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斌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上秦镇中心卫生院,甘肃张掖 734000
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
孙斌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上秦镇中心卫生院,甘肃张掖 734000
目的对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以《消毒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标准及要求为依据,严格监测该院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并对实施监测前后手术室消毒灭菌合格情况及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开展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后,消毒物品、医护人员手以及空气等灭菌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监测前,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与实施监测前相比则发生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严格监测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可充分促进手术室中各器械设备及空气等灭菌合格率的提高,在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基础上,实现医院感染的良好控制,值得临床重视。
手术室;消毒灭菌;医院感染控制
作为患者从入院开始直至出院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一类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与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1]。而对于手术患者而言,为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出现,加快其切口愈合及身体康复,一项重要环节便是积极做好医院人员手以及手术室内器械设备、空气等的消毒灭菌工作[2]。基于此,该院以《消毒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标准及要求为依据,于2015年1月开始严格监测该院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手术室消毒灭菌情况,分析的材料主要有消毒、灭菌物品培养登记本,手术室空气培养登记本,以及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等。在2014年1—12月期间,该院并未监测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于2015年1月开始,则正式开始实施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
(1)消毒灭菌方法:以2012版的《消毒技术规范》为依据来开展手术室的消毒灭菌工作,同时每个月对医护人员的手,以及手术室内的消毒物品、台面、手术器械及空气等进行采样,并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展开细菌培养,统计手术室消毒灭菌的合格率。
(2)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调查方法: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病例监测标准及要求,并以医院手术切口为依据设计出相应的调查表格。在外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协助下,由感染科对患者手术后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下来。
其中,术后切口感染主要分为表浅感染与深部感染两种:患者的表浅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压痛、肿胀红热的情况,需接受切口开放治疗,为表浅切口感染。①手术结束后,患者的体温超过38℃,切口自行裂开的同时,有明显脓性分泌物流出;②能够从深部切口穿刺抽到或可引流出脓液;③对手术部位展开再次探查,发现深部切口脓肿或其他的感染情况,符合上述情况中的一种则可判定为深部切口感染。
对实施监测前后,手术室消毒灭菌合格情况(包括消毒物品的灭菌合格率、医护人员手的灭菌合格率以及空气的灭菌合格率等)及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包括Ⅰ类切口感染率、Ⅱ类切口感染率、Ⅲ类切口感染率以及总的切口感染率)进行仔细观察与记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开展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后,消毒物品、医护人员手以及空气等灭菌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监测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监测前后手术室消毒灭菌合格率对比
实施监测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02%。与实施监测前的7.02%相比发生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监测前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情况
在手术室中,器械设备的消毒灭菌能否符合标准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清洗过程的影响。如果器械设备中依旧残留着油污、粘液以及血块等物质,那么就很有可能对灭菌媒质与微生物的有效解除产生阻碍作用,从而将消毒灭菌效果大大降低,甚至还会出现灭菌不成功的情况。由此可见,对消毒灭菌物品的基本任务便是做好清洗工作[3]。考虑到手术室中的各种辅料器械属于高危险器材,因而通常采取高压消毒法,一些器械只有经过高压消毒后,方可送入手术室中使用。而手术医师在对器械进行使用时,应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如果器械存在可疑之处,那么就不得再使用。此外,还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将手术要用到的无菌物品放置在指定的地点,并将无菌保存管理的制度落到实处。该实验结果显示,在严格监测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以后,消毒物品、灭菌物品、医护人员手以及空气等的灭菌合格率与实施监测以前相比,均发生显著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在临床工作中,手术室消毒灭菌的检测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倘若消毒效果理想,那么可充分促进患者感染风险的下降。
经调查得知,发生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媒介便是医护人员的双手。在手术过程中,对双手的消毒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手术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应当充分确保手部皮肤上的微生物均被杀灭或清除干净,以免细菌从手上向患者手术部位转移,从而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一般来说,外科消毒仅仅将皮肤表面细菌清除,无法有效清除皮肤皱褶处及毛孔深层的细菌[4]。当需实施紧急手术操作,或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部分手术医师有可能出现违反洗手规程的情况,从而引起术后切口感染。因此,对于手术室医护人员而言,其应当以手卫生规范中的标准及要求为依据,严格做好双手的消毒工作。
分析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对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其切口愈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手术室内空气纯净度的影响:当室内空气中浮游菌的总数不超过180 CFU/m3时,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会显著下降;而当浮游菌总数在700~1 800 CFU/m3的范围内时,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5]。基于此,应当采取以下干预对策:①加大消毒手术室空气的力度:在开展手术操作钳1 h,将手术室内的等离子动态空气消毒机启动,结束手术后的2 h,展开动态、持续空气循环风消毒操作;②对手术室内人员流动进行严格控制:经研究得知,各种布类敷料及人体散发,物体表面浮尘起动,以及走廊上的空气因频繁开关门而涌入手术室,为术中空气中主要的细菌来源。针对这一情况,为将手术室空气中细菌的浓度有效降低,一项有效对策便是对手术室内人员流动进行严格控制。③严格进行洁污控制,必须分开污染手术与无菌手术操作,同时还应严格遵循先无菌后污染的手术原则。④做好卫生清扫工作:每天在手术实施前后,开展湿式卫生清洁工作,以确保手术室的干净、卫生。
患者在手术结束以后,通常需要多次更换切口处的敷料,而在更换敷料之前,医护人员除了要消毒双手以外,还应当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展开操作,以免手术切口受到病菌的侵入。针对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应当严密观察其病情,为防止细菌繁殖,需将引流管及时拔除。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应当定时观察患者切口的情况,一旦发现产生了比较多的分泌物,则需立即展开微生物的培养,并以培养的结果为依据,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该实验结果显示,在严格监测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以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02%。与实施监测前的7.02%相比发生显著下降(P<0.05)。这一结果表明,通过严格监测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可为患者的手术效果提供充分保障,在将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减少的同时,充分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及预后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严格监测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可充分促进手术室中各器械设备及空气等灭菌合格率的提高,在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基础上,实现医院感染的良好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1]罗晓明,林淑辉,吴小凌,等.肿瘤专科医院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6):517-518.
[2]蒋健梅.手术室消毒灭菌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8):1664-1665.
[3]唐香祝,阮杏菲,江翠波.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188-190.
[4]谭创,姚小红,黄秀良,等.血液透析室消毒灭菌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1):5423-5425.
[5]程锐,陈伟丽,叶旭霞.手术室消毒对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6):62-64.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30.184
R47
A
1672-5654(2017)10(c)-0184-02
孙斌(1969-),男,甘肃张掖人,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消毒技术。
20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