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思路

2017-12-26 13:50黄毅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培养目标教学效果

黄毅

[摘 要] 以微观经济学教学为例,学生不爱学、教师教不好。可以通过扭转家庭教育缺乏现状、改变教育行业管制过多现状、改变劳动收入在GDP中占比较低现状来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师教研动力,缓解当前社会急功近利现象。并且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来实现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微观经济学;培养目标;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2-0073-03

从2014年开始,国务院开始引导一批非研究型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据此本科院校可分为两种类型:实施普通本科教育的研究型高校,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普通本科教育,主要面向科研院所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或为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打基础;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面向生产生活实践,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略不同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作为新生事物,如何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深刻理解并顺利实施培养目标是当务之急,有效的课程改革是实现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例如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都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应该如何改革才能有助于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呢?我们先来看看当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 学生不爱学,缺乏学习动力

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较难的理论课,学生要通过有限的课时从无到有地建立起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经济学思维,困难重重。因为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繁杂,图形充斥,数学工具的运用无处不在。如果学生有很强的学习动力,也能学好这门课。令人失望的是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缺乏学习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教育缺乏

中国家庭教育比较缺乏,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通过学校就能实现。大部分父母对教育理念一窍不通,在鼓励孩子认真学习时常说: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言下之意是上大学就不需要如此努力了。导致部分孩子进入大学后,学习非常“放松”,平时不学,考前突击,及格万岁。

2 功利主义作祟

当前高等教育理念中存在一种教育导向:学习是为了就业。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把学生就业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学生受此影响,把课程分为“有用”“无用”两类。他们认真学习他们觉得“有用”的课程,对“无用”的课程弃之不理。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课,通常被学生归类于“无用”课程。

(二)教师教不好,缺乏教学研究动力

大部分高校教师并不是师范专业出身,缺乏教育知识的系统培训。虽然高校教师需要通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后才可以从事教学工作,但这两门课程的知识对指导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远远不够。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杰文斯把经济学称作“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而很多教师把微观经济学教成了“令人痛苦的微积分”。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内容枯燥,教学效果低下,教师在提高教学效果上一筹莫展。教师既然缺乏教育知识,为什么不主动学习教育知识、不主动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呢?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 国家教育经费投入较少,教研收益不明显

中国的教育经费在GDP中占比较低,在全球排名靠后。教师收入低,为提高收入比较热衷于科研而不是教研。教师搞科学研究,比搞教学研究更能获得高额课题经费。同时,职称评聘对科研成果的要求也高于对教学研究成果的要求。职称评上后教师收入会有较大幅度增长,科研平台能够更上一层楼,可以获得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获得更多的课题经费。毫不夸张地说,科研更可能使教师名利双收。由于职称评聘对教学研究成果要求不高,教师不愿意投精力于不熟悉的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研究,教师相当于半路出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学习相关的教育学知识,出优秀成果的概率也相对较低。总的来说教师从事教研是投入多,收获少。科研教研两相比较,很多人都选择了在科研上投入精力,在教研上投入甚少精力甚至根本不投入任何精力。

2 相关部门管制过多,抑制教师教学改革积极性

部分教师本着教书育人的思想希望在教学上有长足进步,比较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但现实可能会给他们沉重打击。因为中国教育一直处于被管制状态。学校都有上级主管部门,这些上级主管部门时不时对属下学校进行各种名目的检查。检查不合格会对学校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学校为了教学环节能应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对教师的教研改革也多有限制。表面上学校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但学校每个学期依然依据传统教学标准进行各种常规教学检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师反而有可能在教学检查中被判定为不合格,影响教师的个人发展,导致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大受影响。

二 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思路

(一)解决当前本科教学中主要问题的措施

1 扭转家庭教育缺乏现状

家庭有新生婴儿出生后,政府应免费赠送这些家庭全套婴儿成长教育丛书、视频等学习资料。同时加大媒体宣传,让家长意识到有正确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家长才更有可能培养出杰出的孩子。成功不是功成名就,而是通过教育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能成就有意义的人生,从家庭教育做起,扭转当前社会急功近利的氛围。

2 改变教育行业管制过多现状

高等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就业指标也是被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政策逼上了梁山。教育主管部门用就业指标来衡量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会导致学校对学生加大就业宣传,课程改革更偏向于就業倾向,加深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有悖于教育理念。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取消通过就业指标来考查高等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做法,设计更切合教育理念的指标来代替就业指标。此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该放弃当前通过各种检查来考查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做法。这些检查不仅浪费资源,也打击了学校进行改革、教师进行改革的积极性。

