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分析

2017-12-24 13:49刘敏山西财经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硕士导师数量

文/刘敏,山西财经大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八大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端,肩负着发展国家的重大责任。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导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其能力,还直接影响研究生的素质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对导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现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1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导师数量不足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加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以山西省为例,2000年山西省在校硕士研究生数量为2633人,当年招生人数为1190人,此后连年大幅扩招,2005年山西省在校硕士研究生数量为12059人,当年招生人数为492 9人,2016年山西省在校硕士研究生数量为27962人,当年招生人数为9141人。然而,以2016年为例,可见导师总量总体上相对短缺。我国研究生导师的人均指导人数超过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上限水平。例如,美国高校中每个导师同时指导的研究生人数一般为2—3人,5—6人属较高水平。在同一个学校内部不同导师之间指导的学生数量也有较大的差距,有的导师指导的人数多一些,有些导师指导得少一些,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导师同时指导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的情况,个别导师名下的硕士博士总量甚至超过100人。

1.2 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不足,造成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

导师要以自己的学术能力来帮助研究生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研究水平。师生之间是学术研究上的伙伴,不仅学生要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向导师请教,导师也应该主动的和经常性的和研究生进行交流。把自己的研究生当成是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朋友伙伴,相互帮助,相互提高。由于制度性原因及个人因素,出现了导师不“导”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一方面,由于导师数量的不足,许多导师本身所带的研究生数量就很多,导师精力相对有限。但另一方面随着多媒体社交平台的出现,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在社交平台上的沟通多于面对面的沟通,从而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3 导师与辅导员沟通不畅,忽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在校园里生活和成长,但是他们的人员结构相对复杂,来源背景、工作经历、年龄层次、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较大。主要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首先研究生在课程、课题和论文发表方面承受着一定的压力。由于研究生对专业知识没有很深层次的研究,对研究领域的了解相对较少,同时导师对学生的新思路无法认同,而导师只是一味的对研究生提出较高的学术要求,每天都在担心导师布置的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又不能寻求他人的帮助,促使研究生的压力增大。其次,由于研究生的逐年扩招,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认为硕士的文凭价值在下降,再由于现在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由以前“抢着要”到现在“努力推销自己”,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研究生带来压力。研究生在面对导师对学术的严格要求下,不敢表达自己的心声。

2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2.1 扩大导师数量,完善导师评选办法

面对目前师生比严重失调的情况,以多种灵活的方式和渠道扩大导师数量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其中最只要的方法就是积极发挥青年教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生力军,他们大都经过专门的、系统的至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思维活跃。同时他们少于担任行政职务,时间也比较充裕,再是他们年轻,更容易和学生形成朋友型的师生关系。所以,适度放宽导师的遴选要求,积极培养年青导师,从而扩大导师队伍。

2.2 建立研究生与导师的长期期沟通制度

首先,应为研究生和导师的交流和沟通提供良好平台,如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研究生必须定期交流,一周或半个月做一次学术讨论或交流近期的学习心得,导师必须参加。长期坚持执行,会形成一种惯例,这样不仅为研究生和导师的沟通提供了时间保证,而且加强了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交流。其次,在交流的内容上,除了进行学术讨论,导师应该倡导学生多谈谈生活中的问题,从而给予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应鼓励研究生参与科技活动"学术交流"社会活动等。

2.3 加强导师与辅导员双向沟通,合力保障研究生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建立导师与辅导员定期沟通制度。分析研究生近期的表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给予意见,特别要加强对心理波动较大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等重点关注。其次,建立导师与辅导员的责任分工制度。明确导师和辅导员在研究生心理教育中的工作责任分工,并对“公共责任部分”进行明确界定。最后,导师应当促进工作观念转变。不能单一的只关心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成果,要转变观念,多与自己的研究生进行交流,使研究生与导师真正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

[1]敬莉. 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职责及指导研究生的途径[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3(02):14—20.

[2]袁熙贤 张帆.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的协同机制研究[J].科技通报2014(11),230-233.

[3]山西统计局.2016年山西统计年鉴[J].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硕士导师数量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统一数量再比较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V eraW an g
角:开启位置与数量关系的探索
头发的数量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