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媛媛,成都工业典当有限公司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其总要求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产业兴旺是“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基础,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则是农村产业兴旺的一个有效实现路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有效解决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进而解决我国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和农村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
从理论研究成果看,近两年来,农村产业融合成为农村农业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理论界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理论、问题、对策型研究。如苏毅清等基于分工理论界定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并以浙、皖、鲁、豫、鄂和渝六个代表性省市为例论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1],李玉磊等总结了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法国农业生产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认为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大政策支持、保障生产者权益、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发展新型合作社和强化技术服务支撑[2],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分析了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综合借鉴国际经验,提出要创新管理体制、健全用地制度、加强财税支持、完善金融保险政策、健全科技和人才支持政策和创新市场监管办法等建议[3]等。二是关于案例研究。基于武陵山片区三产融合的经典案例分析,总结出农旅一体化带动型、纵向一体化延伸型、基层党组织引领型和电商平台助推型等四种典型的三产融合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阐述了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贫困地区应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大政策扶持、深化机制体制创新和完善产业融合平台建设等方面构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之路[4]。三是关于实证研究。如李云新等借助2016年农户家庭微观调研数据,通过控制变量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产业融合能显著提高农户收入,相较于传统农业单一发展模式,农户增收效应在50%以上[5]。从国内文献看,虽然国内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文献较多,但是从公司的角度研究农业公司投资和引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文献则几乎没有。因此,本文将以西充县金科种养殖有限公司为例,论证农业公司引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最后分析农业公司引领农村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建议。
西充县金科种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极具特色的经营型农业企业,集种植、养殖、珍稀林木、观光旅游及农业电子商务为一体,被南充市授予“南充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创新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出高端农产品市场营销创新模式:O2O+F2C+会员制+众筹农业。(1)O2O:线下体验,线上消费。线下体验包括农产品免费试吃、基地自驾游、实地考察生态农业园区等方法,充分让用户对公司的产品建立信任和信心,让用户觉得高端产品的高端价格物有所值。在重庆市场以最难实现电子商务化的“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为突破口,以家庭餐桌每日必须的安全蔬菜线下销售撬动高端家庭,其他季节性产品和养生功效产品放在电商平台线上销售,充分满足了家庭餐桌的几大需求:刚性需求(生鲜应季蔬菜、鸡鸭禽蛋肉、粮油、杂粮等)、季节性需求(季节性水果、季节性蔬菜等)、养生需求。(2)F2C:从农场到家庭消费终端,订单生产,省去中间所有环节。在用户对公司的品牌产生信任和信心后,所有的养殖产品和季节性水果都可以通过订单预售的方式生产。生态猪在饲养6个月后就开始预售,按确定的价格养殖到10个月开始交货,并按照用户的要求每增加饲养一个月增加一定的饲养费用。其他鸡鸭禽蛋、有机水果都实现订单预售。(3)会员制:通过线下体验与用户建立信任,用户向公司预充值消费金额,成为公司的VIP会员享受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优惠、新产品免费体验、农产品免费配送、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服务。用户得到了安全放心且价格实惠的有机农产品,企业得到了发展资金,并严格按照有机标准从事农业生产和规模控制,有效避免了盲目生产。(4)众筹农业:在会员发展到一定基础以及品牌形成市场影响力的基础上,公司扩大生产所需的资金向所有会员众筹,让用户除了自己消费他们认可的安全食品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向他们自己的圈子市场销售产品获取利益。这既解决了企业发展资金,又带来了消费会员身后巨大的圈子市场,形成良性的扩张发展循环。
公司以有机蔬菜撬动会员制发展,其他生态养殖产品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养殖,每年为1000个会员家庭提供120万斤有机蔬菜、10.8万斤生态猪肉、108万枚土鸡蛋、2.4万只土鸡,带动540户农民实现户均销售年收入1.5万元。先后组织100余次自驾游活动,特别是和招商银行合作的将银行VIP客户组织到西充来体验有机农业,发展了300多个VIP会员。目前“有田有家”在重庆市场发展了VIP会员用户600多名,年销售西充有机生态农产品1000余万元。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优势。农业公司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单元,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在市场配置中的最优化,从而实现最大效率。现代化农业公司将以“经济人”为基本假设和以利益最大化为最大发展目标进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此前提下,农业公司必将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提供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为方向进行农业生产,以此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首先,规模经济是农业公司进行发展的的第一条件,
指导教师的有效参与,对于整个实践活动的效果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指同学们的行为发生偏差或者出现安全问题时,带队教师要积极进行协调;在实践团队遇到专业方面的问题时,专业指导教师给予学生尽可能的帮助。有所不为是指指导教师完全可以放手,仅做顾问,让队员们自己组织、开展活动,全面负责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另外,为了保证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实践团队必须对队员进行任务分配、职责权利、时间安排、实践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规章制度及财务报销等相关知识的培训[4]。这样既有利于实践团队负责人进行整体的任务安排,也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快速有效解决。
经费直接影响实践活动的最终效果,这是保证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高职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主要困难。目前,学校审批实践活动团队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拨款,而自行组织实践团队的经费一般要自筹,很多自行组织的实践团队因为经费问题没能实施或半途而废。因此,国家团委组织应设立专项资金分拨给各高校,为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另外,实践团队除了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外,还要想办法整合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活动经费,做好经费预算,向赞助单位洽谈具体的资助金额及支付方式,双方签署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检验和巩固高职院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效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科学的考评机制,通过健全考评机制客观公正地评价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制定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考核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考核评价应以育人功能和活动效果为主要指标,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5]。考核应从各高校、各院系、各专业的实际出发,坚持过程和结果相关联、个人和集体相同步,实现考核评价尺度的公平公正,激发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
要充分挖掘新媒体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作用,扩大活动的宣传与影响范围。比如,“三下乡”活动开展的过程可以通过网络新闻、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时宣传报道,既能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效率,又能在无形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受众面和影响力。而且这种方法便简单,可以将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图文并茂地轻松呈现,既能提高活动推送的频率与成效,也有利于扩大实践活动的影响。
高职大学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国家、社会、单位、学校、实践团队等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国家应在政策上支持与鼓励,社会各界应大力配合,学校方面应积极认真组织,实践活动团队应认真实施。其中,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学校组织和社会配合是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前提,实践团队有计划、有步骤、认真实施是提高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关键环节。
[1]高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2009(9).
[2]张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问题研究[J].当代学生.2015(3).
[3]吴应江.高职院校开展“三下乡”活动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5).
[4]王慧,刘威.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具体措施[J].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5]张珮,张萍,高娥娥.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