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问题
文/曾瑶,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已成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影响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的影响机理也是复杂的。分析了管理因素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影响机理 比较两种管理因素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影响效果。
管理因素;电子商务;信用风险
近些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获得了飞速发展,并且在未来十年间,预计通过电子交易完成的贸易,将会占据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信用。
虚拟经济有着较快的流动速度和较高的风险,如果有信用危机出现,那么就会在较大程度上冲击到实体的贸易体系。因此,就需要充分研究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如今,国内外在研究电子商务信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通常将案例研究和定性描述方法给应用过来,呼吁整个社会来构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还没有构建相关的模型。
风险一般指由于各种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是指电子商务活动中信用状态的不确定性,可进一步表述为:电子商务活动中各交易主体遵守市场合约(隐性的或显性的)程度的不确定性大小。由于虚拟市场中各交易者的信用理念、信用意向和信用能力的不确定,以及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虚拟市场中各交易主体遵守隐性或显性合约的程度的不确定性,于是形成了电子商务信用风险。
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信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解释,这些经济学理论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论和博弈论。其中,解释信用的产生原因一般使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交易成本论;而当研究信用风险形成的外在机制时,通常使用博弈论来解释。
1.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一般不能完全相同,一部分人掌握的信息大于另一部分人掌握的信息,即为信息不对称,如对于自身信息的掌握等。网络虽然提供了便利的信息交流,看似削减了信息不对称,但网络从时空上隔离了买卖双方,使得依赖于网络的电子商务市场出现了比传统市场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表现为:当产品销售商或者生产商通过网络传递自身产品信息给消费者时,消费者往往无法及时验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如果卖方有
意隐瞒产品质量问题或服务问题,消费者在收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前是无法预知其真实性的。当电子商务市场或者交易监管方不能很好地履行监管义务时,就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企业或者个人的失信行为,那么企业或个人就容易摆脱信用的约束。反之,如果信息在交易双方完全对称,即双方掌握信息完全一致,则卖方就无法采取失信决策,因为所有的买方都事先知道卖方的行为是否失信。因此,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是企业或个人失信的根本原因。当然,信息不对称无法消除,若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能尽可能降低信息不对称,使得交易透明度升高,则失信行为必定会减少。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失信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增加信息的传递,从而加大交易行为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性。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1.2.2 交易成本论
交易成本论的基本假设为经济人假设,以企业或者社会的交易成本为基础解释企业失信的经济原因。交易成本论认为企业选择守信或者失信完全是从交易成本考虑的,若守信行为产生的交易成本小、收益大,则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选择守信行为;若失信行为产生的交易成本小、收益大,则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选择失信行为。比较守信和失信行为,哪种行为能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大于成本,则选择哪种行为。从整个市场来说,若大多数的企业均采取守信行为,则最终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若大多数企业采取失信行为,则最终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交易费用节约。交易费用一方面包含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另一方面还包括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也就是说,交易中某些企业不讲信用,不是因为交易的另一方追究其责任的成本太高,就是因为他拖欠银行贷款后往往可以受到某些行政管理部门的财政豁免、挂账或其他政策的扶持,失信成本损失基本被优惠性政策所弥补,企业就没有守信的动力。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电子商务市场监管方必须建立惩戒机制,提高惩戒力度,使得企业守信收益高于失信收益,企业就绝不会做出失信决策,企业自律才会逐步实现。在电子商务虚拟市场中,由于时空隔离导致失信的成本较之传统市场更低,因此更容易引发信用风险。
从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角度来看,信用交易双方若要充分了解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必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信用状况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完成,另外一种是委托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来完成。这两种方式都要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系统主要是指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构成的子系统,这里主要分析其影响因素构成的各因素。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既有观念上的,也有技术层面上的,还有交易个人方面的,而且这些因素又可进一步细化,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系统。从虚拟市场中管理者和网上交易者的关系看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问题实质上是管理者对网上交易者信用监管的有效性问题,因此,管理因素也是影响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管理因素也可称制度因素,就是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对虚拟市场管理的完善程度和健全程度因素,既涉及管理制度的全面性,也与管理强度有关。主要包括网上欺诈的发现概率和对网上欺诈的惩罚力度等因素,网上欺诈的发现概率简称发现概率,对网上欺诈的惩罚力度简称惩罚力度。
鉴于信用风险成为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规避,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就管理因素而言,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规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鉴于信用风险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严重的制约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在线交易的监督,即提高发现概率,进而为有效的隔壁风险创造有利的条件。其中借助电子商务中介组织的优势,
建立起声誉激励机制是防范和规避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首先要推行实名制认证,即对身份进行严格的审核,全面的把握交易双方的信息,遏制欺诈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建立在线反馈系统,为客户在进行交易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交易后的产品交流提供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会受到反馈系统的威慑,自觉的重视信用问题,进而有效的降低了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此外,还要建立信用评级以及信息披弦制度,一方面为用户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激励厂家进行诚实交易。
鉴于管理因素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重要影响,需要加大对欺诈行为的管理力度,进而消减欺诈行为带来的利润额,这样企业会为了自身的整体利益,放弃进行欺诈行为,而选择诚实交易。同时还有效的降低了建立声誉的机会成本,有效的防范了风险的发生。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对交易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规避和防范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证,因此需要根据电子商务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真正的使信用风险管理有法可依,并且完善法律体系,这样才会提高对欺诈行为的约束力,同时还要加大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
二是构建信任文化,建立交易双方的信任关系
电子商务中信用风险的防范和规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不可忽视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信任文化的构建,进而为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创造有利的条件。文化是除了法律以外的另一种保障措施,对社会成员的关系其中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借助文化熏陶,借助媒体力量对电子交易的行为和文化进行指导和教育,进而培养其信任文化,使交易者自觉的进行诚实交易。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已成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管理因素是影响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影响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管理因素主要包括网上欺诈的发现概率和对网上欺诈的惩罚力度管理因素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影响机理是复杂的,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因此管理者要结合影响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惩罚力度,建立健全法律,做好风险的规避和防范措施,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谢俊.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风险评价与防范EJ].中国市场,201I
[2]张容,陈卫华.基于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模型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