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板监测茶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分析

2017-12-23 07:03毛迎新谭荣荣王友平黄丹娟周国珍
湖北植保 2017年6期
关键词:叶蝉黄板绿叶

毛迎新 谭荣荣 王友平 黄丹娟 周国珍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武汉 430064;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64;3.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武汉 430070)

黄板监测茶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分析

毛迎新1谭荣荣1王友平2黄丹娟1周国珍3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武汉 430064;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64;3.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武汉 430070)

为明确武汉地区茶小绿叶蝉成虫的消长规律,应用黄板进行了田间诱虫试验,初步分析上板茶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结果表明,黄板诱集法能有效监测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的变动,应用黄板监测的发生高峰期与检叶数虫法监测的高峰期大体一致,两个发生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份和10月中下旬。黄板诱叶蝉量与振落法调查的叶蝉量有较好的相关性。

茶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监测;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茶区普遍发生的首要害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一般年份可使夏秋茶损失15%左右,重灾年份达50%以上,严重时甚至无茶可采,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1]。

茶小绿叶蝉种群的实时监测和早期预警,是及时、有效地控制其暴发的前提条件,也是实施该叶蝉无害化治理的重要方面。近年来,色板诱集不仅作为害虫理化诱控的重要手段,也广泛用于昆虫种类调查和害虫种群动态的监测[2-5]。本研究利用前期筛选的数字化黄板作为监测工具,对田间茶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进行系统调查,通过周年的诱集监测并结合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上板虫口数量消长动态,以期为茶小绿叶蝉的预测预报和田间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茶园基本概况

监测地点设在武汉市江夏区金水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金水试验基地。选取试验茶园(N30°17.801′,E114°08.474′)、湖北省茶树种质资源圃(N30°17.837′,E114°08.596′,以下简称资源圃)和生产茶园(N30°17.466′,E114°08.890′)为虫情监测茶园。

试验茶园周围有灌木、杂木,周边植物种类较为丰富。茶树为群体品种,树龄30年以上,管理较粗放,除秋季修剪外,较少采摘和使用化学农药,接近自然生长状态。

资源圃周围多柑橘树、悬铃木,调查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树龄10年以上,肥水管理精细,定期采摘和修剪,较少使用化学农药。

生产茶园周围多悬铃木及杂木,园内植被种类较为丰富。茶树为群体品种,树龄25年以上,定期修剪,较少采摘和使用化学农药,接近自然生长状态。

以漳州英格尔公司生产的PVC数字化黄色粘虫板500cm2(规格20cm×25cm)为供试黄板。

1.2 试验方法

黄板诱集法。在 3个监测茶园采用黄板诱集法调查茶小绿叶蝉的成虫数量,按5点取样,每个样点设置1张黄色粘虫板,粘虫板垂直悬挂在茶树上方,黄板底部距茶蓬面10cm,板间相隔8m以上,为减轻调查的工作量,黄板均为单面诱集。2013年1月~3月和11月~12月,每月调查1次;2013年4月~10月,每7d调查1次,调查后即更换新黄板。

检叶调查法。于2013年4月~10月进行,按5点取样,每个样点调查 100张叶片,计数叶片正反面的叶蝉成若虫数,晴天在晨露未干前调查,阴雨天则全天都可以进行,每7d调查1次。

振落调查法。按5点取样,晨露干后,用口径35cm的高密纱布网水平接于茶丛下方,迅速垂直拍打茶丛,每丛拍打4下,拍打力度应一致,清点落于网内的叶蝉成、若虫数量。2010年1月~3月,11月~12月,每月调查 1次。

1.3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对调查期间获得的茶小绿叶蝉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板上茶小绿叶蝉种群动态

