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灾后妇女社会工作
文/曹原,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大学
面对灾害,女性与男性因为社会脆弱性不同等诸多原因,所受的影响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而传统社会中存在的显性或隐性的社会性别歧视在灾害救助过程中也阻碍了女性获得平等公平的对待,影响了两性和谐和社会发展。在灾后社会工作中,针对妇女社会工作这一块,除了坚持“助人自助”“平等尊重”的专业价值理念,更应该运用独特的“优势视角”将更多的关注放在挖掘女性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帮助女性群体从灾难的痛苦中走出来,实现自我和家庭的发展,树立社会性别意识,从两性特点和差异角度考虑女性的特殊需求,帮助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从灾难的阴影中尽快恢复过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社会性别;灾害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
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实务及理论也快速发展。作为助人解困的专业,社会工作可以在注重实现社会性别平等,保证性别公平的前提下在灾害后的各个阶段发挥自己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救灾管理仍然由政府主导,社会工作能够介入服务的面较窄,并且开展工作时缺少对女性关注,灾后女性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因此社会工作者在灾后社会工作服务中应当具备社会性别意识,在服务策划以及实施环节都应考虑到社会性别对男女两性的影响,考虑到女性的特殊需求,倡导社会性别主流化,推动灾后男女两性以及社群和谐关系的重建及维护。
社会性别视角是指用社会性别的理念去分析理解一些问题,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男女权益的平等性。它的基础思想是人本主义思想,从政策上和行动上推进性别平等,促使人们反思现有的一些不平等的文化体制,通过社会性别的分析,挖掘出隐藏在其中的导致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文化构成因素,以及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制度立法关系导致的两性不平等,反思以往的关于性别的文化、制度、规范等对女性的约束,以此建立反对传统的性别文化的意识,满足女性的诉求。
我国灾后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是帮助受灾群众链接整合各类救灾资源,协调好居民与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社会生活秩序、解决其困扰及满足其不同类型的需求,同时激发灾区群众潜能,挖掘其自身内在资源,协助开展重建和恢复工作。
在实际的灾后救援及灾后重建过程中,相比于关注心理层面而言,比如进行心理咨询,缓解受灾群众内心的痛苦和困惑,社会工作目前更强调解决灾区群众实际的生活问题,原因是实际生活方面的服务更容易被灾区群众接纳和理解。但是灾难不仅摧毁了受灾群众曾经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条件,也使得他们的精神健康遭到了损害。在急性应激期过后,受灾者的心理情绪压力得到了一定的释放,但是灾难还是使他们内心留下了较为深刻的阴影,对目前生活的无助和对未来的担忧也使他们失去了对精神生活的掌控感。根据调查,受灾群众中女性的精神压力显著高于男性,在精神压力严重的人群中,女性的抑郁程度也明显高于男性。但是对于灾后政府或是社会组织提供的心理援助,男性的利用率却大大的高于女性。
目前针对灾后妇女社会工作领域的社会性别理论运用的实务研究还相对较少,针对灾区情况所收集整理的各类评估调查报告资料内关于女性相关的数据也非常之少,我国在灾后数据资料收集上,并未过多考虑性别差异,导致分性别统计数据的缺乏,但是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05年表示,在分析由灾难引发的人员伤亡、死亡、健康等情况时,进行分性别的数据统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以后灾害管理工作的开展。然而目前很少有专家专门针对灾后女性问题进行研究,这也是目前我国灾后妇女社会工作中的重要缺失部分。
另外目前的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女性的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作用被忽视,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灾后服务中针对女性诉求的服务也很少。首先女性的形象没有得到很好的建立,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女性往往被刻画成受害者、受助者的形象,媒体希望通过这样的情景来打动观众,事实上在救灾过程中,女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再而在灾后重建中,女性在决策过程和具体实施等多方面的参与程度都低于男性。联合国社会性别主题工作组和四川省委党校的调查展示出了其中的性别差异显著:政府组织的有关灾后重建工作的决策、管理等方面的讨论会议,男性中有40.2%曾经参与过,而女性的参与比例仅为 19.1%,另外被访者表示,男性担任讨论会主持人的占绝大多数 。除此之外灾后女性组织在灾后各项事务管理中也没有起到很好的参与作用,各项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女性组织往往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使得女性诉求并未得到很好的满足。
