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相似性诗学

2017-12-25 09:30黄晓燕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史蒂文斯华莱士相似性

摘 要:史蒂文斯大胆运用想象力,提出行之有效的相似性诗学理论。他坚持认为真正的诗学之光,即恰当的象征和隐喻不但不会破坏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相反,事物之间的这种关联或相似性能更清晰地显示事物本身的特质。这一理论已成为他诗歌创作理论的核心成分,也是美国现代主义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华莱士·史蒂文斯;相似性;隐喻;现实与想象;最高虚构

作者简介:黄晓燕,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教授(湖南 长沙 410082)

引 言

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传统语言学以及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对相似性的研究颇为深入,研究成果也相当丰硕。文学领域对相似性的研究相对薄弱,成果也不多见。近年来,文学研究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诗歌中的隐喻进行研究,如以弗里曼(Freeman)为代表的认知诗学将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运用于诗歌隐喻的阐释中。在理解诗歌的隐喻时,对于相似性的把握至关重要。而国内外学者在诗歌研究层面对于相似性的考察还不够深入,本文以美国现代派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879—1955)为个案,立足其诗歌及诗学论文,对其诗歌中的相似性诗学理论作较深入的探讨。

作为现代派诗人,史蒂文斯强调诗歌创作过程中运用人类思维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诗歌是一种对事物间相似性欲望的满足。在满足事物相似性欲望的同时,诗歌定会触及并提升、拔高和强化现实的意义。诗人认为,“精湛的文学作品的精确性就是对现实结构的精确描述”,同时发现,“如果我们渴望形成一种精确的诗歌理论”,那么“我们必须审视现实的构成,因为现实为诗歌提供了中心参考” [1 ]。于是史蒂文斯大胆运用想象力,独辟蹊径,提出行之有效的相似性诗学理论。他坚持认为真正的诗学之光,即恰当的象征和隐喻不但不会破坏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相反,事物之间的关联或相似能更清晰地显示事物本身的特质。这一理论已成为史蒂文斯诗歌理论的核心成分,也是美国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厘清史氏诗学中相似性的类型,剖析诗人相似性诗学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实质,立足于诗歌作品及其诗学论文,分析诗人如何将相似性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完美结合,为阐释其诗歌文本及诗歌理论提供较新视角。

一、史蒂文斯诗学中相似性的类型

在其独树一帜的诗学主张中,史蒂文斯将相似性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然中事物的相似性(resemblance in nature),即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二是隐喻中的相似性(resemblance in metaphor),即想象创造的相似性。这与认知语言学领域提出的“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有异曲同工的效果。王文斌教授在其《再论隐喻中的相似性》一文中梳理了切斯特慢(Chesteman)、李佐文和刘长青、刘雪春等国内外学者关于隐喻相似性类型的观点及主张,总结提出“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的概念及其界定。王文斌认为,“尽管隐喻赖以存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千变万化,可概而言之,相似性大致有两类: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不论是物理的抑或心理的相似性,均是施喻者感知的产物,因此,任何相似性都是经过感知而得出的相似性。” [2 ]

在谈及自然中事物的相似性时,史蒂文斯以人们目光所能及的一道海滩为例予以说明。沙滩一方面与树木交界,另一方面与海交界,这样,“海中有足够绿色使之与棕榈树相联系,有足够的天空映照在水中创造它们之间的一种相似性” [3 ],由于光的作用,沙则是“介于绿色与蓝色之间的黄色” [3 ]。史蒂文斯总结出:“每个男人都与其他男人相似,每个女人也都与其他女人相似,今年与去年相似,开始无疑与结束相似,这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相似。” [3 ]很显然,史蒂文斯是经过感知而得出事物间相似性的结论。重要的是,作为诗人,史蒂文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他自己的感知中抽象出了自己独特的相似性诗学观念。在他看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应该是现实结构的重要成分之一,而现实又是诗歌的中心指涉,因此,审视现实结构是阐释精确诗歌理论的必经之途。

