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教学设计及评析

2017-12-26 20:39:30陆文琦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海螺贝壳项链

陆文琦

一、 揭题激趣

1. (出示项链图片)小朋友们瞧,这是什么呀?(板书课题:“项链”)

师:“项”字是指脖子,项链是我们戴在脖子上的装饰品。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就是《项链》。来,我们一起读读。

2. 你见过什么样的项链?(预设:镶宝石的项链、金项链、珍珠项链……)

3. (播放大海图片、音效)有个和我们一样大的娃娃,他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不一样的项链。不一样在哪里呢?

【评析】在导入环节,教师扣题进入,先出示“项链”的实物图片,而后结合“项”字的意思讲解“项链”是戴在脖子上的装饰品,继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丰富他们对项链的认识,最后制造悬念,课文中的项链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项链怎么“不一样”呢?既帮助学生建立了“项链”的概念,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打开书本去读读这篇课文。

二、 整体感知

1. 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双手捧书,稍稍外斜,小眼睛认真看,小耳朵仔细听。(师范读)

2. 小朋友们刚才听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自己来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音,词儿连读不拖音。双脚平放与肩同宽,眼睛看字,字字入目。

3. 这首儿歌里说的“项链”和我们平常见到的项链有什么不一样呢?

(预设:项链是海螺和贝壳做的、是小娃娃的脚印做的;项链是大海的;项链是彩色的、金色的……)

4. 这特别的项链是大海送给小娃娃的礼物吗? 让我们和小娃娃一起去看海。

三、 品读感悟

1. 学习第1自然段。

(1) 请小朋友自己轻声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呢?用手势来表示一下。(PPT显示句子序号)

(2) 哪三个小朋友愿意来读读这三句。

(3) 来到海边,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呢?

(根據学生回答在PPT上圈出“大海”“沙滩”“浪花”。出示词卡 ,“大海”“沙滩”“浪花”。指名读后贴在黑板上)

(结合字形指导)瞧,“海、沙、滩、浪”字都是三点水,大海里的水可真多啊!

(4) 小朋友去过大海吗?夸夸你见过的大海。

(5) 现在,我们就站在大海边,放眼望去,哇——(出示句子和图片“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 指名读。)

① (出示词卡“蓝蓝的”,指名读,齐读,以评促读)

第一个“蓝”字读饱满。整个词可以读得慢一些,让我们想象大海的颜色——

好深好深的蓝。

清新的空气,蓝蓝的大海。

不仅颜色美,而且还……又宽又远。

② 出示词卡“又宽又远”。

大海有多宽,我们做动作比划比划,“远”字就是说……大海一眼望不到边。“又”字是个生字,它把“宽”和“远”字连在一起,告诉我们大海特别宽、特别大,一眼望不到边。(指名读,以评促读)

③ 谁能把句子连起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大海的美和大。(指名读、齐读)

(6) 大海边的沙滩什么样?说说你去过的的沙滩。自由回答。

(7) 望着这么美的大海,小娃娃脱下鞋子,踩在沙滩上,呀……(出示句子和图片“ 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 ”。指名读。)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出示词卡“黄黄的”“又长又软”。这两个词是说沙滩什么特点呢?(指名读)

指导:大海很大,海边的沙滩很长,沙子又细又软,阳光一照,还闪金光呢?咱们把这一句读一读。

(8) 出示句子和图片“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指名读。你喜欢这样的浪花吗?

① 出示词卡。“雪白”就是像雪那么白,一个“雪白”就已经像雪那么白了,那两个雪白重叠呢?谁能读好?

(映示浪花图片)瞧,海浪冲到岸边,撞到了沙滩、礁石,开出一朵朵浪花,多美啊!

连着读“雪白雪白的浪花”。

② 浪花在笑呢,学学你听过的海浪声。播放PPT中的音效。

我们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张大嘴巴,眼睛眯起来,身体也会扭动、前仰后合的。“笑”这个字,上面的竹字头,原来表示竹子被风吹弯并发出声音,就像人大笑。下面的部分就像一个人大笑时身体扭动的样子。读“笑”字。

浪花你追着我,我追着你,用身体和沙滩、岩石打招呼,发出“哗哗地”笑声。

女生、男生读“哗哗地笑着”“涌向”。

③ 浪花一边玩着笑着,一边还送来了“海螺和贝壳”。

映示“海螺”“贝壳”图。认识吗,哪个是海螺,哪个是贝壳呢?

