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斌,胜利油田石化总厂审计科
试论内控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文/薛斌,胜利油田石化总厂审计科
内控审计也就是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现代化发展中最主要的审计方法,主要是对企业采用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分析以及评价,确定该制度在企业中是否具有可行性,从而科学地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合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提升经营效率等提供了重要保障,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再控制活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快速发展与进步,内控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也逐步突显,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革,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以及稳定性。
内控审计;企业现代化;综合监督
内部控制审计就是确认、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包括确认和评价企业控制设计和控制运行缺陷和缺陷等级,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提出改进内部控制建议。随着我国经济以及企业现代化发展,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相关部门要通过相应的措施来提升企业内控审计能力,以保证企业各项活动能够正常运转,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内控审计在企业管理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加强内部审计应用的策略。
内部审计是企业防范经营与管理风险的有效措施。内部审计能够及时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评价与审计,企业审计人员应该根据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方面进行全面审计,但是企业在实际审计过程中,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本着以纠正内部控制制度的思想,对个别的疏漏等进行审批操作,而不能够从整体上对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进行审计分析,导致内部审计无法充分发挥出真正的职能作用。比如说:企业审计人员没有按照企业审计的要素进行审计工作,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纠正某个问题上,并通过强制处理的方式对个别错误予以纠正并将全面的评鉴指标进行分解处理,而不能够从整体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审计,导致内部控制无法充分发挥出自身职能作用。
内控审计体系不健全不仅会影响内控审计充分发挥应有职能,还可能会影响内控审计评价体系,导致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出现很多不合理之处。内控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缺少科学性,内部审计评价没有根据企业内部的各部门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分值,也没有为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活动能够正常地开展而设置分值,比如说有些企业将百分制作为企业部门的评价系统,但是有很多部门没有根据这样的标准执行,导致这些部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其次,内控审计体系缺乏针对性,企业在处理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没有根据企业的各个分支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而只是根据企业中的某个部门的实际需求考虑。比如说:企业只对某个或者是某几个部门的实际问题情况而设置内控审计体系,却没有针对其他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这不仅会影响内控审计评价体系发挥自身的职能,而且会使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流于形式,在执行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随着现代企业的改革发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企业也己经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当成重要项目来抓,企业把内部控制当中存在薄弱环节以及缺陷不断进行整改,从而使内部控制逐渐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管理效果。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在对内部控制审计的整改中不能落实到位,比如说:受应付意识的影响,即便是发现很多问题也没有积极地改正,即便在整改工作中显出很积极的态度,但是整改的实际效果不是很强,从而影响了企业管理效果的提升。另外,有些人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整改工作的重要性,整改的标准也存在差异,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导致整改工作的实效不是很好。审计部门的整改控制权有限,又没有奖惩权利,很难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整改工作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导致整改工作无法落实到位。
第一,内部控制环境,即评价以公司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在内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第二,风险评估,即分析企业风险控制目的设置的合理性,评价开展风险评估范畴的全面性、风险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风险应对策略的科学性。第三,控制活动,即评价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置的内部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和控制效果的有效性。第四,内部控制信息和沟通,即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的科学性,分析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信息和沟通中所发挥作用的情况,判断企业在反舞弊工作重点领域相关工作机制的有效性。第五,内部监督制度,即分析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情况,判断企业实施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目的等要求的科学性,有效性。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走向现代化,我国企业这一变化推动了内控审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内控审计制度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与审查,是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方式。
创新内控审计方式,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逐渐加大,创新成为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关键因素,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中要逐步树立创新意识,逐步改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方式,转变内控审计工作中不合理的方面,加大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促使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不断提升。创新内部控制审计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事后审计方式,把内部控制审计中的事后审计工作改变为事前审计防控。其次,要将合规性监督转变为综合监督。最后以人工操作转变为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的审核手段,不仅要进行实地审核工作,而且要严格控制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可以建立风险防控信息系统并与企业中现存的各个控制系统有效融合,从而对企业审计风险进行自动化防控,进而有效地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成效。
[1]关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控审计工作的思考[J].王琛.黑龙江科学.2016(10)
[2]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控审计工作探讨[J].彭丽谚.知识经济.2016(19)
[3]浅谈企业内控与内审的关系[J].吕建.煤炭经济研究.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