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玉洁,天津农学院社会科学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文/孙玉洁,天津农学院社会科学部
伴随着我国国际化的发展,在我国走出国外、走向世界的脚步中,国民素质俨然成为衡量我国软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先进的政治思想理念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垫下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思想理论,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软实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开展,是这些先进思想走进人们生活的重要途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创新途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主要是在高中、大学所设置的必修或选修的重要课程。该课程的设置为广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确立树立了方向。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整体地思想作风,因此该课程为我国社会风气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基于当下该课程的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文中或简称为《概论》)课程,这要是针对于所有的高中生、大学生,通过讲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建条件、创建历程、创建内容、创建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述[1],对全体的学生宣传这些伟大的政治思想理论,从而实现他们正确观念的形成,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人生的价值。
但是当下《概论》课程实施现状表明,结果不容乐观:首先是学生方面,积极性、主动性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学生步入社会或是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思想政治觉悟的的人是较低,因此对该课程没有足够的兴趣。其次是课程讲述方式老套。很多学校在《概论》课的讲述上依据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缺少对课堂讲述方法的创新、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从而造成该课程“冷门”。最后是理论知识的实践性不够强。实践出真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仅限于死记硬背、应付化学习,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课程效率降低。[2]
《概论》课程想要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课堂的改革创新必不可少。根据实践结果表明,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逐渐被淘汰,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师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但也是因此思想禁锢比较深,很难找到新的教学突破点,所以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要明确教学目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全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其次是教师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要注重相关知识的延伸,借助当下社会的热点事件、经典案例等对内容进行讲解,还要提倡学生的自悟性,适当的充当“引导者”角色,让学生自己分析事件。例如,在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将毛主席写的豪诗——《沁园春—长沙》引入到课堂中来[3],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总路线建成的艰辛。最后是要善于借助科学技术手段讲课,使课堂充满新鲜感、趣味性。例如多媒体的使用,在讲述某理论时,可以引入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当时理论发展的进程状况。除此之外,课程的讲述上还应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性,可以借助多媒体创建学生交流互动平台,让学生更愿意参与进来。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达到《概论》课堂的真正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概论》,作为向学生传输重要的政治理论思想的重要途径,旨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高水平思想觉悟、文明礼貌的社会行为,因此,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比如植树活动、探望养老院老人活动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体验《概论》思想。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实践次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中,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只是一味地去死记硬背概论内容,从而失去了该课程开设的意义。因此,要创新课程教学,就必须要创新课程考核的方式。比如,考核标准由单一条件变为多条件,即除却笔试成绩作为主要的成绩考核标准外,另外再加上学生的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平时成绩主要是指学生的出勤率,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状况,课堂小作业完成状况等方面,且按照一定的比例转换为期末考核的成绩而学生的实践成绩主要是指学生参与的思想实践活动情况,例如植树活动、义卖活动、三下乡活动等的情况报告情况,也按照一定的比例转换为期末成绩。一般情况下,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4:3:3。[5]并且根据实践证明,这种成绩考取的分布情况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使《概论》课程教学在学生之间更加的受欢迎,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日益上升。
除上述方法外,各学校还应该加强经费的投入,重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学校内的实施,支持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且对教师也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审核,提高教学质量。总之,《概论》课程的实施为我国人才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政治思想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学生、社会人士等,都要对其充分的重视。
[1]高竞男.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途径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05:69-71.
[2]许婕,侯彦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探索,2015,10:88-90.
[3]孙雪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4,08:218+241.
[4]陈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23:146-147.
[4]陈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2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