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方法与成才

2017-12-24 15:56:22王皓淼齐鲁书社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书评金字塔刘老师

文/王皓淼,齐鲁书社

心态、方法与成才

文/王皓淼,齐鲁书社

2017年7 月13日及次日上午,山东出版集团为2014-2016入职的新员工专门进行了两场培训会:第一场是由山大管理学院王军老师主讲,题目是“金字塔原理在思维、沟通、商务写作中的应用”,讲了一整天;第二场的主讲人,是半个月前曾经为三年内新员工讲《阳光心态》的刘悦坦老师,这次刘老师讲课的主题是“感恩·敬业·成才”。作为刚刚入门的新手书评人,我对两位老师所讲内容,都有很强烈的共鸣,实在无法写一篇概要性的总结,只能把两部分心得(特别是与书评有关的心得)合并一起了。

王军老师讲座心得

1 关于“金字塔原理”的四大基本特征

按王军老师所讲,之所以开讲方法论的时候选择了“金字塔原理”,是因为人类大脑最多记忆7个思想,因此需要将过多的思想分类和分组,经过分组的思想之间需要建立逻辑关系,可选择的逻辑关系有向上、向下和横向三种,而“金字塔原理”正是这样一套能够满足读者大脑处理信息基本要求的原理。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结论先行、由上统下、同一范畴、逻辑有序。王军老师给出了一张很鲜明的示意图。其中,“结论先行”这一特征,又遵循了“TOPS原则”:T=瞄准观众(targeted)、O=周延完整(over-arching)、P=掷地有声(powerful)和S=言之有据(supportable)。

其实,在我看来,由于“结论先行”这一特征要遵循“TOPS”原则,所以整个“金字塔原理”也在遵循这一原则。如果不先给出一个结论,读者就很难知道一本书、一篇文案想要说什么;而一个出版人如果搞错了图书、文案的读者定位,再好的内容也会被忽视。我们还可以从外在轮廓来看一点儿门道:字母T呈现给我们一个倒金字塔形状,因此,把上面的心得整合在一起就会看到:“金字塔原理”中最重要的是结论先行,也就是要以最简练的篇幅概括出最精炼的内容。于是,对著名书评人吴道弘先生经常强调书评题目的重要性,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这里笔者谈谈自己的书评实践。

【例证一】《四书本义官话》这本20世纪初由传教士写的书,我的书评题目是“沟通东西文化,启发聪明智慧——评《四书本义官话》跨百年出版”[1],把这本书的价值都涵盖了;但是如今看来,感觉题目有些长,可以缩为“沟通中西、启迪智慧、纵跨百年——评《四书本义官话》”。不过,这是我入职以来第二份书评,2016年3月底见刊——当时才入职9个月,这样的不足还是可以原谅的。

【例证二】《王安石的政治足迹》是2016年底出版的学术图书,书评写好之后,最后才敲定题目是:原先觉着“文人政治的悲歌”挺好,可是已经有一本同类图书的书名就是“文人政治的一曲悲歌”,于是就只能选择多元化的路子了——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和宋神宗用人之道是分不开的,而变法的失败成为后来党争的噱头,所以最终的题目是“明智的决策、失败的用人与赵宋王朝的后世国运”[2]。

再聊聊由上统下、同一范畴和逻辑有序三大特征。认真听讲、慢慢领悟之后,我得出了这个结论:如果把书评比喻成一个人,结论先行是给书评这个“人”进行穿衣戴帽,那么由上统下便是打通书评这个“人”的脉络、同一范畴就是剔除书评这个“人”的赘肉、逻辑有序则是对书评这个“人”的健身锻炼。笔者的书评里面,题目做到了结论先行,文章内容也兼备由上统下、同一范畴、逻辑有序这三大特征的,《纯粹的士大夫是怎样练成的》[3]相对来讲还算成功。

2 关于结构化解决问题

王老师的“结构化解决问题”,是建立在“金字塔原理”基础上的。与传统解决问题的步骤相比较,“金字塔原理”更突出“界定问题”与“结构性分析”的重要性。王老师认为,用序列分析法对R1(非期望结果)和R2(期望结果)的比较分析产生的答案,是界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这一部分,最引我关注的是根据寻求解决方案切入点的不同会面临的三种情形和七种疑问。只可惜屏幕显示太密,我不得不单独请教王老师。

2.1 三大类问题分别是最常见情形、常见情形、可能出现的情形。

2.2 最常见情形有三大疑问,以王老师的“序言表述”来说分别是:(1)情境已知,疑问是如何解决冲突(即如何解决R1与R2的关系);(2)情境、冲突已知,有解决方案,疑问是定好的方案是否正确;(3)情境、冲突已知,有解决方案,疑问是定好的方案如何实施。

2.3 常见情形有两大疑问,用王老师的“序言表述”分别是:(1)情境、冲突、解决方案已知,疑问是当方案行不通时该怎样做;(2)情境、冲突已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疑问是不知哪一方案最佳。

2.4 可能遇见的情形也有两大疑问,用王老师“序言表述”分别是:(1)情境和非期望结果已知,疑问是要想实现期望结果该有怎样的目标和战略;(2)情境和期望结果已知,原文是不晓得是否存在问题或者知道存在的问题后该怎么办。