史蒂文斯更重视隐喻中的相似性。在他看来,隐喻中的相似性是一种想象的行为,想象是隐喻中的生命。在《学术三篇》(Three Academic Pieces)中,史蒂文斯不厌其烦花费大量篇幅定义隐喻中的相似性。他写道:在隐喻中,相似性可能:(1)介于现实两个或多个部分之间;(2)介于某真实事物与某想象事物之间或者其实是介于某想象事物与某真实事物之间;(3)介于两样想象事物之间,譬如,一个上帝的概念和一个善的概念之间的相似性 [3 ]。从这些界定来看,史蒂文斯隐喻中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然包含了自然中事物的相似性。事实上,史蒂文斯自己也很难将自然中事物的相似性与隐喻中的相似性截然分开。因为史蒂文斯的隐喻中不仅存在人们常以为的以具体隐喻抽象,而且还存在以具体隐喻具体、以抽象隐喻具体和以抽象隐喻抽象三种不同的隐喻 [2 ]。犹如物理相似性与心理相似性彼此交叉且难以做楚河汉界式的截然区分一样,史蒂文斯的自然事物中的相似性与隐喻中的相似性也很难截然区分,通常互为交叉、相互融合。这与史蒂文斯毕生追求的现实与想象是不可分割的诗学理念是一致的。史蒂文斯坚持认为:现实与想象的关系是一个精确平衡的问题,不是两个极端之间区别的问题……是其中一个变成另一个,一个成为了并且就是另一个 [3 ]。史蒂文斯认为,想象不贴近现实就会失去活力 [3 ]。照此推断,由想象创造的隐喻不贴近现实也会失去活力。在《高贵的骑手与词语的声音》(The Noble Rider and the Sound of Words)一文中,史蒂文斯以柏拉图的隐喻为例说明不贴近现实的想象所产生的隐喻必定失去活力。他写道:“在柏拉图的隐喻里,他的想象并未贴近现实。相反,他的想象创造了某种不真实,贴近这种不真实,且强化这种不真实。” [3 ]史蒂文斯断定,这种想象除了高贵,对读者没有丝毫意义,因为读者只能作为“旁观者被打动”,只能“理解它而不能投身于它” [3 ]。在此,史蒂文斯强调体验(experience)和参与(participation)的重要性,即强调感知的重要性。王文斌以为,无论是物理相似性,还是心理相似性,在本质上均是感知相似性,均是对事物对象的一种抽象,渗透着施喻者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自為性 [2 ]。语言学家胡壮麟也曾指出,世界万物是客观存在的,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往往是不清晰的、是原始的、是隐喻的;这种隐喻联系唯有借助人们的主观意识去发现、去构建,才能成为人类社会共有的财富 [4 ]。

史蒂文斯就是这样一位凭借自己独有的主观能动性发现、构建人类社会共有财富的诗人。在其名篇《隐喻的动机》(The Motive for Metaphor)一诗中,史蒂文斯写道:

渴求变化带来的兴奋:

隐喻的动机,细微如

正午时分的重力,

存在中的A、B、C,

激昂的情绪,红蓝相间的

手锤,还有钢铁厂传来的

刺耳声响,刺眼的闪电,

活跃、自大、听天由命、自以为是的人。 [1 ]

诗行中包含世间的万事万物,自然、人以及人类创造的所有事物,这些事物彼此关联,相互隐喻,诗人渴求发现世间万物的变化,从而创造给人们带来美感、帮助人们生活的诗歌。在史蒂文斯看来,诗人的功能就是把他的想象变成其他人的,他的成就就是看见自己的想象成为别人头脑中的光,从而帮助人们生活他们的生活 [3 ]。这是史蒂文斯诗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其诗学理想的最高目标。

