容易记错,我简练地用"革命风暴刮起后,把沉睡的亚洲人吹醒了",一句话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并且记得很牢。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主要是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富有科学美,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如"字字珠矶、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了的板书、板图美;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等等。我们应该长期不懈地去努力、去探索达到上述完美境界的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2.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创新
人生如戲,戏如人生。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家,其发展历史更是源远流长。前面我们具体分析了自主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开发,让我们对高中历史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一个道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学的宗旨即是传承,将这份知识不断地传承下去。而教学作为传承的载体,它是媒介,是知识传承的媒介。因此,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更顺利地传承历史,也更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比如,在《九一八事变》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各自选择某一片段,以学生合作的方式,将片段中的对话生动地再现、表达出来。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原因、影响有一个充分、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学生,适时地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也可以让下面的学生对别人的表演做一个总体的评价,通过组员间的交流与讨论,教师的领导与支持,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历史文化的重要与有趣,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自我探究能力。
3.发掘学生潜能
3.1激趣指导。兴趣是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使一堂课上的生动有趣更有价值,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在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研讨,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换,重心下移,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在具体分析问题时,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交流。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的组织他们在课堂上举行演讲、讨论等,为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兴趣得到极大提高并积极地投入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中去。
3.2平时多积累历史史料,提高学生兴趣。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历史老师视野要开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广泛涉猎。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在课堂上,偶尔"天马行空",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增加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4.画龙点睛的小结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复习小结。一节课的小结应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复习归纳本节所讲核心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并找出便于学生记忆的方法。二是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反思的余波。一节课的结束不能认为是思维发展过程的完成,恰恰相反,应该是思维进入更高层次循环的开始。因此,在小结中,我经常用悬而未决的问题,创设新的情境,给课后学习布下疑阵,以诱发学生渴望知识结论的愿望。再挂出《时局图》烘托出当时中国的危急局势,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之情。提出:"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怎样才能挽救祖国被人宰割的民族危机呢?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在苦苦探索着,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结果怎样?启发学生思考,为讲好后面的新课埋下"伏笔",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课堂教学最后还应注意目标反馈讲练落实,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历史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曾呼吁:"我们要凭借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有限的历史内容教会学生无限的历史思想方法和历史以外的各种东西。"这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历史教学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