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建慧,云南大学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融资问题研究
文/王建慧,云南大学
自股权分置改革、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相继建立后,更多的资金开始涌入到私募股权基金领域,中国私募股权业进入到了“全民PE”的时代。虽然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方兴未艾,但作为其重要一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政府可控的商业银行提供的间接融资仍占主导地位。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融资现状,然后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拓宽资金来源的建议。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融资
资金募集是私募股权基金成立的发端,也是私募股权基金能够成功运作的保证。然而,资金的募集也是私募股权投资过程中最困难和漫长的过程。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在筹资对象和融资渠道上都还比较局限。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私募股权基金规模,壮大私募股权基金实力将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根据证监会私募基金监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已完成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4856家,管理私募基金6787只,管理规模19597.9亿元,私募基金行业从业人员85504人。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产业整合及对外投资合作加速的多重背景下,根据清科数据中心统计,201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共完成新募基金448支,其中披露金额的423支基金共募集到位631.29亿美元,新募基金数与募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国际上常见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四个:银行渠道、信托渠道、理财顾问渠道和直接融资渠道。在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渠道是通过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第三方理财顾问。而数据表明,GP们更加倾向于成本低廉的直接渠道。信托投资的企业在申请A股上市时会受到较大阻碍,而在中国存在与此矛盾的现象,信托渠道成为了主流的融资渠道,尤其是房地产基金。另一个矛盾是,银行渠道的融资规模并不高,2011年披露的案例中,私人银行的融资规模相当有限。理财顾问虽然在国际上大行其道,在中国却刚刚起步。而直接融资渠道虽然成本低,效率高,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中国80%以上的私募股权基金规模在1亿美元以下。小规模投资在中国占有绝对优势。根据Thomson Reuters的统计,投资规模在2000万美元以下的案例占总投资规模的71%,5000万-1亿美元的案例占24%,而1亿美元以上的案例仅为5%。虽然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呈现高涨态势,然而私募股权年融资额仅占到GDP的0.2%,而欧美国家的这一比例接近1%。
在中国,超过90%的基金管理人都是在近6年内设立的。国际上,新基金管理人的募资比例一般只占到行业的15%甚至更低,而中国市场上,新基金管理人却能募集到整个行业融资规模的40%。可以说,中国的多数基金管理人和多数投资者都缺乏私募股权运作的经验。但是,投资者似乎并不在乎基金管理人的履历问题,中国的新设基金能够较容易的筹集资金。这样的融资局面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一些机构或多或少都还受制于金融管制和法律条款。地方社保基金规模巨大,其资金特点也符合私募股权基金长期投资的要求,我们可以效仿全国社保基金先拿出少部分资金进行试点投资,试点可以从私募活跃和资金充裕的北京、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要进行严格把关,选择有良好信誉和优良业绩的基金管理人。
在华外资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美元和人民币资金,在寻求资本升值的过程中,私募股权基金也成为了其考虑的投资领域,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方兴未艾,应该趁热打铁,通过多渠道与外资企业积极接洽,吸引外资企业投入资本。一来外资企业可以寻找所需的新技术、新项目。二来我国中小企业也得到先进外资企业的支持,促进其发展创新。
有限合伙制的先天优势对私募股权基金有很大影响,除了税收优惠方面的优势外,如承诺资本制、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等都对融资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于中国的融资环境,我们应该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创新。首先,将基金管理公司、普通合伙人及管理分红受领人三个角色合而为一。第二采用信托和有限合伙制嵌套的模式,从而规避监管机构关于筹资人数的限制,还增加了优先和劣后层级的处理。
银行和理财顾问渠道应该成为我国将来发展的重点。银行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应该积极介入到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过程中,先扮演第三方中介的角色,为LP和GP牵线搭桥并提供资金托管服务,在此过程中积累经验,为将来直接从事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做好准备。中小股份制银行也可以尝试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私募股权业务。
综上所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投资工具,已成为我国企业融资,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渠道。因此要激发具有巨大投资潜力的LP,鼓励基金发展信托和有限合伙制嵌套的组织形式,还要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帮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私募股权基金中,使私募股权基金获得更多资本。
[1]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中集团.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年度报告2012[R].江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2]李斌、冯兵.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国机会[M].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李娜.中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比较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4]朱灿,云佳祺.中国制度环境下私募股权投资现状与趋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
[5]宋韶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王建慧(1991-),云南昆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产业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