在史蒂文斯诗学视阈下,无论自然事物的相似性,还是隐喻中的相似性,既不是同一性,也不是一般概念上的模仿。史蒂文斯坚持认为,“在自然和隐喻两者之中同一性都是相似性的消亡点,” [3 ]自然的奇迹“不是同一性而是相似性,” [3 ]自然的“再生王国不是一条装配线而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创造。” [3 ]尽管模仿与相似性之间差别十分细微,但在史蒂文斯看来,模仿是“人造的”(artificial) [3 ],真正的隐喻,即相似性则是“偶成的”(fortuitous) [3 ]。这种偶成的相似性是依赖想象完成的一种行为,因此,眼睛不能造就相似性,只有大脑才能造就相似性。史蒂文斯的诗歌自然就是相似性造就行为的产物。史蒂文斯曾断言:“关于相似性活动的研究是理解诗歌的一个途径,诗歌是一种对相似性欲望的满足。” [3 ]在这种理念指引下,史蒂文斯为现代诗歌创作设定了奋斗目标。在名篇《论现代诗》中,史蒂文斯明确提出:

心中之诗就是在追寻

满足的东西。

……

那必须是

在追寻某种满足,或许是

一个男人在滑冰,一个女人在跳舞,

或在梳头。追寻满足的心中之诗。 [1 ]

二、隐喻相似性理论观照下的诗学理念

1947年,第一本诗集《簧风琴》出版24年后,史蒂文斯发表演讲稿《学术三篇》。他在其中写道:“我们必须审视我们周围现实的构成,因为它是诗歌的中心参考”,尤其“我们得审视我们周围现实构筑过程中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因素,即事物间的相似性” [3 ]。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有几分相似,而这种相似既不是各事物间的相互模仿,也不是各事物间的等同一致,而是由于事物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各事物间的相似关系。乔希·科恩(Josh Cohen)博士称之为“奇特差异”(the strange unlike) [5 ]。在这种“奇特差异”的状态下,所有的事物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以这种相似的方式呈现自己,它也是我们周围现实构建自己的一个重要模式。“由于现实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相似,现实的构成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一种人为的虚构” [3 ],都是由于人类想象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或者说,都是因为人类想象所形成的隐喻所致。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若想编出好的隐喻,就必先看出事物间可资借喻的相似之处。” [6 ]人类之所以能赋予人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以无穷无尽的意义,就是因为各种事物间存在延绵不断、或多或少的相似性,因为“所有涵义似乎都来源于各事物间的相似性” [3 ],同时“由于人类想象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相似性似乎与人类的智慧和思维关系紧密,而人类智慧与思维使人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发现并创造越来越多的相似性。” [1 ]在短诗《高贵的若干比喻》(Metaphors of a Magnifico)中,史蒂文斯明确指出:“二十个人过一座桥,∕进一个村子,∕是二十个人过二十座桥,∕∕进二十个村子。” [1 ]表面上看,这歌谣式的诗行并没有多大意义,但仔细思考,我们发现这就是现实中事物间相似性的力量。由于相似性,世界上的意义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正如乔希·科恩博士所言,史蒂文斯在其诗作中展现给读者的这种相似性无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深刻而又多姿多彩 [5 ]。

史蒂文斯一生都在描写的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充满了活生生的各种神韵:绚烂多姿的颜色、充满音乐感的自然界的声音、自然界大大小小的活物、奇形怪状让人愉悦的各种形状以及太阳、月亮、大海、高山、河流、火山、战争等自然界和人类的各种存在。他的诗歌不断激发读者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从而刺激人们对各种感知的思考,激励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力重构世界从而达到对繁杂现实的理解。细读作品,我们发现我们周围的现实的确是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构筑而成的一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诗歌创作对于史蒂文斯来说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努力发现现实世界各事物之间的关联,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最终将这种相似用隐喻、象征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得这种相似构筑起一个能让人感到满足的世界。史蒂文斯在《高贵的骑士和词语的声音》一文中也写道:“事实上,确有一个与我们居住的世界完全相同的诗的世界,或者,我应该这么说,确有一个与我们将来居住的世界一模一样的诗的世界” [3 ]。同时他坚信,诗人拥有强大的力量“创造这个让我们能不断得到帮助而又对它一无所知的世界” [3 ]。史蒂文斯将这个“诗的世界”称为“最高虚构”(the supreme fiction) [3 ]或“想象的世界”(the mundo of the imagination) [3 ]。诗人曾多次在论文、日记以及信件中讨论“最高虚构”。诗人坚信“的确有最高虚构这样一种东西,”只是他自己也不能确定“最高虚构是以何种形式存在,”但他相信“詩终究会以最高虚构的形式出现,”而且就如诗歌,“最高虚构的实质就是变化,而变化的本质就是给人以愉悦” [7 ]。很显然,诗人追寻“最高虚构”的过程就是他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或者说是他寻求万事万物间相似性关系的过程。

