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00)
农民工的文化自觉与市民化
刘思甜*,刘艳萍
(长春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00)
这篇文章主要目的在于从文化自觉方面探讨农民工市民化的可能性。首先讨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在文章中的含义,然后阐述其影响因素及其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最后谈论怎样从外在环境和农民工自身出发来实现文化自觉、完成向市民的角色转变。
农民工;市民化;文化自觉
长期的城乡分割历史状况使得中国社会自然形成两大文化体系:城市文化体系和农村文化体系。城市文化体系的特征是多样性与先进性,与其相对的农村文化体系则保有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同质性与稳定性。因为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人的性格,使得在农村文化体系中成长的农民工在城市进入过程中遇到很多文化方面的困境与阻碍。特别是有些农民工可能已经有一定的经济资本、也在城市工作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是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还没有转变过来,阻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所以说,农民工只有在意识到文化自觉的必要性之后,主动学习城市文化,同时注意对原来优秀的农村文化的保留,在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城市文化的交流,才能以更主动的姿态顺利完成向市民的转变。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最初是费孝通在研究中国民族文化时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人们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而这里则是借用文化自觉这一概念谈农民工怎么通过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来传承和反思农村文化,从而适应城市文化。因为只有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才能更好地融入城市整体,实现向市民的转变。下面先看看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农民工实现文化自觉。
1、法律意识
《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提到了中国农村中的社会管理方式——礼治,主张用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老祖宗的规矩,也就是孔子提出的礼来对人们行为进行制约。礼治一般采用的具体措施就是订立乡约。生活在农村里的人们彼此熟悉,大多认为谈法过于见外、用共同的约定来维持乡里之间的秩序是完全足够的,所以对于法律知之甚少。反观现代化中的城市,由于人口众多,流动性强,不得不催化法律的产生与实施。如果还采用乡村的治法,恐怕社会早就乱套了。但是没有实现文化自觉的农民工在城市里还是遵守着家里的那一套规则,容易违反法规,导致做事放不开手脚,产生一种挫败感和对城市生活的畏惧。
2、社会交往
和农村人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们最重感情,最在乎家庭的维系。因为在农业为主的社会中,大家都依地而居,世世代代就守着一亩三分地,所以交往也就与土地有关。一般来说熟悉的都是住在一个地方的老乡,要不就是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把这种情况总结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为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而在城市里,大家没有自己的土地,只有一个栖身之所,有些人甚至连住在对面的邻居都不一定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民的社会交往,秉持所谓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而且,市民们的交往主要是为了生存与生活的工具性交流,大多限制在职业范围内。近几年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在网络空间里根据兴趣集合在一起的市民增加,同时减少了在现实世界里的互动。
3、娱乐休闲
凡勃仑在论述休闲的时候,提到人在经济和技术领域中的地位会影响他们的思维习惯。由于生活经历和职业背景的差异导致不同人群拥有不同的文化特质,主要表现在世界观、价值观、兴趣、消费等方面。农民工进城后大多还保留着之前的生活习惯,与市民在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再加上城乡不同的公共设施与商业发展,也决定了人们娱乐方式的变化。居住在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的居民在农闲时有大量时间可以用来消遣,他们大多习惯于打牌、聊天等。而城市居民只有在工作之外能够休闲一下,所以十分重视休闲活动的安排。再加上城市里娱乐设施的完备与商业中心的发达,他们的消费意识更为强烈,同时也更注重提高自己的精神需求。
4、教育理念
即使现在国家已经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基于家庭条件与短期利益的考量,还是有一部分农民工秉持着读书无用论。相比起以前因为经济原因小学或初中毕业就辍学的现象,现在大多数农民工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读个高中,出来找工作更为方便,也没有年龄的限制。同时,许多新生代的年轻农民工也抱有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他们认为早点出来打工或者去城市拼搏,将来会比那些读大学甚至拥有更高学历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去赚钱,赚得更多。特别是当今媒体大肆渲染的一些因辍学创业而有所成就的特例更是给了他们鼓励,认为不需要太多知识就能生存,使其更重视经验的作用。城市里的父母还有孩子普遍还信奉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他们认为学历是以后工作的第一道坎,有很多工作不会先看你有没有经验,特别是中国人普遍向往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招聘大多有很严格的学历限制,所以学习是为了符合今后的职业要求。还有些父母自身拥有高学历,懂得知识对个人成长的内在价值,大多数会选择让孩子深造或是出国,主张全面发展。相比农民工,他们更重视知识的作用,懂得积累文化资本来达成最终的目的。
5、身份意识
因为一直从属于乡村,农民工即使进入了城市,也还是有一种强烈的乡民意识,把市民看作是他们的对立阶级,把城市看作是剥削他们劳动的地方,无法摆正心态。而城市的市民则对城市有一种主人意识,把自己作为作为城市的一分子,容易排斥农民工的进入和破坏,引发彼此之间的冲突。只有当农民工真正意识到自己也是城市的建设者,对城市的发展负有责任时,才能算是真正地实现了市民化。
6、语言的转变
语言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城市语言的超前性。在交流时,市民群体使用非常新颖甚至是专业性很强的语言。而大部分农民工,特别是年纪较大的则习惯了用得心应手的方言或土话来交流。这就容易阻碍直接的语言沟通过程,容易产生隔阂。有学者研究发现,宏观的社会文化结构通过文本和话语形塑社会认知,而各种社会认知又被运用于日常谈话的表述之中。所以语言对于个人认知有极大的影响,语言交流的不顺畅可能导致农民工对市民的疏远,对城市的反感。
