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客观性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2017-12-24 13:07:51刘尹冬
活力 2017年7期
关键词:客观性受众价值

刘尹冬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哈尔滨 150090)

浅析新闻客观性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刘尹冬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哈尔滨 150090)

新闻客观性;新闻价值;关系

新闻,无疑是客观的。正因为如此,受众对于新闻中所说的内容都是毋庸置疑的,也因此,新闻从业者也必须要秉承着严谨、认真、求证的态度做每一条新闻。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的新闻理论研究都面临着一个非常巨大的难题,那就是新闻的客观性与新闻价值之间的矛盾。不管是新闻从业者,还是新闻理论研究人员,都处于一种两难的困境:追求新闻的价值,就可能与客观事实存在偏颇;而追求新闻的客观性,就可能产生关于价值的不同解释。实际上,从我国的社会情况看,这种两难正是新闻科学与新闻政策之间的冲突。但是,是否科学的新闻就一定是纯客观的?是否具有倾向的新闻就是不客观的、带有主观价值倾向的呢?这就需要两方的辩证统一了。

要想理清两者的关系,首先就要确定新闻是什么?新闻界有个认可程度较高的解释: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这个解释中可以得到新闻的三点基本要素:新闻的本源——事实;新闻是新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新闻必须通过媒介的报道才能成为新闻。所以,新闻从业人员选择报道题材时,这三点是基础要素。按照这些要素,可以成为新闻的事件不计其数,新闻从业人员又是怎么从众多的事实中选择出一部分,并进行客观报道的呢?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新闻的价值选择过程。不管是题材选择,还是报道方式,都涉及了受众了解到的新闻价值。

一、新闻的客观性是个价值问题

“客观性”一词在哲学上与“主观性”一词相对,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没有掺杂个人主观倾向的事物的本来面目。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每条新闻都会给每个新闻人不同的感受,因此要想做到真正的客观无疑非常困难。新闻者尽量用大众的评判标准,将新闻的事实展示给受众,而这样或许就会与新闻本身的价值产生矛盾。

通过观察不同媒体对相同事实的报道,可以发现,人们更偏向在社会、政治类新闻上使用“客观”一次,并同“立场”、“公正”这一类的价值行词语联系在一起,新闻的客观性更多的时候并非指的是哲学意义上的客观存在,而是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

二、新闻价值要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新发生的事实。它包括“新发生、新发现、新披露”的事实以及事实的“最新存在”状态。大多数新闻所涉及的都是“新发生”的事实。 “新发现”与“新披露”性质类似,它们有双重新闻含义:被发现的事实大多是早已存在或以前发生的,是旧事实,但对所有人或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新知晓”的事实;同时,“发现”这个行为本身构成一个“新”发生的“事件”,也成为“新闻”的组成部分。

2.受众群体。一个新事实的传播只有面对一个受众群才能成为新闻学中所说的“新闻”,影响新闻选择的“受众群”这个要素有地域、类型、需求等差异。某一城市报纸的重要新闻对其他城市和全国性报纸来说,可能完全没有报道价值,这与地域上的“接近性”相关联。

3.不同寻常性。常规的事实是新闻,事物一般的细小变化也不构成新闻,事实变动达到一定强度就是“异常”,只有异常的事实才会使人有“新”的感觉。通常所说的“新鲜性”,在本质意义上就是“异常性”。

4.时效性及及时性。广播电视对事件的现场同步直播具有特别的吸引力,价值正在于此,因为“正在发生”比“已经发生”更令人兴奋。及时性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时效性含义基本一致。

5.吸引力。指新闻报道所涉及的主要人物(或机构)其名望或地位身份的显赫所产生的对受众的吸引力。名人、重要人物、重要权威等,其姓名和身份出现于媒体上常会引起受众的注意,所以显要性是一种新闻价值,它产生的是 “名人效应”或“权威效应”。在消息导语写作中,具有显要性的人名和身份常置于开头。

6.地域特性。指所报道事实对受众的接近感。它首先是地域上的接近性。对受众而言,本地发生的事件通常比起远在几百几千公里外地区发生的事件更具有吸引力,这与“受众群”这个要素有关联。

7.人情味、趣味性。二者合一是因为它们都属于“情感性”的因素,这是指事实本身所含有的人情、人性和趣味因素,而非记者在报道中的自我抒情和开玩笑。有些事实本身可能使人产生愉悦、激动、民族感、爱国感、同情心、愤怒、悲伤、痛苦、惋惜、古怪、荒唐、好笑等情感情绪反应,这些反应会直接影响读者对事实的兴趣程度。

对于新闻客观性与新闻价值的辩证统一,需要新闻从业者对于两种概念的深刻理解及合理应用,同时面对如今接收信息的方式和渠道的拓宽,新闻从业者需要谨慎选择适合的新闻素材进行报道。在对于新闻从业者的规范上也应该更加严格和有序,对于触犯规定的从业者要有细化的处罚条款,让经过报道的新闻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新闻价值,同时是在公正客观的层面上报道这些新闻。总归一句话,只有新闻从业者在工作实践当中不断反复练习,才可以使得两者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

(编辑/丹桔)

猜你喜欢
客观性受众价值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8:08
客观性与解释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6:20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新闻传播(2016年4期)2016-07-18 10:59:23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