以社会性别的价值体系来衡量灾后女性的实际需求,可将其划分为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和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是女性直接感受到的需要,这类需求得到满足能帮助女性面对现实的困难,更容易被识别和满足,但不会对现存的性别分工或女性的从属地位提出挑战;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则是女性意识到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而产生的需要,目的是改善女性的从属地位,这类需求得到满足能改变两性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促进男女平等 。社会工作者应该以满足女性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为切入点,进而满足灾后女性的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灾后妇女首当其冲的需求是生理方面的需求。无论是救灾阶段还是灾后重建阶段,女性都存在着与男性有差异的生理需求。联合国妇女署曾在2008年对全球141个国家做过自然灾害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女性在灾害中的平均死亡率是男性的4倍。女性也更容易在灾后出现各种衍生的疾病或由于心理问题引起身体方面的不适,例如灾后由于缺乏干净水源和基本的生活设施,女性患病的几率可能会增大。灾后女性在抗灾能力的提升和灾后医疗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需求。
救灾物资的需求方面女性也有所不同。女性更加的畏寒,更加需要厚衣物和棉被等物资;女性需要卫生用品物资,灾后正常生活秩序没有完全恢复时,这种必需物品是很难购买到的,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缺口;女性对于蔬果类食物有着更大的需求。在救灾物品的选择方面,要更多地考虑性别差异。
另外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灾后女性出现应激症状的可能性较大,灾后女性对灾难的心理反应,短期影响包括震惊、焦虑、失眠和负罪感,长期影响包括可能会产生持续性的幻觉等。原本女性心理敏感度就较高,经历了灾难后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应急症状,严重影响到了女性的心理健康,也延后了其恢复正常生活所需的时间,其对于心理援助的需求更加的迫切。
受灾群众社会关系的重建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灾难中女性原本可能就薄弱的社会关系在灾难中容易被破坏,其重建社会关系的需求十分突出。灾后妇女往往负责在临时安置点的板房中照料家事,而男性往往会参与社区事务讨论等工作,这样的分工状况反映出男女两性角色上的差异,女性过多的承担家庭内部的责任而和社会脱节,不利于其社会关系的重建。
灾后女性能力建设需求较大。在当前灾后社会工作中,针对女性的服务所占比例较少,考虑到女性能力建设的服务项目更加的少,但实际上由于受灾严重的地区往往是经济较为不发达的地方,很大部分的女性以往是以务农为营生,灾害可能完全摧毁了其维持生活的环境。
灾后妇女参与决策的需求也较大,但是她们往往须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够在救灾、灾后重建的决策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自己的需求。特别在农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仍较为突出,多数资源掌握在男性的手中,女性无法参与决策,女性的决策需求容易被忽略和轻视。
灾害社会工作自从作为一个专业领域被提出来,其人本主义、平等尊重等价值理念一直在灾前、灾中及灾后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灾害社会工作在社会性别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社会工作者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到对妇女的救助、开展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灾害社会工作还缺乏理论和经验性的研究。
社会工作参与的灾后救助应是长期分阶段的工作,在每一阶段社会工作者都需要具备社会性别意识,关注妇女的需要。灾后社会工作大致可分为灾前准备、灾难救援和灾后重建三个阶段,在灾后各项阶段的服务中要注重男女不同需要的满足,不仅要考虑到其生理及心理需求,更要致力于满足女性战略性社会性别的需要,使其诉求能够得到表达,灾后生活能力能够得到提升。社工在这其中能做到的不仅是单纯的提供服务,帮助受灾女性重新建立社会关系,或者是为其链接资源,掌握技能技术,更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受灾群众之间的协调者,为女性在灾后各个阶段的参与起到重要的发声作用。
灾害社会工作在灾后起到了其他专业替代不了的特殊作用,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过程中要保有社会性别意识,提升自身的性别敏感度,发现不同人群的多样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实务中运用专业理论、总结经验,从而促使灾害社会工作更好地发展。
[1]伶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冯媛.女性只是受害者——灾害管理和社会性别[J],2013.
[3]胡艳红.基于社会性别的灾害社会工作-以汶川地震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2015.
[4]张粉霞张甚.国际灾害社会工作研究综述[M].社会工作,2014.
[9]刘丽珍,朱立言.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分析[J].兰州学刊.2007(08).
曹原(1994—),女,汉族,四川绵阳人,社会工作硕士,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专业:社会工作,研究方向:灾害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