对史蒂文斯来说,人们能用眼睛看到的周围事物只是该事物的表象,并不是该事物的真实面貌。因为“眼睛并不能造就相似性”,而真正造就相似性的是我们的头脑 [3 ]。因此,艺术家们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剥离事物表象,去除掉人为赋予给它的一切定义,直击事物的原有模样,即事物的真相(things as they are), [1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该事物的本质,发现关于该事物的“第一概念”(the first idea) [1 ]。史蒂文斯鼓动年轻诗人们去寻找“第一概念”:

开始吧,年轻人,通过理解原有的概念

关于世界,这个被发明的世界,

找到关于太阳从未有过的概念

你必须重新变得无知

用你无知的眼睛重新审视太阳

清晰地看到太阳原来的模样。

……这第一概念变成

一位诗人隐喻中的隐士…… [1 ]

在追寻“第一概念”的同时,诗人们不应受原有定义的影响,独立认识世界,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认识:

但你必须演奏,

超越我们自己的一个音符,却属于我们自己

在蓝色吉他上弹奏出

所有事物的乐曲,完全体现它们自己的乐曲。 [1 ]

由此,史蒂文斯发出强有力的呐喊:“一位神的死亡就是所有神的死亡!”以此表明他颠覆传统诗学观、创造独特的、崭新的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勇气和决心。在现代主义诗歌语境下,史蒂文斯毅然“告别佛罗里达”,“穿越黑暗前行”,“朝着寒冷,前行!” [1 ]他坚持认为,想象力是人类最最伟大的力量之一,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由,可浪漫主义却贬低且浪费了这种力量与自由 [3 ]。因此,他主张旧的“浪漫主义不能再保留”,也“不能再恢复”,而要寻找“一种新的浪漫主义,一种新的信仰” [7 ]。

在史蒂文斯看来,隐喻与诗歌是一体的。创作诗歌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隐喻的过程,而寻找隐喻的过程就是找寻事物间相似性的过程。由此推理,诗歌创作其实就是寻求事物间相似性的过程。自然就不难理解诗人所说的“在我房间,我不能理解这个世界;∕但行走时,发现世界就是三四座山还有朵朵白云。” [1 ]在此,诗人暗示读者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真实的世界,“我”和我的“想象力”都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要想了解和认知这个世界,“我”首先得观察“我”周围的现实,以此为起点,不断感知现实中的每一件物体。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事物间的“相似性”所形成的事物间的关联巧妙地潜入了我们认知的世界,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形成“我”对这个世界的整体认知。

在其《学术三篇》的第二篇论文《某人将凤梨放在一起》(Someone Puts a Pineapple Together)中,史蒂文斯集中论述了他的相似性原理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一座山,一座紫色的南部高山∕与其他相关的各种杂糅融合一体,……最终,就是桌上的一只凤梨或其他∕一件各种元素汇集的物体,∕看见的或是看不见的。这就是每个人的世界。∕这样,这个巧妙的整体展示自己,∕成为完整的现实。”甚至,“弥漫整个房间”的凤梨的清香让人想起“大地上泥土和水的气息” [1 ]。

