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特点下财经新闻写作

2017-12-24 13:07:51宋南剑
活力 2017年7期
关键词:财经新闻互动性受众

宋南剑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哈尔滨 150000)

浅谈新媒体特点下财经新闻写作

宋南剑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哈尔滨 150000)

财经新闻写作;特点;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一跃攀升至世界第二,成功闯入10万亿美元俱乐部,人均GDP也已超过了7000美元。不仅国民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而且,对财经报道愈加关注。在新媒体风起云涌的今日,如何才能做好让广大网友既能看得懂又能喜欢看的财经报道呢?

一、准确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大力提高传播效果

新媒体基于新的数字和网络技术,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具体形式如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IPTV等,也被称作第四媒体或第五媒体,主要有移动媒体、社交媒体、政府媒体、自媒体。由于新媒体的受众呈现出圈层结构,一举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格局,也改变了内容产生和传播方式,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数字化、互动性、个性化、移动化等特征。

(一)数字化

新媒体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数字化的传播方式。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数字化传播方式。Nicholas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必然将改变人类的工作、学习、娱乐方式,即人类的生存方式。”当然也改变了媒体的传播规律,通过全方位的数字化过程,将所有的文本缩减成二进制元编码,贯穿于生产、分配与储存的全过程。黑龙江在展现“十一·五”成就时,各媒体全部采用图表的形式,金融、医疗、食品各行业的喜人业绩跃然图上,一目了然。

(二)互动性

新媒体突破了单向传播,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可以与媒体互动。微信、微博的留言功能,评论功能都是受众参与的途径之一。在采写财经新闻时要充分考虑互动性,问计于民。比如,两年前,一家网络媒体曾发起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调查,广大网友踊跃参加,通过互动功能表达了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三)个性化

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受众对信息具有操控权,可以运用新媒体选择信息、搜索信息和定制信息。财经报道要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对于专家学者能够提供高大上的专业财经类作品;对于爱好理财的人士,能够提供 “理财通”之类的大众化、接地气的财经作品。

(四)移动化

微信、微博、APP无一不是在移动端呈现,移动端的信息极其碎片化。这就对标题和摘要提出了较高要求。标题的重要性大于摘要,摘要的重要性大于内容,凝练标题,让标题吸引眼球,但万万不可做标题党。财经新闻要写得短小精悍,再长不宜超过1200字。

二、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确保财经新闻的严谨

财经新闻属于硬新闻,对于信息的严谨度、可靠性、精确度要求很高。写财经新闻最重要的是真实,精确。财经新闻不仅靠事实说话,而且靠数据说话,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要能经得起时间、历史的检验。必须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比如,对某个地区GDP的报道,如果出现了一个百分点的误差,可能就是上万亿元的差距,将给决策带来严重影响。

坚持财经新闻的真实是本质要求,只有做到了真实与严谨,财经新闻才有生命力。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虚假新闻的出现并非作者不知道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而是在写作过程中忽视或者放弃了真实性原则,应该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品质去写好每一篇财经报道。像生产食品、药品一样,用良心和诚信来生产每一篇财经新闻。财经新闻一旦失实,将会严重干扰经济秩序,扰乱民众的经济信心,给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后果。

三、讲好财经故事,变枯燥、晦涩为通俗生动

让外行看得懂,内行更爱看。不是每个人都是经济学家,因此能够把财经新闻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更能满足普通大众的需求。财经报道靠数据说话,财经报道的数据专业性非常强,要读者去分析和挖掘数字,会使网友丧失阅读兴趣的,直接影响传播效果。财经报道的专业知识难免有些枯燥,晦涩,不懂的网友读起来寡然无味。多用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描写等手法讲好财经故事。让网友读起来朗朗上口,兴致盎然。比如,东北网财经频道开设的漫画栏目,通过漫画呈现企业文化及企业的发展历程。再比如,为了展现黑龙江的良好发展环境,采写了 《外资银行行长系列访谈》节目,借外资银行行长之口,肯定了龙江良好地投资环境。《华尔街日报》是全球文明的财经类纸媒,他的做法是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寓烦琐复杂的经济数字和原理于生动的生活案例中。比如,汽油价格涨了,它不是仅仅说涨了多少百分点,而是列举了JACK作为一名货车司机,把东西从A地运到B地要多花多少钱。

[1]MerrilMorrisandChristineOgan:《The InternetasMassMedium》,1996.

[2]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3]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陈刚.新媒体与广告[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景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J].新闻界,2008(3).□

(编辑/阿良)

猜你喜欢
财经新闻互动性受众
浅析大数据时代下财经新闻报道的改进路径
记者观察(2019年12期)2019-11-18 06:57:00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玩转表演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关于党报财经新闻的艺术性探微
“新常态”下财经新闻报道策略探析
新闻传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2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
出版与印刷(2015年4期)2015-01-03 08: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