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素
摘 要:在开展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課堂教学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教师能够凭借自己独特的判断,应用自己的教学智慧,“随机应变”地对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就能促进预设目标的高效完成。同时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打造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23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150
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师永不停息的追求。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经常存在,我们应学会捕捉、运用有利的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来提高课堂效率。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应抓住物理学科的特点,重视并做好课堂实验教学,让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可能。我将从以上两方面谈谈我的认识与做法。
一、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一)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努力创造动态资源生成的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通过探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推动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师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我们应该从角色、观念上转变,要把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健康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完善。
(二)掌握生成性资源的特点,学会在课堂上及时挖掘有用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具有瞬时性 、非预设性、动态性的特征。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随时会生成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法的变化而变化。师生互动过程中它会不时地闪现,教师若不注意,则瞬间流失,所以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应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教育时机,及时地捕捉、激活和利用这些生成性物理教学资源,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用最好的处理方法让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呈现出最高的价值。
(三)学会在课堂教学中设疑激疑,学会倾听学生,确保新生成的课堂资源健康、向上,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疑”会引起学生的动机、注意力和情感态度的及时变更。教师设疑的难易程度要适度,创设的问题情景要具有诱发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固有的好奇心,才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在学生活动中不断开发出生成性教学资源。
(四)改革课堂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生成性资源的产生成为可能
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主动地发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防止评价结论的简单化和片面性。评价内容应全面,例如,物理作为理科,评价不能仅仅注重物理训练的结果,更要注重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过程和个体发展变化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久的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也应体现多样性,在重视他评的同时要关注自评和互评。一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就是活跃的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就会层出不穷。
二、重视实验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一)利用实验做好课堂引入
鲜明生动的实验可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初中学生大多在13-15岁,这个时期他们的视觉和听觉的灵敏度甚至可以超过成人,主要表现在观察物理实验产生的现象时,他们是相当敏感的。我们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实验,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引入做得好,学生课堂学习动力就有了,课堂学习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二)演示实验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要确保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1)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课前“存疑”,观察实验时才会全神贯注。(2)教师在演示时要有意识地突出重点物理现象,使学生得到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以免次要现象喧宾夺主,冲淡主题。(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做好必要的记录。(4)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实验后教师不要忙于自己总结,而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经过认真思考、仔细分析、相互交流后得出结论。(5)凡教材中学生能操作的演示实验,就让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不仅让学生有显示实验技能的机会,又能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
(三)分组实验是实验教学的核心部分,要提高分组实验课教学的时效性
(1)实验装置忌课前给学生组装好。实验装置的组装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不可缺少的一环。组装实验装置,能使学生了解实验结果产生的内在联系和各个部件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认识问题的程度及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代劳。特别是电学实验。(2)分组实验时教师在注重学生主体作用时不可忽略自身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及时地介绍新仪器、新设备,点明本次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解答疑难问题,合理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3)教师除了合理的教法外,还应注意实验分组方法。(4)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实验的总结。实验课的总结对于提高实验课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简评,重点要放在本次实验的难点和重点的突破上。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紧跟课标新理念,抓好本学科的特点,相信我们能够打造出更加高效的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 江后柱.对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尝试[J].新课程导学,2013(26):81.
[2] 王柏林.更新教育观念 打造高效物理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