参照罗伯特·帕克教授的分析,我们发现诗人在观察“凤梨”这一物体时,受到原有的对其他物体如“大山”“泥土和水的气味”等感知经验的影响。由于诗人独有的心理感受和美学素养使诗人对“凤梨”产生了独到的理解,这样,“凤梨”在诗人的感知过程中失去了它本真的影像,而增加了与其他事物相关联的相似表象,即诗人形成了对“凤梨”的“统觉”。诗人利用想象进一步安排并组织这种统觉,有秩序地将各种相似加以排列,使之抽象成为概念并用隐喻的语言加以再现。于是“不经意的碎片”,如“棕榈树下的小棚屋”“瓶子里溢出的绿色鬼怪”“攀上墙的一枝藤蔓”“岩石中喷涌的大海”“盛宴与遗忘的象征”等十几种影像均属于“相似性的回归线” [3 ]。史蒂文斯关注人与被观察事物以及其他事物間的联系,主张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表达,强调诗歌内容的丰富性。这样,“他坐在公园里。∕湖水充满了人工的事物。∕像一页音乐,像上面的空气,∕像瞬间的色彩。” [1 ]这里的“他”显然是诗人自己。对于史蒂文斯来说,发现并组织被观察的某一物体与人类意识记忆中其他物体的种种相似性或关联的过程就是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诗人利用想象认知世界,并创造了另一个世界,即诗的世界 [8 ]。诗人在此创作过程中显然得到了极大的愉悦。相似性产生的效果就是愉悦的,譬如说大海相似于天空,强烈的和音与打开的翅翼间的相似等都能带给人们愉悦感。在史蒂文斯看来,这种愉悦感与人们阅读《传道书》中的各种象征获得的愉悦感受是一样的,因为这些隐喻呈现的其实就是各事物间的相似性。在《最高虚构笔记》(Notes Toward a Supreme Fiction)一诗的第三大部分,史蒂文斯以标题的形式宣告:“它一定给人以愉悦”(it must give pleasure),因为诗人在创作时一定会“谈论并大声歌唱,产生于∕人们肩上的快乐,并感受一颗颗∕普通平常的心。” [1 ]

对于相似性这一概念,史蒂文斯并没有给出特别明确的定义。同对待“最高虚构”一样,诗人在论文中含糊其辞,只提出这种“相似性”既不是“模仿”,也不是“同一性”的论断。同时在他看来,愉悦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在于相似性原理的运用。史蒂文斯的理念与弗洛伊德坚持的“愉悦原则”有些类似,尽管有人认为将这二人放在一起讨论有些牵强。弗氏认为我们无论怎样定义相似性这一概念,它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功能,并能给人类一定程度的愉悦 [9 ]。史蒂文斯也认为寻求事物间的相似性是人类的“本性原则”,即“期盼在他发掘的一切中发现愉悦” [3 ]。史蒂文斯自觉将这一“本性原则”运用于“最高虚构”,即诗歌的创作中。这样,对于事物间相似性的分析与研究成为理解诗歌最重要的途径。诗歌不但展现我们对现实的感知,而且不断加强、丰富现实赋予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印象和意义。诗人认为,“假如相似性被定义为两件不同事物间的部分相同,那么它弥补并强调这两件不同事物间所拥有的共通点” [3 ]。在这一点上,史蒂文斯比弗洛伊德走得更远。他在承认寻求事物间相似性过程中所获得愉悦的同时,更强调事物间的相似性所拥有的互补和融合的功能。他相信这种互补和融合改变了两件事物间原有的二元对立的关系,打破了事物间原有的秩序,形成了现实事物间新的秩序,从而升华现实原有的美感。愉悦只是事物间的互补和融合“延异”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史蒂文斯坚持事物间的相似性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改变并升华现实的构成,从而增加人们对现实的感知,扩展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

史蒂文斯用诗表达了他对现代主义语境下混沌现实的独到认识:

极强的秩序就是无序;

强烈的无序却是有序,

二者融为一体。 [1 ]

