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瑞丽市柠檬产业发展研究
吴泽夏,洪智能,吴 榕
(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瑞丽市柠檬产业自1998年开始发展已历经18年,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产业主要分布在勐秀和户育两个山区乡。近年来,瑞丽柠檬种植生产在规模、产量、质量和效益上都有了新的突破,现已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多个高产栽培管理典型样板及种植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柠檬产业健康发展。截至2016年11月,全市柠檬累计种植面积达50612.6亩,现存面积11082.1亩,投产面积达到7396亩,种植农户491户,年总产量4305吨,总产值达2410.8万元。
柠檬产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1、气候优势
气候瑞丽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20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种植柠檬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瑞丽市种植柠檬四季开花结果。
2、区位优势
瑞丽陆路距省会昆明752公里,距州府芒市103公里,为东起上海西达瑞丽的320国道终点,是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的交会处。其东连潞西,北接陇川,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望,毗邻缅甸国家级口岸城市木姐,并且瑞丽拥有两个国家级口岸(瑞丽、畹町口岸),两个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合作区(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区位优势为柠檬产品的集散、运输、销售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3、政策优势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了《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2年)》及,在此之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出台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政策》,这些政策对企业入驻投资及柠檬基地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1、优化扶持政策,稳步推进柠檬新植基地建设
市农业局按照“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制订实施了《瑞丽市2014年柠檬新植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对柠檬新植基地建设目标任务、组织措施、农艺措施、奖惩措施、项目实施时间及进度、资金使用计划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统筹安排。
2、强化科技支撑及技术推广
一是以云南农业科学院红瑞柠檬研究所为依托,与华中农大进行合作交流,研发出宜施壮硫酸钾长效缓释型柠檬配方肥,通过采购、施用,取得了较好效果,使中低产田改良、配方施肥推广工作实效明显;二是邓秀新院士瑞丽工作站成立后,推动了柠檬秋花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相关工作进程,使瑞丽市发展柠檬产业的优势更加明显;三是通过积极改进培训方式,加强对柠檬合作社、种植基地的农业技术指导和农业信息服务。
3、通过实施项目促进柠檬产业专业化发展
2011年以来,市农业局先后承担实施了《瑞丽市优质柠檬基地中低产田改造》《瑞丽市4000亩柠檬丰产园建设》《勐秀乡5000亩优质柠檬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开展中低产田改良配方施肥、柠檬病虫害统防统治、柠檬园道路建设和改造、柠檬园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和管网安装、推广柠檬种植集成技术培训、标准化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六个大方向的工作。
4、加强市场化营销,拓展柠檬产业发展市场空间
市农业局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连续三年对柠檬促销采取了强有力的整顿措施,积极稳步拓展柠檬营销市场。
一是托市收购增信心。鼓励客商对瑞丽柠檬鲜果以最低保护价进行应收尽收,对参与托市收购柠檬的客商给予政府补贴;二是产销见面拓宽销售渠道。深入浙江、福建、广东、上海、武汉、满洲里等柠檬销售市场考察,与当地农业部门、农产品协会达成“共建柠檬购销平台”的共识,引进了满洲里、台湾、福建、浙江等地客商,使柠檬的种植生产与销售终端市场得到了有效衔接;三是订单农业促柠檬产业转型发展。积极推动柠檬龙头企业、各地客商,直接与农户签订柠檬收购协议,统一实施柠檬鲜果质量标准、收购价格和保障措施;四是积极扶持鼓励种植大户成立柠檬专业合作社,将原来的单家独户整合成为有组织、有规模的标准化组织生产、销售。
