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梦蕾,秦 敏,曾科学△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2.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
秦氏头皮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肝郁气滞型不寐的临床疗效观察
任梦蕾1,秦 敏2,曾科学2△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2.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
目的:观察秦氏头皮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肝郁气滞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秦氏头皮针及梅花针叩刺治疗,疗效评价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及ESS嗜睡量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失眠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来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9%,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SQI评定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嗜睡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秦氏头皮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肝郁气滞型不寐患者失眠症状,且无明显副作用。
秦氏头皮针;梅花针;肝郁气滞型;不寐
由于社会发展节奏快、生活、工作及学习压力的倾轧,各个年龄层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经受失眠的痛苦。不寐[1-2],即西医的失眠或睡眠障碍,是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引起的一类疾病,轻者不易入睡,时醒时寐,醒后难以入眠,重者则彻夜不能寐。久之人的情志便会发生不良的变化,如喜怒善忧等,甚至出现头痛、眩晕、疲倦等症状,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而在不寐的证型中,以肝郁气滞型[3]尤为多见,《内经》中认为肝者将军之官,功能主疏泄、藏魂、调情志。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不畅,即出现魂不守舍而不寐[4]。目前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失眠与肝郁气滞相关[5]。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秦敏教授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以秦氏头皮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肝郁气滞型不寐患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拟比较秦氏头皮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法和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肝郁气滞型不寐的临床效果。
患者均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针灸康复科门诊治疗及住院的肝郁气滞型不寐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秦氏头皮针配合梅花针叩刺)和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组)各33例。治疗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3.8±8.0)岁;病情程度:轻度失眠10例,中度失眠16例,重度失眠7例;病程0.5~8年,平均(3.4±1.7)年;证型评分(19.52±3.29)分。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47~80岁,年龄平均(64.9±8.2)岁;病情分类:轻度12 例,中度15例,重度6例;病程约0.5~7年,平均为(3.0±1.6)年;证型评分(19.24±3.01)分。两组患者的上述各项基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西医 参照《神经病学》[6]。符合以下条件:①主诉,入睡困难(不能在30 min内入睡),睡后易醒(2次及以上),夜间多梦,过早醒来或者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不能在30 min内入睡);②影响社会功能,白天自觉头昏没力、困倦难耐、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完成度下降;③上述症状超过3次/周,持续1个月以上;④多导睡眠图提示:睡眠潜伏期大于30 min,夜间觉醒时间超过30 min,睡眠总时间少于每夜6 h。
1.2.2 肝郁气滞证诊断依据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符合肝郁气滞型,如睡眠欠稳,头昏头痛,目赤或干,口干口苦,胸闷不适,便秘尿黄。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在40~80岁之间;③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④病程2周以上;⑤患者最近1月内未使用镇静类药物;⑥患者具备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并且能配合PSQI量表测定;⑦PSQI量表总分大于7分;⑧患者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①不满足以上所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②生命体征不平稳的重病患者;③合并有除了抑郁焦虑障碍以外的其他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或合并严重脏器功能衰竭患者;④近1月内使用过可能影响睡眠的药物。
采用秦氏头皮针配合梅花针治疗。取穴:颠顶厥阴区:双头维穴(2点);双风池穴与百会穴连线的上1/3点(2点);上述4点顺序所围的区域。中心点:百会穴。第1组针: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神庭),在中线上取穴,旁开1寸各取一穴;第2组针:在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囟会),中线上取穴,两侧旁开1寸各取一穴;第3组针: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百会),两侧旁开1寸各取一穴。
针刺操作:采用“秦氏注射式”进针法,简述为“一拍、一推、一旋转”。具体如下:仰卧位,针尖向后脑。针尖与中线呈45°,右手拇、食指指尖捏住针体的下端,对准进针点,指尖距头皮5~10 cm腕背屈,然后手腕快速掌屈,使针尖冲进皮下或肌层。顺利进针后,以右手拇、食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贴紧针体末端,将针体沿皮快速推至帽状腱膜下层,顺势旋转。此针法速度快、角度低、深度大。头皮针针刺留针30 min后拔针,用梅花针轻叩,从前发际往后顺经络方向轻叩,持续叩刺,以叩刺处皮肤轻微潮红为度。
针具:选用30号1.5寸规格的毫针(环球牌,生产厂家为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华佗牌梅花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
疗程:每日1次,每次约1 h,连续治疗30天。
艾司唑仑片(北京益民药业,批准文字H11020891)每次1 mg,每晚睡前口服1次,治疗30天后统计疗效。
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OI)[8]分别评价两组治疗前后PSQI的分值,其中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
运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9]来评价两组治疗后患者白天过度嗜睡情况。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拟定,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5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失眠可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频数统计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而治疗前后自身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t检验用于组间比较。P<0.05时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9%,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后均有效延长睡眠时间,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此外,日间功能障碍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表明针刺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同时也改善了日间功能障碍,且较艾司唑仑治疗明显。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主要参数的变化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治疗组的过度嗜睡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的过度嗜睡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两组治疗后ESS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国外调查[10]显示,约1/3的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大概是45.5%,以难以持续睡眠状态、睡后醒来过早及难以入睡最为多见,其各自所占比例为61%、52%及38%,而其中约有50%[11]的患者同时表现出两个及以上的症状。大部分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可在短时间内自动消失,但对于症状较严重的,大概会有50%的患者发展为慢性失眠障碍。促使失眠患者就医的第一症状往往是长期睡眠不足后引起的剧烈头痛、头晕等,失眠与头痛具有相同的神经生理、解剖学基础,其共同的解剖学基础是脑干和间脑,主要解剖结构为中脑导水管周围质腹外侧区(vPAG)和丘脑下部,而腺苷、褪黑素及下丘脑泌素(Hcrt)等的水平变化表明睡眠与头痛的发病机制相关[12]。目前多以艾司唑仑为主的镇静助眠药物为主。而在服用艾司唑仑后,大多数患者出现药物依赖性,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患者出现显著的诸如嗜睡头晕等副作用。