海螺是海里的软体小动物,贝壳是生活在水边的软体小动物的外套。它们有着丰富的颜色和有趣的形状。

师生共说:浪花在沙滩上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它们有()色,有(),有()色。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真有趣!

齐读“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9) 大海又宽又远,海滩又长又软,浪花雪白雪白。让我们一起把这一段读一读,用朗读把大家带到大海边。

2. 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站在这么美的海边,你们想干什么呢?

(1) 请小朋友自己轻声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

(2) 小娃娃做了什么呢?映示句子和图片“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指名读。

交流:小娃娃做了什么?

捡和挂都要用到手,所以是提手旁。咱们也做做动作。

“穿”字原来是指小动物用自己的牙齿穿过洞穴,这里是指什么?

小娃娃可喜欢大海送给她的礼物啦!(屏显句中的“嘻嘻地笑着”“迎”“捡起”“穿成”“挂在”) 我们从这些词里就能感受到。endprint

指名读、齐读。

(3) 小娃娃也送了大海一个礼物呢,映示句子和图片“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① 小娃娃送了什么礼物给大海?谁来读读。

② 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呀?

③ 多么有趣的项链,大海一定也非常喜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4) 结合板书,回顾整体,齐读全文。

【评析】本段教学着力体现:1. 把识字贯穿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又”“笑”“挂”“贝”等字的教学在不离开情境的基础上,采用评价中点拨、图文结合、动作演示等方法,用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促进学生识字,较好地处理了低年级阅读和识字的关系。2. 读中理解,读中积累。教学中通过听范读、自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反复地读,不断地接触文本。包括老师的过渡语、评价语,也指向读,通过读让学生理解词句,积累词语,形成语感。3. 勾连生活,激发兴趣。“夸夸你见过的大海”“说说你去过的沙滩”“你来到海边想干什么?”这些问题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拉近了他们和文本的距离,让他们觉得课文中的“小娃娃”仿佛就是自己,学得更加有趣味。同时图片、音乐、音效的引入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或认识不熟悉的事物,或感知不熟悉的情境,让感知更加具体,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课堂上的朗读也更加有滋有味。

四、 学习写字

1. 书读得真好。小贝壳也来到了课堂上,要考考你们有没有记住生字呢?

2. 认字游戏。把小貝壳背后的生字读准了,大海就把这个小贝壳送给我们啦,全读对了,小贝壳也会连成项链呢。

3. 练习写字童子功。 画栅栏、画雨丝、画波浪、画蚊香。

【评析】游戏的设置结合了本课“项链”的主题,既可以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又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积极学习的氛围,帮助各层次的学生提高识字的效率。“童子功”主要练习学生的腕力,对书写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4. 学习写字。

(1) “白”字。范写:一撇短又短,两竖往里收,先里面再封口。

(2) “的”字。“的”字里面的“白”和单独写的“白”字有什么不一样?“白”字做了“的”字一部分后,要写得瘦瘦的,横变短。

范写:“白”字在左边要写瘦,横折钩往里收。

(3) “又”字。范写:横短撇长夹角小,撇捺对称才好看。

(4) “和”字。认识新偏旁“禾木旁”。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偏旁,跟老师读读它的名字——“禾木旁”。“禾木旁”和“禾”字有什么不同?横变短,捺变点。

范写:禾木很谦让,横画变短捺变点。口在右边小而上。

【评析】写字教学中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讲在关键处,例如字形的变化、关键笔画的处理,精讲多练,努力帮助学生形成书写技能。

5. 请小朋友们把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6. 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本,点评。

7. 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回去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听,有机会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海边做一条脚印项链送给大海。

(作者单位: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螺贝壳项链
丢失的项链
幼儿画刊(2023年10期)2024-01-15 09:54:12
海螺
海螺与鲸鱼
银贝壳
趣味(语文)(2021年12期)2021-04-19 12:16:06
原来你是这样的贝壳
数学中的“小海螺”
找项链
贝壳里的海
小小的贝壳一幅幅的画
捡海螺
江南诗(2015年3期)2015-06-01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