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17-12-25 11:23黄玉碉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老鼠创设笔者

黄玉碉

【摘要】本文论述通过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并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考、深刻思考、创新思考,进一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情境创设 数学思维

数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100-02

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其目的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到最佳状态,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我要学”的心理状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创设故事情境,给学生一个妙趣横生的课堂,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关注最多的往往是“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例如爱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来创设故事情境,把学习素材编成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利用故事的魅力给数学知识赋予情节、赋予生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习欲望。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字与编码》时,笔者创设了一个公安干警破案的故事情境——公安干警在侦查案件过程中凭借通话的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成功抓捕罪犯。公安干警为什么只凭借这一串神奇的数字就能破案呢?问题一出,引发了学生探究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码的学问的强烈欲望。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地推动学生去探究编码中所蕴含的规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是主动、积极、兴趣盎然的,他们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掌握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学会了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进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探索情境,给学生一个兴趣盎然的课堂,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习习惯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为主导,通过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迫不及待地去探索和研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时,笔者设计了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动物运动会的探索情境:课一开始,笔者要求学生在早晨7时出发(在黑板上贴7时钟面模型),有个小朋友在6时(贴6时钟面模型)就来到出发点,发现一个小朋友也没有;还有一个小朋友在8时整(贴8时钟面)来到出发点,发现也是一个小朋友也没有。通过导入这样的探索情境,抓住了学生天生具有探究或发现事物本质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进而产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慢慢地认识钟表的基本知识后,笔者又设计“龟兔二次赛跑,结果如何”的深入探索情境,引导学生应用教具学习拨钟认识时间。这样巧妙地把钟表的认识贯穿于探索情境之中,吸引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不断地深入,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激情引趣、寓教于乐,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情感,经历了学习的探索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创设操作情境,给学生一个其乐融融的数学课堂,诱发学生创新思考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课堂中多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既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也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用观察、模仿、实验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同时,注重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脑、手和各種感观一起活动,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时,求曲线图形的面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笔者通过设计合理猜想,尝试转化“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等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加上小组的交流讨论、比较和分析,发现拼成的长方形与圆的关系。经过努力,圆的面积公式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儿童的智慧出于手指尖上”。这样的设计既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全方位地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还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内在美。

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时,笔者没有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教学,而是设计了摸球活动,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目标的动手操作活动,反复地摸球—猜测—验证—反思,体验确定和不确定现象,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这一教学主题。整个活动是个动态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实现了师生之间全方位的多维互动,启发了学生深刻思考,真正把“学数学”变成“做数学”,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创设现实情境,给学生一个充满童趣的课堂,启发学生深刻思考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现实情境,使抽象的知识生活化、情趣化,便于学生接受。小学数学教学不是刻板的知识传授,而是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情趣化,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笔者模拟现实生活创设了一个活生生的现实教学情境,把课堂设计成一个小小的文具超市,让学生利用“人民币”学具进行购物活动,通过“售货员”与“顾客”的角色扮演活动过程进一步学习人民币的知识,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轻而易举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既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又巩固了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这种源于生活,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教学理念,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学习新知识,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五、创设竞争情境,给学生一个勃勃生机的课堂,培育学生持续思考

布鲁纳曾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佳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适当创设竞争情境,能有效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烦情绪,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比、学、赶、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实效。

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中,笔者就以“猫抓老鼠”的竞争情境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果小猫做对了一题,就可以向前进一步去抓老鼠;如果小猫做错了一题,就得向后退一步,远离老鼠,而且老鼠还可以向粮仓靠近一步。一场以“猫抓老鼠”为主题的练习课开始了。学生做练习题时,因为一心想要抓住老鼠,因此做得特别认真,小心翼翼地做、一丝不苟地检查,生怕自己的一时疏忽而让老鼠得逞,让粮食遭殃。本节课中,笔者通过营造“猫抓老鼠”这样一个充满童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收获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只有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教学情境,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并在思考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让学生亲身经历应用的过程,使其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老鼠创设笔者
老师,别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抓老鼠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笨猫种老鼠
老鼠分油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