3 改变劳动者收入在GDP中占比较低现状

中国当前教师收入较低,劳动者收入在GDP中占比也较低,这也是导致当前社会急功近利现象的原因之一。很多岗位的劳动者收入太低,社会保障又不够健全,所以努力学习获得好工作、拥有高收入成为了家庭、学校的重要目标。要改变当前社会急功近利的现象,国家应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让绝大多数劳动者能获取适当的劳动收入,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这样的社会氛围才能使学生从“求生存”式学习转变为“求发展”式学习,改变急功近利心态。同样,也只有教师收入提高,才能改变当前重科研轻教研的现状。

(二)提高微觀经济学教学效果,实现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培养目标的思路

要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实现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培养目标,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方面入手。

1 改革教学内容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既不同于研究型本科高校,也不同于高职高专教育,所以不同学校即使开设了名称相同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侧重点可能完全不同。以《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为例,研究型高校需要讲授经济学发展史,介绍经济学主要流派以及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使学生对经济学有全盘体验,有助于学生在今后学习中能对经济学理论有更好的理解和体会。但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对这些内容是否讲解可以斟酌一下。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在导论中可以深入讲解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并涉及应用的知识,例如经济学的起源资源稀缺性、机会成本及其应用,设计系列案例引导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之所以依然要加强核心理论的讲解,是因为这些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高级”体现为学生在就业后不仅能够理论运用于实践,而且能继续学习新理论,提升新技能,为不断创新打下坚实基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低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这些学校主要针对职业岗位培养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高专在教学时一般只需要对理论进行一般讲解,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重点是梳理各章知识点,剔除繁杂以及边缘化的内容,保留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及其应用。总结一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在开设微观经济学时,可以讲解以下内容。

第一章“导论”:经济学的起源资源稀缺性、机会成本及其应用。第二章“供给与需求”:需求理论及应用、供给理论及应用、供求均衡理论及应用、弹性理论及运用。第三章“效用论”:基数效用论及应用。第四章“生产论”:短期生产理论及应用、长期生产理论及应用、短期成本理论及应用、长期成本理论及应用。第五章“市场论”: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及应用、完全垄断市场理论及应用。第六章“要素论”:要素需求理论及应用、要素供给理论及应用、要素使用的决策原则及应用。第七章“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理论及应用。

2 改革教学方法

很多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上课时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一般而言,每个学生都有求知欲,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成功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功欲。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设计问题情境,精心设计导入案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学习内容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教师对发言学生应该进行有效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例如,在讲解“机会成本及应用”时,可以使用真实案例“失地农民要不要选择在优惠政策下办理城镇居民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可能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问题,然后用社会各界曾经热烈讨论的真实案例“四川父亲不让女儿读大学,他的决定有道理吗?”来引导学生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以下系列由易到难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加深概念理解,提高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问题1:你有一块木材,这块木材只能做成一张桌子或两张椅子;当把它做成桌子出售时,机会成本是多少?

问题2:小王同学这个假期做兼职可以挣4000元,但他要是参加一个培训机构接受培训需要学费4000元,书本费200元,生活费2300元,求他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

问题3:你朋友有一套门面房,租金2.5万一年。现在你朋友面临是否要改造门面房的问题,改造费用12万,改造时间需耗时一年,改造后门面房可收租金5万一年,租房第一日收取一年房租。假如银行存款年利率3%,年通货膨胀率亦为3%。假设改造投入不影响房产价值。(1)若你朋友资金只有存银行拿固定利率一种投资途径,请问他有没有必要改造房子?若改造,机会成本是多少? (2)若你朋友是炒股高手,炒股年收益30%,请问他有没有必要改造房子?若改造,机会成本是多少?

3 借助互联网技术

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学有余力,课外需要学习更广泛深入的内容;有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掌握,需要课外继续巩固学习。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解决这个问题。此外,作业布置及批改、师生互动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当前微课形式的教学资料较多,学生可以观看学习。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情况制作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课后继续学习该门课程。视频制作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重点、难点和系列专题。例如微观经济学第二章“供给与需求”中很多内容都是重点,其中税收效应、弹性理论是难点,税收效应又可以联合弹性理论和福利理论制作税收专题系列。

在录制视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单个教学视频应该控制时长,5~10分钟左右,不超过15分钟,系列专题时长可以长一些,也可以把系列专题分割成几部分,例如分上、中、下三集进行录制。

(2)录制前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如何导入,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借助多媒体等技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应用能力都应思考并进行设计。语言要精炼,案例设计应贴近生活,能够控制教学进程和教学节奏。

(3)教师要熟悉一种视频录制、编辑软件。如果教师入镜,应对灯光布置、人身入镜比例等知识有基本了解。编辑视频时,视频要包括片头和片尾,能够插入字幕,能够设计一些视觉效果来增强视频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应用技术型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应梳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应从家庭、学校、政府多角度入手,改变当前教育上急功近利现状,让教育帮助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发挥潜能。

猜你喜欢
微观经济学培养目标教学效果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探讨
关于民办高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微观经济学中的包络定理教学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