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精髓,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显示,针灸对失眠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本研究总结了广东省名中医秦敏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以艾司唑仑作为阳性对照药,运用秦氏头皮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法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秦氏头皮针是秦敏教授在传统头皮针的基础上对头部分区及进针手法进行了优化改良而创立的,根据中医内科学头痛分类方法将头部分为阳明区、厥阴区、少阳区、太阳区4个分区,而本研究中主要取厥阴区治疗,其中百会穴具有舒经活络、益智补脑的功效,囟会为囟门闭合之处,通过骨缝可使经气下达入脑窍,而神庭与人体情绪的表达密切相关,百会和神庭、囟会位于督脉之上,督脉与失眠症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可调神、生髓,秦敏教授结合内科学理论及经络理论,从肝论治,认为在巅顶区以三针为一组组合针刺,配合秦氏飞针三法之注射式,可以舒调肝气,行气通络。此外,当下有研究[13]示梅花针叩刺具有扩改善机体局部乃至全身循环的作用,从而进一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而本研究中重点叩刺厥阴区,可有效疏利肝经气郁、调畅气机、调和阴阳。
秦敏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经验,总结出秦氏头皮针疗法,其认为,中医治病的主要原则是整体观念,而以针灸治病,亦需遵循针灸整体观。他认为针灸治病正如用铁铲疏浚河道,即用毫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不寐的中医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阳不入阴。人体经脉中,任脉统一身之阴,督脉率一身之阳,任督二脉在统摄阴阳中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百病皆由阴阳不调而发,或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或皆衰皆长。通过通调任督,可调和阴阳,因此可改善不寐。而历代医家,对于厥阴病证,也多有论述:六阴中肝属厥阴,肝易动生风,内寄相火,其主疏泄,寓阴阳生长之机,厥阴之阳气即相火,厥阴之气被抑,相火郁而不能调达,就会郁极而发。厥阴经对应23:00—01:00, 此时“阴”转化为“阳”,即黑夜渐渐结束,白天渐渐来临,气机郁结时,能量就无法有效流动,因此厥阴失眠的典型特点就是在后半夜容易醒,且伴有其他症状。当厥阴偏虚,后半夜时阳气开始升发,此时阴血匮乏,便会出现阴不制阳的情况,阴阳不调,夜不能寐 。《灵枢·厥病》曰:“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后调足厥阴”。督脉与足厥阴肝经交于巅顶,头痛病位在颠顶,常伴情绪变化、干呕、吐涎沫、肢厥等症,属于足厥阴肝经病证。因此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秦氏头皮针取厥阴区与督脉的重叠区,从调和阴阳并从肝治病的原理,对于肝郁气滞型不寐疗效更优,并且有效改善患者日间功能障碍及没有产生日间嗜睡等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 武润梅,王芝平,梁晶晶,等.失眠综述及临证举例[J].光明中医,2017,32(7):939-940
[2] 王蕾,陈秋欣.针刺结合温和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6):20
[3] 黄俊山,沈银河,张娅,等.原发性失眠肝郁类证候分布及其诊断要素[J].中医杂志,2017,58(3):239-241
[4] 赵迪,任杰,安海燕.肝主疏泄的源流追溯及现代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2):289-290
[5] 赵树明,赵越,王洪峰.针灸治疗不寐取穴规律文献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7,37(1):9-13
[6] 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8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6
[8] 郭静,唐楚英,王麟鹏.调神针刺法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过度觉醒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6):1-2
[9] 杨光,陈瑞艳,代丽娟.磁珠耳穴贴压对41例透析失眠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7):8-9
[10] 叶增杰,梁木子,胡蕖,等.失眠障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7,38(5B):60
[11] Walsh JK,Coulouvrat C,Hajak G,et al.Nighttime insomnia symptoms and perceived health in the America Insomnia Survey (AIS)[J].Sleep,2011,34(8):997-1011
[12] 朴影,邓方,孙晴晴,等.头痛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34(3):279
[13] 徐清华.头穴丛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心胆气虚恶心失眠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4):115
ClinicalObservationofInsomniaofLiver-qiStagnationTreatedbyCombinationofQin’sScalp-acupunctureandPercussopunctatorStickingwithPlum-blossomNeedle
REN Meng-lei1, QIN Min2, ZENG Ke-xue2△
(1.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000,China;2.TheSecondTCMHospitalofGuangdongProvince,Guangzhou510095,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Qin's scalp-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percussopunctator sticking by plum-blossom needle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of liver-qi stagnation.Methods66 insomnia patients diagnosed as liver-qi stagn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Estazolam tablets,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Qin’s scalp-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percussopunctator sticking by plum-blossom needl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with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 and the TCM new medicine clinical research guiding principles of insomnia.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9%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it was 93.9%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The indexes of PSQI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both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P<0.01), and the score of sleepines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The therapy of Qin’s scalp-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percussopunctator sticking by plum-blossom needl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insomnia patients with liver-qi stagnation, and it has no obvious side effects.
Qin’s scalp-acupuncture; Plum-blossom needle; Pattern of liver-qi stagnation; Insomnia
R246.6
A
1005-0779(2017)12-0052-04
任梦蕾(1991-),女,2015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曾科学(1980-),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
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