而“古老秩序是极强的無序”,现代社会虽然支离破碎,呈现出强烈的无序,但只要让诗歌起作用,强烈的无序也会变得有序。因为“诗歌是一种救赎的方法” [10 ],它可以“让我们在反常中感知正常,在混乱中感知秩序的力量” [3 ]。诗人坚信,事物“固有的对立原则”和他主张的“相似性”原则共同作用,一切对立的事物都将只是某一整体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没有了“生”与“死”、“此”与“彼”、“快乐”与“痛苦”等的直接对立,它们均只是我们现实构成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使它们相互弥补、相互融合,从而帮助我们形成认识世界的新秩序、新视角。这就是史蒂文斯所倡导的诗歌能“帮助人们生活”诗学主张的精髓。这一诗学主张无疑显示出其独特的积极向上的本质特征,与同时代其他诗人消极、颓废的诗学观形成鲜明对比。

三、隐喻相似性诗学指导下的诗歌创作

1918年史蒂文斯发表短诗《威廉斯主题的修正》。诗中写道:

一股奇妙的勇气

你赋予我,古老的星:

你独自闪耀在黎明

却不借一点光亮给他人!

I

独自闪耀,赤裸裸地,放射出青铜色的光,

不会映出我的脸庞或是我内心深处

我的存在,像火,映出虚无。

II

不借一点光亮给他人

即使他以自己的光照亮你。

不是早晨的启明星,

似人似星。

也不是有智慧的凡人,

就如寡妇饲养的一只孤鸟

或是一匹上了年纪的老马。 [1 ]

整首诗只有两节,开头的引诗部分是好友威廉斯1916年12月发表在《他者》(Others)杂志上一首抒情小诗的全文,题名“那个人”,西班牙文为“El Hombre”,英文为“The Man”。威廉斯对此回忆道:“华莱士·史蒂文斯曾写信评论该诗,并用它作为他自己一首新诗的引诗,我很感动。” [11 ]读者不理解为什么诗人要将威廉斯的这一首抒情小诗原封不动地搬进其作品。诗评家们对此也自说自话、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史蒂文斯这种独具匠心的安排正体现了诗人的高明之处。众所周知,史蒂文斯与威廉斯两人创作后期诗学观出现了较大分歧:威廉斯认为,想象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是人类意识作用于客观世界产生某种与主客观事物近似表象的过程,艺术作品就是依赖想象对人类生活和人类现实作出真实反映,他主张诗歌直接表现主客观事物,强调用视觉意象引起联想,从而表达一瞬间的直觉和思想,反对运用各种隐喻和象征,尽可能运用简约朴实的语言“对主客观事物进行简单直接的描述” [12 ]。很显然,威廉斯的诗学主张与庞德、洛维尔等现代派诗人提倡的意象派诗歌理论不谋而合。这正是史蒂文斯对威廉斯不满的原因。史蒂文斯认为:“如果你是一个意象主义者,那么你在主题选择方面就会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10 ]他曾抱怨道:“意象主义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东西,它必须服从人的直觉。况且意象主义是一个很古老的诗歌阶段,是诗歌里永恒存在的元素。” [10 ]在他看来,威廉斯的诗学主张以及认知世界的方法是不合时宜的、“浪漫主义的”、“反诗学的”、“非理性的” [10 ]观点与方法。这种认识世界的视角与法国象征主义的认识论如出一辙。史蒂文斯崇尚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Mallarmé)和瓦莱里(Valéry)的认识论观点:“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力量,想象能改变外部世界的客观事物,即人类现实。” [12 ]在他看来,“想象是能赋予主客观事物各种可能性的人类思维的巨大力量,……它是人类创造各种可能性的价值源泉” [3 ]。威廉斯关注的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意象,而史蒂文斯重视的是一个充满意象的世界。这种在语法上词语的不同排列表明了两位诗人创作后期截然不同的诗学主张。史蒂文斯用威廉斯的《那个人》做上文中一诗的引子,显然是为了修正威廉斯的主题,突显自己与其完全不同的诗学主张。

初读诗行,读者以为史蒂文斯在应和并加强威廉斯在诗中对“星星”发出的口令:“独自闪耀”“不借一点光亮给他人。”细读作品,我们发现,史蒂文斯在对两个关键词组“独自闪耀”及“不借一点光亮给他人”作注解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了“赤裸裸地、放出青铜色的光……像火”以及“不是早晨的启明星/也不是有智慧的凡人”等多种可能性。这样,史蒂文斯以自己的方式挖掘出引诗中“星星”与世间事物隐含的多种“相似性”,对引诗主题做了明显的修正。