其实,王军老师全天所讲,都是有关方法论的范畴,而这恰好是我曾经专门研究、现在也没有间断研究的内容。入职后的成绩比较突出,只不过把史学理论换成了出版理论,最典型的例证就是读完了“书林守望丛书”20本、李鲆关于图书营销的几本书,还写出了一篇省级一等奖征文《加强鲁版图书宣传,全面建设书香山东》[4]。

刘悦坦老师讲座心得

1 感恩、敬业与成本、资本

刘老师的讲座,半个月前听过一次,也是讲给三年内员工听的。那场《阳光心态》的讲座后,我对刘老师讲课的风格和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很快和刘老师成了微信好友,三天内就写出了1500字左右的听课心得。于是这次的讲座,我当时有好几种想法,甚至想再度让刘老师给出时间,让我们积极参与互动;可是当我看到刘老师的题目后,我改主意了。

刘老师的题目是 “感恩·敬业·成才”,而老师一上来也问了两个问题:其一,成本与资本的关系;其二,成本、资本二者与讲座主题有什么关联。前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后一个问题则不然——我身边的同胞们都摸不着头脑,可是我却在课间找到刘老师专门回答了:“1.感恩和敬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越敬业的员工越懂得感恩,因此他们也是离功成名就距离最近的人;2.成本和资本,都是本钱,而且是缺一不可的,在此意义上与感恩+敬业这一组关系颇为相似;3.只不过越是成功的人,成本越来越少、资本越来越多。”刘老师听到这番回答流露出了惊讶和赞许的态度。

2 关于刘老师的“六脉神剑”和总结

刘悦坦老师在讲座的后半段,给我们这批新人一整套方法,在“坦课”里被称为“六脉神剑”,概要如下:突破巷子+把握机会是“开天目”的两剑,态度积极+执行到位是“通任督”的两剑,率先占位+赢在境界是“成大业”的两剑。

我个人综合刘老师的观点,把“六脉神剑”串了起来:“只有在积极的态度下突破巷子,才能飞得更高并进而把握机会,这之后可以获得率先占位的待遇。但是率先占位后要注意——执行必须到位,这需要逐步分解目标,而执行到位通常是赢在境界的钥匙;倘若执行不到位,就会失去第二次展现良好自我的机会。”

先说把握机会、率先占位。鉴于6月17日-18日,第二届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协办,而此次论坛的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四库全书》的研究,使其文化内涵和文脉正源得到广泛普及;我在这方面有所积累——前两年曾针对从乾隆朝的进士入选四库馆的人员进行了一番梳理,目前基本上没人选取的角度论证乾隆时代文化精英的汇集,这次论坛会使我感觉机会来临,便认真修改了一下两年前的文章,投稿到《科教导刊》,果然在13日下午接到了用稿通知——成功占位了。

再说说执行力。我在求学时代,除了写论文、读书,其它事情都欠缺执行力。以今年5月20日为界,我开始强化上班期间的工作效率。就在刘老师讲《阳光心态》前三天,我把自己办公电脑的桌面壁纸进行了重新编辑。

由于新的岗位是负责宣传推广,所以壁纸的文字也不再是有关编辑的内容,而是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的一篇文章《营销编辑行业生存指南》中找了几句话,这是我每天到岗要思考的。

“到岗三思”

一:营销编辑到底是应该挖几个亮点、写几篇文案、蹭几个热点推推书,还是真的要把图书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传递给大家?

二:准定位平台绝对是图书营销的关键,而找到亮点进行放大和推广也十分重要,分析清楚核心读者的需求,将二者串联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推广效果。

三:当下图书营销必须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一是要创造能传播的内容,二是要找到合适的平台,三是要能够让这些平台参与图书的传播。

刘老师的两场讲座,无论是《阳光心态》,还是《感恩·敬业·成才》,都讲到了这句话:“上班之前想想今天该做什么,下班之后想想今天做了什么。”但我不得不承认:就像漫画中满头大汗的人一样,我不善于分解任务,这是今后要着重改进的。

第三个要谈的,是积极的态度。这方面我个人多少还是有一点自信的。在《山东出版》和集团的新人群里,我的名字和文章算是常见的;这次讲座,刘老师很快认出了我,也是因为我曾经把刚写好的《阳光心态:知足常乐,自强不息》[5]不仅上传到群里,也发送给刘老师并得到了认可。

结束的时候,刘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三句话:不要抱怨,抱怨是承认失败的开始;不要计较,计较是承认贫穷的开始;不要挑剔,挑剔是承认无能的开始。对此我非常赞同:此前我曾发表的七篇省级、国家级的文章,再加上最近连续几次成功投稿,这些都不是图一己私利,而是想让齐鲁书社和齐鲁书社的新书得到社会关注。如果对齐鲁书社抱怨不断、对名利斤斤计较、对书评工作挑肥拣瘦,那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个人总结

三年内员工培训结束后,我细细回思:如果没有阳光的心态,不懂得感恩与敬业,成功就只能是空想,因为真正的成绩只有靠自己去硬拼;而如果没有“金字塔原理”,或者说明知“金字塔原理”的妙处却不应用,那我今后的书评工作将越来越难进行下去、我个人的口头表达也不再会被人们接受——序言的写作和结论先行的思维方式值得我重视。

猜你喜欢
书评金字塔刘老师
书评
“金字塔”
环球时报(2022-09-19)2022-09-19 17:19:22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A Study of the Pit-Aided Construction of Egyptian Pyramids
书评
书评
海上有座“金字塔”
刘老师想开小车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幽默的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