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飞,刘岩
吉林省人民医院综合手术部,吉林长春 130021
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评估
王晓飞,刘岩
吉林省人民医院综合手术部,吉林长春 130021
目的评估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手术室护理管理中,2015年1月—2016年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4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设为研究组,对比分析质控效果。结果研究组9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306),对照组3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33/306),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质控评分为(91.7±5.49)分,对照组为(82.1±6.75)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质量控制小组;手术室;护理管理;作用评估
在医疗改革的推动下,“生物-心理-社会”新医疗模式得到大力推广,人们树立了较强的健康意识,更加注重临床护理,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与此同时,作为医疗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护理,是评估一家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一大指标,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此,抓好临床护理的质量控制,成为医院关注的焦点[2]。在此,该文对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评估进行了探讨分析。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2015年1月—2016年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4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设为研究组。对照组,选择54名手术室护士,年龄为20~45岁,平均(31.4± 3.58)岁。3名副主任护师,14名主管护师,29名护师,8名护士。研究组,选择48名手术室护士,年龄为20~40岁,平均(31.9±4.08)岁。2名副主任护师,11名主管护师,28名护师,7名护士。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选取同期收治的306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所有对象对该次研究知情,签署有知情同意书,且该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即由护士长一人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研究组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 成立质量控制小组 以护理部季度交叉检查内容为准,划分手术室质量管理,共包括6个质控小组,即五常法组、教学组、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组、压疮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量检查组。各个质控小组,设立2名质控员,质控员一般由主管护师担任,其必须接受领导小组考核,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拥有过硬的专科技术,且综合素质高,科内,形成“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的质量控制体系,全面控制护理质量。其中,科护士长与护士长,主要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各个质控员,负责该小组的质量控制,并做好监督与反馈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专科组长,主要责任在于手术配合专科组的质量控制工作。
1.2.2 质控小组工作内容 (1)五常法组:①检查手术室各个区域划分有无不合理现象,环境整洁程度,物品是否规范摆放,各个标签及标识清晰与否。②对会议记录本与不良事件登记情况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完善。③认真检查急救药、急救仪器设备状态,规范精神麻醉药管理。(2)教学组:根据护士情况,如实习护生、新护士、研修生,检查培训计划是否合理,了解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对业务学习安排与记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三基操作考核。(3)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组:主要职责在于检查、核对术中护理记录单与安全核查单的书写情况,对医嘱签署情况进行检查。(4)压疮组:检查压疮评估情况,了解预防措施与登记记录状况,评估手术体位是否合理。(5)消毒隔离组:主要工作在于对无菌物品放置情况的检查,严格监督无菌操作,检查氧气湿化瓶与吸痰装置的应用及处理等。(6)管理质量检查组:对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进行检查,评估工作流程是否合理,检查应急预案拟定情况,了解各个岗位职责有无落实。
1.2.3 质控标准 护士长组织质控员与专科组长,依据质量检查及控制相关标准,联合手术室护理基本特点,拟定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对比分析2组对象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包括4个指标,即漏签医嘱、压疮、药物向外渗出和护理文书不合格。同时,根据质量控制评价标准,评估质控效果。
对于该次研究所用的所有数据,均录入至Excel表格中,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不良事件,研究组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的10.7%,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对比质控评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质控效果比较[(±s),分]
表2 2组质控效果比较[(±s),分]
组别质控评分研究组(n=48)对照组(n=54)tP 91.7±5.49 82.1±6.75 7.818 0.000
近几十年来,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大量先进技术及设备引入至临床,手术操作日渐成熟,成为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手术室(operating room),作为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属于医院技术部门[3]。然而,手术室护理干预与手术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医院十分关注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控制。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质控小组的方式,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提高团队整体业务能力,增加团队凝聚力,促进科室间的互动,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提升护理整体水平,减少不良事件[4]。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下,护士可直接参与管理过程,一方面,有助于培养骨干人才另一方面,可激发护士的工作兴趣及积极性,激发护士内在潜能,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5]。该次研究中,2015年1月—2016年2月,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2016年3月—2017年4月,为研究组,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9/3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7%(33/306)。
传统手术室质量控制,由护士长一人完成,此管理模式下,主观影响因素大,且护士长自身综合素质与文化水平亦可能对质控效果产生影响,实际评价中,基于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不公平现象频频出现,给人一种“护士长一人说了算”的感觉。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属于现代质控管理模式,应用“科室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的管理流程,明确划分管理职责,层层负责,对手术室护理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无缝隙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良影响因素,使得评价标准更具公正性、公平性、客观性,所得结果说服力更强,达到提高质量控制效率的目的[6]。该次研究中,研究组质控评分为(91.7±5.4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 6.75)分,(P<0.05)。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促使管理达到制度化、标准化水平,提高护理管理效果,提升护理整体水平,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1]李春荣.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3):111-112.
[2]安莉.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循证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6):148-151.
[3]李建荣.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3):164-165.
[4]王素云.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9):94-95.
[5]张红娟,徐永利.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4): 156-157.
[6]苏学英.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6):100,1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30.149
R47
A
1672-5654(2017)10(c)-0149-02
王晓飞(1961-),女,吉林榆树人,中专,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20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