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亮 马学林 顾 菁 杨 飞 冯 霞
(湖北省黄冈市植保植检站 438000)
18%苯醚·丙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
周海亮 马学林 顾 菁 杨 飞 冯 霞
(湖北省黄冈市植保植检站 438000)
采用2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8%苯醚·丙环唑水分散粒剂(湖南大方农化股份有限公司)40g/667m2防治效果为86.78%,防治效果最高,对照药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河南波尔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g/667m2防效为80.24%,防治效果次之。
水稻纹枯病;杀菌剂;试验研究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发生比较普遍,危害严重。近年来由于过量施用氮肥等,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危害程度也日益加重。我们于2016年7月~8月采用18%苯醚·丙环唑水分散粒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2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以便筛选出对水稻纹枯病防治较好的药剂,为农业生产服务。
试验地点选设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该地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较重,试验田水肥及栽培条件均一,试验田四周均种植水稻,种植之前为空闲田。7月1日移栽,移栽密度15cm×20cm。试验期间田间保持浅水层,只续灌,无溢出水。
试验共设3个处理。处理1:18%苯醚·丙环唑水分散粒剂(湖南大方农化股份有限公司)40g/667m2;处理2:30%苯甲·丙环唑乳油(河南波尔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g/667m2;处理3:清水对照。每个处理四次重复,共计12个小区,小区面积50m2。
施药时水稻处在分蘖末期,田间水稻纹枯病为初发期。间隔10d一次,连喷2次药。第一次于2016年8月5日施药,第二次于2016年8月15日施药。采用利农HD400-16背负式喷雾器,常规方法叶面喷雾,施药时要把药液喷到水稻茎杆上。喷雾重点部位是水稻中下部。
本试验于2016年8月5日第一次施药,施药当日天气多云,微风,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6℃,相对湿度49%~90%。第二次于2016年8月15日施药,施药当日天气晴,微风,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6℃,相对湿度59%~97%。整个试验期间未出现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象因子。
在最后一次施药后病害停止发展时调查药后病情,即第二次施药后14d进行一次病情指数调查。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的方法,每点调查相连 5 蔸,每小区共查 25 蔸,记录 0、1、3、5、7、9 级株数,计算出病指及防效效果,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片叶);
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注:Ai——i级病叶数
i—— 0,1,3,5,7,9
M——调查总叶数
注:CK1——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
PT1——药剂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
第二次施药后14d进行病情指数调查,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第二次施药后14d,处理1防治效果为86.78%,处理2防效为80.24%,在5%显著水平上,处理1和处理2之间差异显著。施药后观察,试验及对照药剂对水稻无任何不良影响,无药害产生。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试验药剂18%苯醚·丙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推荐每次用药量为制剂量40g/667m2,在发病初期时施第一次药,间隔7d~10d施第二次,667m2兑水45L均匀喷雾。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一般情况下,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前期发展慢,后期上升较快。因此,在分蘖盛期应加强田间调查,当遇到高温、高湿天气,田间发病率在30%左右时就应立即用药防治。鉴于纹枯病都是从病株下部向上延伸,喷药应着重喷在稻株的中下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水稻纹枯病在黄冈市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几年呈持续严重发生的态势,为延缓水稻纹枯病抗药性的产生,应注意防治药剂的轮换和交替使用。
S435.1 文献识别码:B
1005-6114(2017)06-019-002
2017-09-21
周海亮(1984-),男,农艺师,从事植物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