2013年监测结果表明,采用黄板监测茶小绿叶蝉成虫种群动态与检叶调查结果总体趋势有所相似,全年都出现了两个发生高峰期,第一次高峰期为6月份,主要为害夏茶;仲夏和初秋,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叶蝉发生量相对较低,至10月份高温解除,出现全年第二次虫口高峰,主要为害秋茶。不同类型茶园茶小绿叶蝉发生量有所不同,试验茶园和生产茶园管理相对粗放,茶小绿叶蝉发生高峰明显,资源圃管理精细,虫口高峰期持续时间短,且峰值较低。

对比黄板监测和检叶调查结果发现,采用检叶法调查到的虫口数量以第一峰为最多,第二高峰害虫发生量少,而黄板监测法诱集到的虫口数量则以第二峰为最多,10月中下旬上板的叶蝉数量明显增多。通过对比监测结果我们还发现,利用黄板诱集到的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明显多于检叶法调查到的成虫数量,说明黄板监测茶小绿叶蝉成虫的效果明显好于检叶调查法,采用该方法监测叶蝉成虫的数量动态较为可靠。

图1 生产茶园中茶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

图2 资源圃中茶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

图3 试验茶园中茶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

2.2 不同调查方法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对3个监测点早春(1月~3月)和冬季(11月~12月)的叶蝉越冬基数调查数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黄板诱集法与振落法间显著正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为0.792,P值为0.0004),说明黄板监测茶小绿叶蝉和振落法监测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且黄板监测更直观、更省力。以振落法监测的每网虫量为自变量(x),黄板诱集到的虫量为因变量(y),建立相关回归方程y=25.52x+8.5633,决定系数为0.6273。

对茶树主要生长期(4月~10月)的茶小叶蝉调查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黄板诱集的虫量与检叶法调查的虫量间无明显相关性。

表1 茶小绿叶蝉越冬基数调查数据单位:头

3 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黄板诱集法能有效监测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的变动,全年茶小绿叶蝉有两个发生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份和10月中下旬。黄板诱集法监测的虫口高峰期与常规调查方法监测的高峰期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黄板诱集法监测的高峰期以第二峰为最多,而常规调查方法以第一峰虫量居多。据我们分析,造成黄板监测茶小绿叶蝉第二峰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害虫生态位的季节性变化,不同季节茶小绿叶蝉在茶树上取食、活动的部位有所变化;成虫数量的激增,在长江流域茶区茶小绿叶蝉以成虫越冬,10月中旬以后叶蝉种群中成虫的数量增多。

研究中我们发现,黄板诱集法监测茶小绿叶蝉与振落法监测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与检叶数虫法监测结果的相关性不明显,这与前人[6]的研究结果有差异。

[1] 熊兴平.假眼小绿叶蝉防治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技术,2003,(4):1-4.

[2] 高素红,路常宽,赵春明,等.酿酒葡萄园区绿盲蝽种群动态与监测技术[J].应用昆虫学报,2015,52(5):1167-1173.

[3] 万海霞,杨崇庆,张国辉,等.色板在胡麻害虫监测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1):51-55.

[4] 常晓丽,武向文,杜兴彬,等.黄色诱虫板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3):2677-2684.

[5] 高宇,孙晓玲,边磊,等.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在茶园中的活动规律研究[J].北方园艺,2013,(16):134-136.

[6] 彭萍,王晓庆,胡翔黄,等.板监测假眼小绿叶蝉田间种群消长试验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3,33(7):40-43.

S433 文献识别码:B

1005-6114(2017)06-014-003

2017-08-25

毛迎新(1980-),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茶树害虫综合防治研究。

猜你喜欢
叶蝉黄板绿叶
叶蝉预防早 来年葡萄生长好
2019年全降解粘虫黄板与常规粘虫黄板诱虫对比试验初报
葡萄上二种常见叶蝉的识别
黄板在设施蔬菜害虫预警和诱杀中的应用技术
绿叶 稳步向前
不同材质黄板诱杀黄曲条跳甲效果比较试验
绿叶 奋发有为
绿叶 饮水思源
绿叶 至善至美
阜新地区利用黄板诱杀温室大棚白粉虱的防效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