尽管史蒂文斯直到1947年才系统地在其演讲稿中提出相似性诗学原理,这丝毫也不影响诗人在其早期作品中实践这一理论。在早期的许多诗作中,我们能具体、清晰地体会到史蒂文斯相似性理论的运用。短诗《纹身》(Tattoo)就是最恰当的例子之一。在诗的开头部分诗人写道:“光线像蜘蛛。∕爬过水面。∕爬过雪地的边缘。∕在你眼皮下爬∕铺开它的网——∕两张网” [1 ]。在此,诗人将自己对纹身的感知与记忆中蜘蛛的形象和特性联系起来,抽象出蜘蛛与纹身相似的基础“网”的概念,给读者呈现出了一幅简单而清晰的画面。类似简单直观的相似性在史蒂文斯的名诗《看黑鸟的十三种方法》中更显生动形象:“小河在流动。∕黑鸟一定在飞。” [1 ]诗人将感知到的小河的流动与小黑鸟的飞翔联系起来,抽象出“动感”的概念,让读者眼前出现一幅动人的山水画。早期短诗《坛子轶事》却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相似性:

我将一坛子置于田纳西,

它圆圆的,立于山上。

它让广袤的荒野

包围小山。

荒野朝它升腾

匍匐周围,不再荒芜。

圆圆的坛子立于地面

如一港口高入云端。 [1 ]

诗人将完全不同的两样事物并置在一起,显然很难感知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因为这二者的相似性看不见、听不见、闻不到也摸不着,于是史蒂文斯通过想象赋予它们别具一格的品质:它们成为了由广袤的荒野包围着的两个几何圆。这两个圆反过来让广袤的荒野也形成了一个大圆的形状,三者就有了几何意义上的相似性:大圆套着两个小圆。抽象的荒野现在清晰可见,因为我们勾画出了荒野的形状。我们能自信地说,这时的荒野不再荒芜、不再无序。“荒野朝它升腾∕匍匐周围,不再荒芜。”诗人通过这种独到的方式将抽象的意象具象化,使看不见的相似性看得见,使晦涩难懂的主题自然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人类想象力的产物——坛子让桀骜不驯的荒野不再荒芜。很显然,诗人在暗示人们:人类想象力的最高产物—-诗定会使混沌不堪的世界变得有序,成为人类生活的指路明灯,帮助人们生活。《坛子轶事》运用坛子、小山、荒野等意象间的相似性恰到好处地揭示了史蒂文斯毕生探究的主题: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现实”与“想象”不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它们互相观照、相互依存,它们的相似性使它们共同成为现实这一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诗歌创作就是寻求“现实与想象平等而不可分割”那一部分的融合,即它們的相似性。

史蒂文斯的相似性原理在其后期作品中的运用更加清晰、成熟。名诗《最高虚构笔记》第二大部分集中论述了相似性原理对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作用。在诗行中,诗人写道:

两种对立的事物似乎

相互依赖,像一个男人

依赖一个女人,白天依赖黑夜,

想象依赖现实。这乃变化的本源。

冬天与春天,本是冰冷的链接,若相拥

则狂喜的情结涌现。

……

南与北是天生的一对

晴与雨是地设的一双,像一对情人

如一人行走在绿色大地。

……

……船长和他的水手们

是一,海员和大海是一。

接着,噢,我的同伴,我的伙伴,我的自我

姐妹是安慰,兄弟是欢乐。 [1 ]

