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丽梅
张骞:开拓丝绸之路第一人
文/王丽梅
在中国地理的版图上,甘肃像一支张开的臂膀,臂弯连着西安,手掌直抵新疆。从空中俯瞰,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祁连山脉,山连山,岭连岭,千山万岭绵延不绝。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有一处狭长地带,形如走廊,这就是黄河西岸著名的“河西走廊”。这条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河西走廊是佛教东传的要道,是丝路西去的咽喉,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大通道。那些带着时间的痕迹、浸润着诗人的情愫在唐诗宋词里游弋的凉州(武威)、甘州(张掖)、瓜州、敦煌、阳关、嘉峪关……一如散落的历史明珠镶嵌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那些自汉代以来遗落于世的简牍、彩陶、壁画、岩画、古城遗址,在通往西域的古丝绸之路上熠熠生辉;历史上曾经奔走于这条丝绸之路上的张骞、班超、甘英、玄奘、马可·波罗、成吉思汗、左宗棠、林则徐……那些千百年来萦绕在这条古道上的《凉州词》《八声甘州》《霓裳羽衣曲》,都让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充满传奇色彩。
张骞是中国历史上出使西域的第一人,史学界有人称他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外交家。杜甫在《秦州杂诗》中曾写道:“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寻源使”就是张骞。
河西走廊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的必经之地。司马迁称张骞对开通西域有“凿空之功”。张骞首先打开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互通往来,他是中国历史上开拓丝绸之路第一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交家。自张骞以后,凡是去西域的使者都称自己是“博望侯”,他们以张骞的名字赢取西域各国的信任,而西域各国也因此而相信这些汉朝的使者。而今,甚至还有人浪漫地称张骞是“旅行家”,历史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是肩负使命,而仅就他被匈奴单于扣押十余年,其间逃跑数次被俘,匈奴单于为了留住他,将一位匈奴女子许配给她结婚生子,仅此一点就难称“浪漫”。
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对张骞出使西域作了详尽描述: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登基,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公元前138年,张骞率百余人从陇西出发,经过匈奴时,被俘获,单于将他扣下来,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于是匈奴人“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张骞持汉节不失”。被扣押在匈奴期间,“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张骞坚毅果敢,待人宽厚讲信用,匈奴人都很喜欢他。这次出使西域,去时百余人,队伍声势浩大,而十三年后(前126年),历经磨难,这支庞大的队伍只有张骞和他的匈奴妻子,以及随从甘父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虽未达成预期目的,但张骞却带回来很多西域各国风土人情的诸多信息,这引起了汉武帝极大的兴趣和重视。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了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萌生了与西域各国联合起来攻打匈奴,并与西域各国进行国际商贸交流的愿望。于是,汉武帝封张骞为太中大夫,遂遣使四道并出西南夷,寻找通往大夏的道路。
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张骞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一起讨伐匈奴,在万里蛮荒之地,没有道路,没有人烟,张骞凭着他在匈奴生活多年的经验,成功地为汉军找到了水草和给养,使汉朝军队的给养充足,有效保存了战斗力。这次回到长安后,汉武帝大大奖励张骞,封他为博望侯。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张骞以卫尉的身份和李广一道出右北平讨伐匈奴。结果李广的军队被匈奴包围,损失惨重,而张骞则因为没能按期到达,按照汉朝的律例理应被杀头。因张骞花钱赎罪,保全保性命被降为一介布衣。同年,汉朝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西部的几万人,一直将匈奴人追击到祁连山。次年,匈奴浑邪王率部投降汉朝,从此,河西往西沿着昆仑山一直到盐泽(今罗布泊)再也没有匈奴的军队出现。由秦到汉朝的四百多年,有匈奴侵犯的历史也达数百年。