从社会整体以及各个群体的利益考量,推动农民工文化自觉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推动城市文明进程。农民工固有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会使其对不熟悉的城市制度置之不理,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农民工实现文化自觉后,会形成一种市民意识,把城市当作自己的家,从而为城市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样不仅推动城市化进程,还有利于城市生态的保护与社会安全的保障。再加上农民工带来的优秀农村文化,促进与城市现代文化的结合,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城市文明的进程;第二,提高市民的接纳度。农民工在适应城市文化后,会更懂得怎么与市民和谐共处。而且,对文化的反思会促使他们主动向市民讨教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与其一起娱乐、交流。同时,农民工与市民的互相学习与帮助也会改变市民的歧视观念,更倾向于接纳农民工,消除有色眼镜;第三,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由于文化可以给参与交往的人提供一致的解释框架,使人们能够毫无阻碍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理解他人的感情,从而减少交往成本得以轻松愉快地交往。所以农民工自觉地完成城市文化的内化,学习城市的社会规范,就可以更轻松地融入城市文化体系之中,成为交流无障碍的市民。
1、外部环境:从维权到赋权
首先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虽然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民工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文化权益的政策措施,有一些也产生了效果。但是这些政策措施大都针对性不强,服务水平不高。要促进农民工的文化自觉,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即在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农民工群体自己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文化服务。例如对那些刚进城的农民工,可以为其提供城市生活的指导以及一些工作机会等。第二,开展定期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文化走进农民工的生活不只是昙花一现。譬如建设农民工图书流动站,设立在农民工密集做工和居住的地区;设立专项经费,鼓励企业与社会团体参与其中;给企业一定的优惠助其开设农民工培训班;等等。第三,更加注重农民工的文化娱乐生活。在农民工居住地提供基本设施,健身之类的。最后,注重农民工的子女教育,提高子弟学校的条件,促进文化反哺的作用。让农民工子女在生活中潜移默化,使父母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其次,企业要为农民工的文化自觉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根据农民工的工作需要提高培训服务,配备文化管理人员和心理咨询人员,组织文化活动,建立农民工自己的文艺团队,请农民工给其他职工讲述自己家乡的特色与自己的特长,互相学习。同时,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开展城乡文化交流会、城乡文化知识竞赛等,推动农民工与市民的互动。最后还要注意到互联网的作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和企业农民工信息平台,整合农民工所需的各类资源,以及开发相关的APP和培训使用教程。
最后,还要借助NGO的作用。诸多研究证实城市的歧视强化了农民工身份意识,即部分管理者和市民在农民工求职、生活、交往等方面的偏见与歧视行为,给他们以巨大的心理打击,使他们对市民与城市产生反感和排斥,转而强化对农民身份的认同。还有针对农民工的个人兴趣,提供文艺、语言、生活指南等活动。以及农民工文艺队,在农民工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演出,丰富其文化生活。维权救助活动,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记得目的不仅是维权还要赋予农民工权利,鼓励他们自己参与和组织活动。
2、内部认同:从旁观到参与
上述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组织的作用主要在于为农民工提供一种外部支持。这种支持可以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交往平台,使其更多地与社会接触。但是对文化的认同和创建,最重要的是发挥文化创造者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然是农民工自己的文化自觉,光靠外部的推力肯定是不足的,关键还是要农民工群体自己行动起来。这需要农民工形成一个开放的思想,不固守农村文化,盲目拒外。而且主动学习城市文化,反思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在参与活动以及与市民的交往中调整落后的观念与行为,在志愿活动与自我展示中提升自己的信心,明确自身定位,提高市民意识,作为思想上的市民更好地融入城市这个大环境中。
注:*通讯作者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卢国显: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靳小怡、任义科、杜海峰:农民工社会网络与观念行为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农民工:社会融入与就业——以政府、企业和民间伙伴关系为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沈蓓绯、纪玲妹、孙苏贵: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现状及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2,(6):73-79.
[7]王小红:农村转移人员文化资本的生成与提高——布迪厄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透视[J].外国教育研究,2006,(7):12-14.
[8]刘启营:从自发到自觉:两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嬗变及应对[J].贵州社会科学,2015,(11):97-102.
[9]贺建平、胡其涛、许琳:农转非居民的市民化及其市民角色意识:重庆例证[J].社会与人口研究,2011,(2):66-70.
[10] 妉沈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困境与重构[J].理论与改革,2013,(4):158.
[11]刘二鹏、高中建、乐章:从乡土倚重到社会理性: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支持转向[J].人口与社会,2015,(7):59-66.
(责任编辑:林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