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练琴放松迎考

2017-12-26 03:36:38程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编辑易可
科学生活 2017年11期
关键词:琴童合理安排考级

文/程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 编辑/易可

科学练琴放松迎考

文/程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 编辑/易可

自从1991年业余钢琴考级制度在上海诞生以来,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26载。最盛时,全国每年都有数十万琴童参加钢琴考级。仅上海一个城市,从最初的300人报考,到2002年以来基本稳定在每年2万人次左右,经历了飞速发展的过程。现如今,钢琴考级已经成为许多学琴孩子一年中最主要的社会性活动。越是临近考试,家长和孩子们就越是紧张,每天开足马力,拼命练琴,力求取得好成绩。然而,这样的练琴方式是否科学?笔者不禁联想到前不久看到的一则报道,内容是:著名的青年钢琴家由于练琴过度,右手手臂发炎,不得不暂停练习,取消演奏会。

无论寒暑假,很多琴童都在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挥汗如雨、加班加点”地练琴。这样全力以赴地努力练琴精神虽好,却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 “急功近利”“贪功过度”,会对孩子稚嫩的身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急功近利伤害孩子身心健康

1.身体的伤害。孩子们的身体尚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骨骼没有定型,肌肉和韧带也很脆弱,如若突然“加量”,增加练琴强度,延长练琴时间,很容易造成孩子手指肌腱或神经的损伤,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考级前的“加量”练习固然重要,但也要制订合理的练习计划。

2.心理的伤害。越是临近考试,老师、家长以及琴童们的心里就越紧张,我们时常可以听到,伴随着孩子练琴声的是家长、老师严厉的训斥和不断的督促。孩子们不断增加的不只是练琴时间,还有担心“考不过”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化解,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影响考试发挥,甚至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放弃学琴的念头。

针对以上的种种误区,笔者认为孩子和家长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有利于在考前练琴时把握好 “度”,做到事半功倍,提高练琴效率。

有张有弛合理安排练习

第一、合理安排时间。

考前增加孩子们的练琴强度,延长练习时间无可非议,但不能一味盲目加码,而是要合理安排时间。例如:可以将整块练琴时间“化整为零”,分成几个时间段来练习,这样不仅可以缓解长时间练琴的疲劳感,还可以提高每个时间段练琴的效率。

第二、合理调整进度。

每个练琴时间段可以安排练习的重点,这里的“重点”既可以是某一首乐曲,也可以是某一个技术难点,分阶段、分步骤,合理安排练习“重点”。练习时采取“快慢结合、以慢为主”的练琴方式,以达到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目的。

第三、合理运用练琴方法。

其一,在长时间练琴之始,琴童们最好做一些“热身项目”,然后再开始乐曲的练习。“哈农”“音阶”等基本手指练习都是不错的选择,半个小时左右的手指“热身操”可以帮助孩子们慢慢进入演奏状态,提高手指的机能。结束练琴时,也可以做一些放松练习,避免手指肌肉僵硬。其二,“慢练”非常有必要。即使到了快速练习阶段,也要适当地慢练,而且要看谱练习,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养成认真读谱、记谱和背谱的习惯,还可以防止手指在琴键上滚、混、溜、滑,以及节奏踏板不受控制的“混乱”弹奏现象出现。磨炼耐心,减少无谓的手指肌肉紧张,可谓“一举三得”。其三,定时休息放松。不要等到疲倦或是疼痛时才想起来休息,在练琴过程中都要适当安排练习后的放松活动,拉伸手指韧带,活动手臂和手腕,伴随深呼吸平躺放松脊椎,都是不错的放松练习,可以帮助孩子的机体迅速恢复,以更饱满的情绪进入下一阶段的练习。

总而言之,作为钢琴学习者,尤其是中小学生,家长们都要明确 “钢琴考级”的意义与作用,理顺钢琴考级和学习之间的关系,认识考级是钢琴学习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合理对待钢琴考级,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练琴,让孩子们体会到钢琴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体会到音乐的美感,从而达到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让钢琴、让音乐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促进其健康、全面的成长。

猜你喜欢
琴童合理安排考级
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
合理安排时间
钢琴学习与“考级”刍议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3
合理安排写作顺序
读写算(中)(2016年11期)2016-02-27 08:48:08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
琴童(2009年11期)2009-11-30 04:32:58
琴童风采
琴童(2009年8期)2009-08-12 04:58:18
琴童风采
琴童(2009年5期)2009-05-21 05:31:32
琴童风采
琴童(2009年2期)2009-02-26 08: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