至此,河西走廊一带已经完全在汉朝政府的管辖之下。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史以来最盛大的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三百人,每人两匹马,几万只牛羊,带着价值几千亿的金银布帛,还派了很多手持旌节的副使准备着在半道上随时可以派遣他们去西域各个国家。有了朝廷雄厚的物质支持和保障,张骞到了乌孙国,希望乌孙返回敦煌,与汉朝共击匈奴。乌孙虽贪恋汉朝的财物,但又慑于匈奴人的威胁,没有答应张骞让他们东迁的要求。于是,张骞又派了副使们分别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于阗及附近的国家。这期间历经数年,而后,乌孙国又派向导和翻译送张骞回汉朝。有了初步的商业交往,作为回应,大夏、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地经过丝绸之路来到长安进行访问和贸易交往,至此,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辟获得成功。回到长安后,张骞被封为大行,爵位视同于九卿。
次年(前114年),张骞去世。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记载,我们无从了解张骞的模样、性情,甚至他去世时的年龄。
穿过历史的烟尘,透过司马迁纵横捭阖、气象万千的文字,我们看到一个富有血性、忠于皇权、刚毅忠勇、宽厚爱人的汉子,为了完成汉武帝赋予他的使命,像是命运有意考验他,被匈奴掳掠扣押十余年,一生两次出使西域,寻求通往西域各国的路,尽管他屡屡受挫历经苦难,而他的确为汉朝开拓通往西域的道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张骞身后,因汉武帝曾在《易经》中读到“神马当从西北来”,后来他得到乌孙送来的“天马”即传说中的汗血宝马,汉武帝设置了酒泉郡,作为通往西域各国的基地,从此汉朝派往安息、黎轩、条枝、身毒国的使者越来越多,因此大宛的天马也源源不断地来到了汉朝。
丝绸之路的开通,在军事上,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有力打击了匈奴的进犯;在文化上,增进了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在经济上,加深了与西域各国的商贸往来。张骞为汉朝带回了西域的各种动物,带来了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胡麻、棉花、葱、蒜、西瓜、胡萝卜等植物,对促进汉朝的种植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了解亚洲、西方国家的皇帝,也是最早接受亚洲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统治者,对促进汉朝与亚洲、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宗教和民族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千多年以后,从河西走廊上走来了一个由欧洲大陆越过帕米尔高原的高鼻梁蓝眼睛的马可·波罗,他经过河西走廊,在甘州的丝路上往来,他在张掖停留,他从新疆的叶尔羌、和田、且末,来到甘肃的敦煌、张掖之后由敦煌向北奔向元朝的都城,之后又神秘地回到了甘州,甘州在马可·波罗的心里竟有着如此大的魔力。
两千多年后,我来到甘州,我在河西走廊的丹霞山中朝拜张骞往来西域的遗迹,怀想当初的“寻源使”张骞是以怎样的毅力和决心历险一般经过匈奴人控制的河西走廊,克服重重险境,走在通往西域荒凉的大漠戈壁……
《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在张骞之后陆续出使西域的汉朝使臣们,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免不了见财起意“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同为使臣,肩负着国家使命,后来者竟然有人贪污盗窃,不能完成使命;甚至出身贫苦人家的子弟,将带出去用于贸易的一部分国家财物据为己有,在国外贱价卖出牟利……历史证明,张骞是汉武帝最忠实的寻源使,他是汉武帝最称职的博望侯,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到达中亚细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使节,他开通了中国与亚洲各国的经济贸易和文化联系,他被匈奴扣押十多年,却始终保留着汉朝的符节没有丢失,他不忘使命,是执着信念的坚守者。
我在读《史记·大宛列传》时,透过司马迁如椽的巨笔,纵横捭阖的文字,在张掖丹霞重重叠叠的火红的峰峦中,仿佛看见了张骞当年的商队,读出了当年张骞开拓丝绸之路的艰辛,读出了有灵魂、有血性、有品德、有操守的张骞,作为杰出的历史人物,他身上所蕴含的创造历史、感天动力的精神力量,读出了张骞在丝路上战胜一切险阻的坚定之力,对国家的赤诚之心。中国的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正是有了张骞的凿空之功,才有了千百年来丝绸之路上连绵不绝的欧亚东西方文化和经济贸易交流,才有了今天仍然回响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霓裳羽衣曲》和荡气回肠的《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