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想象的翅膀 尽享趣味的剧情课堂

2017-12-25 14:29叶凤金
学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趣味

叶凤金

摘 要: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剧情课堂尝试是在从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过程中的新尝试,这种尝试有利于打破传统思品教学中照本宣科、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处境。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唤起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的兴趣,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要准确科学地选择剧情主题;情节的设置要有连续性,展开形式要多样化;发展过程要避免平淡,要具备矛盾冲突;内容要符合学生的思想和体验。

关键词:剧情课堂;思想品德教学;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19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127

一、剧情主题的准确化及素材选择的科学化

剧情课堂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剧情教学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课本知识和原理才是课堂教学中所要解决的真实内容,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剧情创设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剧情与课本的关系。不管多么动人、吸引人的剧情都是以课本主题为前提进行创设,使剧情反映课本主题,为课本服务,决不能牵强附会。只有使改编的剧情更准确地表达课本的主题和内容,剧情教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达到剧情课堂的真正目的,才是剧情教学研究的价值所在。

素材选择的科学化侧重素材的选择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紧扣学生的现实生活才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之中,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因此,剧情创设的素材应紧扣学生学习及生活实际,紧扣学生身边及社会发生的热点事件,从学生生活实际及社会热点中的典型事例取材,进行合理创设,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同身受,乐于参与、理解、接受,激发兴趣。

二、剧情情节设计的连续性

许多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创设许多情境,引入许多故事,这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由于故事多、情节杂,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并不一定深刻、久远。同时多样的故事、情节虽从多方面展示课本的知识,但不利于教师对课本知识的系统性讲解,打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系统性认识。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在剧情教学中应重视剧情情节创设的连续性。通过一个主人公,一个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剧情的展开,通过一条主线把课本知识融入其中,在激发学生兴趣基础上让学生能深入了解、把握课本前后知识的相关联系,给学生系统性的知识教育,让学生对课本知识和原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剧情发展过程的起伏性

平淡的剧情导入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但对学生激情的调动不具持续作用,平淡的剧情发展很快会让思品课堂处于沉闷状态,难以引起学生学习激情和内心反响,特别是多次上这样课堂,学生易于厌倦。因此,在剧情创设中应注意剧情展开的起伏性,积极创设多样的矛盾冲突,让剧情有一个清晰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让课堂不仅有引人入胜的“序曲”,还有动人心弦的“主唱”,耐人寻味的“终曲”,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完美,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触动情感、启发反思、利于导行,才能让故事悄然沁入学生心田,让学生心灵为之震撼,引发学生思考,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四、剧情展开形式的多样化

没有故事的课堂必定是缺少活力的课堂,而故事的展开需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有故事情节,在剧情展开中力求形式的多样化,这样才能让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引起学生积极互动,主动参与,真正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只有这样的教学过程才会显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学生把学习当成乐事,全身心地投入这富有情趣、难以舍弃的教学活动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剧情展开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以故事接龙、小品表演、辩论、歌曲播放、游戏活动等方式展开,让学生在多样性的剧情发展中不断得到刺激,感受到剧情教学的魅力,品味思想品德教学的趣味。

五、剧情内容延伸的学生化

思想品德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和原理,更重要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状况,反思自身的思想状况,新课改中强调要关注学生生活和体验,关注学生的行为反思,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让思品课成为学生所关注的一门课,因此,在剧情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时点适度地把剧情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激发学生自我反思、相互学习、自我提升。如八年级上《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中,结合学生可设计如下延伸:调查学生在孝敬父母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交流学生在孝敬父母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引导学生探讨今后“如何孝敬父母”,通过诗《游子吟》、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布置《给父母的一封信》等。

六、创设问题的精准性、开放性、引导性和教育性

剧情课堂主要目的是为了教学而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现真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课本的需要适度创设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分析、讨论,发表各自观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发现真理,提升能力和素质,因此,问题的创设首先应该力求精准到位,即要求问题的提出用语上不能含糊其辞,应该表达准确,易于学生把握方向,范围适中,提示或引导用语明确。另外,创设的问题应该体現开放性,如“在日常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如何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样让学生能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角度思维,即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都有话可说,活跃课堂氛围,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剧情课堂通过一个个感人的剧情创设优美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寓学习于快乐之中,让学生推开一扇扇虚掩的智慧之门,去学习新知,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心灵,引导学生行为养成。

参考文献:

[1] 郭金翠.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境教学的应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162-163 .

[2] 德吉卓嘎.思想品德课中情境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成才之路,2009(26):23.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趣味
趣味阅兵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