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国杰 曹馨,.身份证号:403984383X;.身份证号:40779847653
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
文/孔国杰1曹馨2,1.身份证号:41032219841122383X;2.身份证号:410727198412117653
目前,传统的管理模式陈旧、落后,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实际工作情况。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改变工程施工的技术,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时间,使建筑施工工作实现现代化与科学化的目标。
信息化背景;建筑工程;管理
我国在建筑行业的建设数量以及规模上不断的扩大,在施工管理的要求上也不断的提升。加强工程管理的工作优化发展,就对整个工 程质量有着影响。从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情况来看,一些建筑企业对经济效益比较重视,并没有注重管理的科学化,还是采取的传统管理的方式,通过人工数据记录的方式来进行数据资料的管理。这就对工程数据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工程的管理工作是对整个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基础。而通过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就能够从整体上将工程管理的效率有效提升,为建筑工程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
我国目前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体系标准不够完整和统一的问题,这样的问题非但没有保证管理效果事半功倍,还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不能很好的实现完整化和规范化的信息管理。而且在信息管理工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就会影响不同地域、不同部门的信息共享作用,从而影响了数据的管理与交流设计,并导致员工内部消息闭塞,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严重阻碍建筑行业的发展。
信息化技术虽然很早以前就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有所应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很低,只是在部分范围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没有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全面贯彻信息化技术。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只是对设计和制图环节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而对于一些诸如校对和审核环节仍然应用传统的处理方式,尚未实现信息化管理。而且,在预算和结算这一环节,建筑工程单位对计算机技术有所应用,而在资料管理、人员调配和现场管理方面没有应用计算机管理模式。另外,对于建筑工程中的监理单位,只是在资料的整理和储存过程中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由此看出我国建筑工程不是所有管理环节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我国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应用信息化技术就要用到信息化软件,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化软件对于我国建筑信息化水平的影响比较关键。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工程单位所使用的软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外引进的软件,另一种是自主研发的信息化软件。我国自主研发的软件总体来看,工程还不是很齐全,存在着很多的限制因素。但是,外国引荐的软件一般是根据本国实际需求而研发的,所以存在着软件和我国自身需求不符的情况,所以软件应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导致我国软件不够成熟的原因,主要是软件研发方面的人才较为匮乏,我国虽然安排专门人员来进行信息化软件研发工作,但是由于这些人员专业能力有限,因此不能很好的保证软件的实用性和完整性。
我国在开发建筑工程时,要积极的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使得工程信息的管理实现电脑记录化,工程项目信息的交换、提取与保存等都在建立好的数据库环境中进行,以便更好的利用与分享。建筑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要加快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与数据库,并进一步提高平台的可操作性,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软件的优势与特点,完善与丰富软件,提高软件的实用性,为优秀软件的开发提供好的环境,使得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不断的进步与完善。
因为建筑行业实际工作中的特殊性,建筑工程在建立项目与招标时采用了许多的行业与国家定额,使得建筑行业的管理体系庞大而复杂,数据量大,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使用行业标准是建筑单位需要关注的工作,也是建筑单位进行工程成本计算时的根据。建筑工程的信息化体系在开发之初,就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数据库与工作程序再造的过程当中注意突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使这些环节的内容都能够贯通与连接起来,实现业务的联合监控。将建筑工程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被合理的管理,将建筑单位内部的不同部门的工作都有效的协调起来,建立一个高度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提高建筑单位的工作效率。
建筑单位在开展建筑工程的时候,工作涉及到单位自身、工程招标方、地方政府等多方面的利益,也涉及到不同环节的管理工作。因此建筑工程在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上述单位与工作环节的实际需求,建立一个从工程各个方面都能够合理监控与管理的多层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信息化处理。
建筑工程的工作难度大,受到自然环境比如施工时期的天气状况、施工地点的水文地质等的影响较大,这些因素都对工程施工的资本投入、工期与工程质量等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因为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在施工前的种种预测与实际施工情况有较大的出入。因此,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系统应该有设置工程参数的功能,软件用户可以按照工程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参数,让系统的管理工作能够适应于工程的实际情况,系统与工程的契合度提高,信息更为准确,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可以更为精准的预测工程所耗费的资金与工程的施工进度。
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传统的数据传递是通过电话等形式,传递过程长,效率慢,获取一个部门或环节的信息需要不同部门间的相互传递才可以完成,使得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降低,遇到紧急情况,会耽误到工程的后续施工。为了提高信息的交流速度,工程信息化工作就要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工作流程数据化,加快信息的传递。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建筑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成了必要手段,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有力的竞争力。
[1]费建刚.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探究[J].四川水泥,2016.
[2]石和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
[3]刘建文.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