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017-12-26 12:06俞园园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俞园园

[摘 要] 目前,以高校为主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全过程培养的视野,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功能理解不够深入、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系统性、个性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缺乏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视角,提出了协同创新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动态跟踪评价模式、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等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2-0034-0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的质量与规模。21世纪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从21世纪初倡导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到如今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日趋成熟。目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校企产学研协同培养”、“实践教学”、“创新创业赛事”、“创业项目培育”等方式,这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上起到了積极的作用。然而,间断式的培养模式对全面提升创新创业人才质量的收效有限,创新创业教育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 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功能理解不够深入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培养的过程中,不免出现将“应用型、多样化、产学研合作型”等人才培养模式等价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而在评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收效方面,很多高校的相关部门将目前社会上各类机构具备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创业计划大赛、学科竞赛等的获奖成绩拿来评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但是这些比赛并没有实现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学生出于提高综合测评的排名、保研加分等目的报名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相关的活动也就终止了。老师指导学生参赛,很大程度是出于考核加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等目的。师生都是为了“比赛而比赛”。有的高校则是片面关注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的数量。这些评价的标准已经偏离了最初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价值诉求,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系统性

很多高校专门成立了与学生创业教育相关的职能部门,但是在机构设置上,大部分是以“非实体化”的方式运作,这种组织模式下,创业相关的职能部门,如创业学院等,并不是一个实体学院,而是“无形学院,有形运作”。在制度建设方面很不完善,缺少系统完备的长效化机制。有的高校开设了创业概论、创业心理学、创业营销学、企业计划书的编写等与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时有限。而且这些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对选修的学生人数有一定的限制,违背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初衷,只是面向选课的部分学生。且授课局限于开课的学期,偏理论,轻实践,后续的培养并没有跟上,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用有限。

(三)缺乏个性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情,而不是把已经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些”。所以,创新创业能力更需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去发现其他人无法发现的机会,运用其他人所不能运用的资源,找到其他人无法想象的办法,充满创新创业的精神的创新人才。而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于“同质化”、“单一化”,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开展过程中缺乏调查,比较固化,很少能根据学生的变化进行积极主动的调整,缺少全过程人才培养的思维。虽然培养模式的出发点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但是实际的培养效果是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很难满足21世纪大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能力有待提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引擎”,直接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放性,很多高校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合理规划,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师资队伍随意性很大,创新创业专职教师和校外企业导师等师资人才的队伍结构目标模糊,对人才全过程培养形成了障碍。不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主要是由原有的其他专业课教师兼任,而不是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这些教师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讲课内容仅限于书本,创业师资队伍存在先天不足,基础薄弱的问题,一方面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另一方面缺乏创新创业实战经验。此外,很多高校引进校外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和操作能力的师资有限,最终使实践性很强的创新创业教育变为纸上谈兵,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 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对策

通过分析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缺乏人才全过程培养的意识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基于全过程人才培养的角度,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对策。

(一) 构建协同创新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以高校为中心,加强高校、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家庭、学生等相关主体的联动,构建协同创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合力,共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主干,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将创新思维、创业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政府部门应出台灵活有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社会文化。家庭应该在生活、心理上给予大学生自主创业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提供经验、意见和家庭能够承担范围内的创业资金。企业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生力军,应与高校、政府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高校可以考虑定期将企业家请进课堂,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发挥企业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传递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上的作用,让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活动有更为直观、深入的认识和理解。endprint

(二)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动态跟踪评价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及时评价关系到人才培养是否有效。高校应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判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过程培养模式进行动态跟踪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跟进和调整,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得到开发和发展,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对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内容和培养过程动态跟踪管理的评价以及反馈、修正结果,分阶段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动态跟踪培养模式,达到有针对性地提高并持续改善,更有效地提升人才培養效率的目的。

(三)将课程体系设置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

可以由学校的创业学院或是类似的教务处相关部门牵头,联合商学院、管理学院等经管类学院,系统、全面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杜绝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开设的随意性,有计划地制定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建立多层次、系统化的培养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要形成人才全过程培养的理念,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根据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身心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因时制宜地设置创新创业相关课程,逐渐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四)深化大学教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素质”的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培养需要每一位大学老师参与其中,而不是孤立地进行。高校要深化大学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鼓励教师主动自觉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校应制定合理的计划,给教师提供企业挂职锻炼或是参加实训基地实践的机会,使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时不局限于理论。让每一位教师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理念,渗透到学生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五)形成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当前高校的教育模式。互联网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导工具。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以“互联网+教育”建立教育平台,借助微课、慕课、各类E-learning、M-learning系统和相关应用平台,创建一个立体的网络学习环境,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述求,突破传统学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打造智能型的人才培养平台,建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大数据库,一方面可以实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跟踪和优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大数据分析,更新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库,使其更加契合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桑大伟,朱健.以创业学院为载体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1(6).

[2]李丽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优化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