这里,诗人运用人们最熟悉的自然界与人类的一些关系说明他们的对立与融合。在诗人看来,这种对立与融合就是事物变化的本源,也是诗歌产生的源泉,因为他们的对立与融合衍生出“奇特差异”,即事物间的相似性,而相似性构筑一个诗的世界,一个人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可以说长诗《最高虚构笔记》是史蒂文斯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他诗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更是他诗歌创作的最高理想。该诗被诗评家们誉为“诗中之诗”,因为“这首处于事物中心的根本诗”,“证明另一首甚至所有的诗,”也“衍生其他一切,”并且“这首中心诗是整体之诗” [1 ]。在这首“中心诗”里,史蒂文斯集中论述了现实中各事物间的相似性与关联,颠覆了传统的二元对立认识世界的方法,同时也修正了以威廉斯为代表的同时代诗人们所主张的诗歌只描写人与环境简单直观关系的创作模式。史蒂文斯坚信:“可见与不可见并存,∕不可见与可见二者:∕只是由于眼睛看见或没看见” [1 ]所致。对于他来说,诗歌创作就是找寻现实中“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事物间的相似性的过程,而诗歌本身就是展现现实中各事物间相似性的另一个世界。

四、结 语

史蒂文斯穷其毕生精力创造满足相似性欲望的诗歌,以此触及并提升、拔高和强化现实的意义。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史蒂文斯极力主张审视给诗歌提供中心参考的现实的构成;重视诗歌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强调人与现实的关系;突显诗歌语言的表现力,坚持运用隐喻、象征描写现实各事物间独特的相似性关系,探索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关注自然事物间相似性的同时,史蒂文斯特别强调隐喻中的相似性,认为隐喻中的相似性就是一种想象的行为。自然事物间的相似性与隐喻中的相似性互为交叉,相互融合,在交叉和融合中呈现现实事物间的“奇特差异”。因此,史蒂文斯诗歌中的相似性既不是事物间的同一性,也不是事物间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人为的虚构,是一种高度的抽象,这种相似性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改变并升华现实的构成,从而增加人们对现实的感知,扩展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史蒂文斯的相似性诗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二元对立观察世界的方法和视角,为人们观察世界提供了更多的角度和视点,也为同时代乃至后来诗人们的诗歌创作增添了素材和维度,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找到了崭新的路径。对相似性诗学理论的掌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史氏诗歌,而且也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不断变化的复杂世界。史蒂文斯倡导的相似性诗学理论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认识论等多门学科,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此这一理论值得人们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Stevens Wallace. Collected Poetry and Prose[M].New York:Literary Classics of the United States,Inc.,1997:686,257,218-219,687-689,15,135,330,329-330,135,97-98,45,696,343-344,194,14-15,64,74,60,339,377-379,333.

[2]王文斌.再论隐喻中的相似性[J].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3):125,127,128.

[3]Stevens Wallace. The Necessary Angel:Essays on Reality and the Imagination[M].London:Farber and Farber,1951:71,71,72,72,9,6,6,7,29,72,72,73,73,73,77,71,75,75,31,31,31,57-58,76,138,86-87,79,77,153,136.

[4]胡壯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0.

[5]Bart Eeckhout,Edward Ragg. Wallace Stevens across the Atlantic[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107,110.

[6]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58.

[7]Stevens Wallace. Letters of Wallace Stevens[M].Holly Stevens,ed. New York:Alfred A Knopf,1966:430,350.

[8]Pack Robert. Wallace Stevens:An Approach to his Poetry and Thought[M].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8:56.

[9]Freud Sigmund.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M].London:the 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Press,1922:71.

[10]Stevens Wallace. Opus Posthumous[M].Milton J. Bates,ed.New York:Alfred A Knopf,1989:189,220,245,213-214.

[11]Williams William Carlos. I Wanted to Write a Poem:The Autobiography of the Works of a Poet[M]//Edith Heal,ed.New York:New Directions,1958:23.

[12]Gelpi Albert. Stevens and Williams:The Epistemology of Modernism[M]//Wallace Stevens:The Poetics of Modern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3,18.

猜你喜欢
史蒂文斯华莱士相似性
不存在的杀手
《长日留痕》中的环境与身份追寻
犯罪史上的天才
华莱士的豁达
36年前,他持枪劫持710名学生
12个毫无违和感的奇妙动物组合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潜析结构 把握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