5、开展柠檬鲜果冷链储藏及初加工建设
根据计划,柠檬办重点开展柠檬鲜果冷链储藏及初加工建设工作,一是通过协调帮助瑞丽市柠润柠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获取贷款100万元,用于建设冷库;二是协调帮助林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工作贷款260万元用于进行鲜果初加工。
1、营销困难依然制约整个产业发展
(1)根据目前外部市场销售情况,本地鲜果收购价格相对较低,成为柠檬产业发展受困的直接原因。
(2)广大农户忽视长远利益。在市农业部门积极开拓引进订单农业刚刚打开营销局面开局之际,众多农户对政府部门关于开展长远稳定交易的建议认可度不高,对短期利益期望过高,不愿参与订单农业,导致2015年收购价格再次波动,后期销售再次陷入困境。
(3)在连续对国内市场进行调查后、没有组建设立开展柠檬营销推广的专业团队及国内各地市场站点,未能将营销成果进行有效巩固。
(4)对外来及本土收购客商管理滞后,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
2、耕地资源紧张,产业发展争地空前激烈
瑞丽市当前耕地发展种植接近饱和,各乡镇地区已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未开发的土地、山林进行规划发展香蕉、甘蔗、柠檬、砂糖橘、石斛等多项产业,柠檬产业必须面对多项产业的竞争,规模化发展存在较大困难。
3、种苗价格大幅骤升,加重农户种植负担
由于近年来云南保山、红河、临沧等地州争相发展柠檬产业,同时受2014年柠檬鲜果价格突破新高鼓舞,瑞丽市广大柠檬种植户争相购买种苗种植,供苗企业为求利益最大化,将柠檬种苗由原6元/株大幅提升至15元/株,加重了本地农户种植负担,对柠檬新植基地建设发展造成影响,且有勐秀等地种植区反映一部分高价种苗存在一定问题,对成活率造成影响。
4、扶持政策无法延续,农户非生产期投入较大
由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生物特色产业整体发展规划调整及瑞丽市财政困难等原因,导致50亩以上连片新种植的柠檬园给予1000元补助的扶持政策无法延续,农户种植柠檬前3年非生产期负担较重。
5、柠檬加工产品生产滞后,推进存在困难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语言文字问题。对语言文字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的科学认识,是语言文字工作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语言规划功能的认识问题,彰显应用语言学的学术价值,突出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由于龙头企业红瑞柠檬公司加工厂搬迁建设,加工生产停步,目前仅有勐秀乡柠润、林宇公司开展即食片、干片加工生产,柠檬产品加工滞后。
6、产品开发滞后,产业链短,缺乏品牌战略规划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关于批准对赣南茶油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6年第9号),云南申报的瑞丽柠檬等4个产品名列其中,但是由于没有设立专业推广团队,缺乏运用“瑞丽柠檬”的规划及具体推广人员,与“安岳柠檬”的专业打造相比,目前“瑞丽柠檬”仅是一个“空头衔”。
虽然瑞丽柠檬较四川安岳柠檬提前两个月上市,原本拥有着极大优势,但由于没有专业营销团队,大量优质的瑞丽柠檬鲜果由四川客商收集推向终端市场后,被当作安岳柠檬销售,导致广大消费者不了解瑞丽柠檬,使品牌的知名度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后期进入市场的瑞丽柠檬鲜果由于缺乏分级精细包装技术,较难进入高档柠檬层次,优越的品质无法体现。
7、种植户种植管理技术滞后,病虫危害严重
瑞丽市冬季暖和,很少出现极端天气,是比较适宜种植柠檬的地区,但高温高湿易引起病虫危害。由于价格波动,一部分种植户不愿投入农药物资,疏于管理,而一部分种植户管理技术薄弱,没有抓住在最佳时期开展病虫害防治,从而导致病虫危害蔓延,致使柠檬产量及质量均偏低,生产效益不佳。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对产业发展成效有待进一步挖掘。
1、与中国柠檬之乡安岳强化合作
俗话说“中国柠檬看安岳”,当前安岳已建立全国最科学、规范的柠檬产业管理机制,瑞丽市为进一步推进柠檬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强化与安岳的合作。一是引进企业投资开展柠檬交易市场、冷链物流、标准化生产线、质量安全检测等建设;二是引进企业开展规模化柠檬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三是学习安岳县关于种植、加工、销售等一系列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四是通过销售合作,将瑞丽市、安岳县柠檬鲜果生产形成链接,填补各自领域的空白,形成双赢局面。
2、大力发展观光农业
按照《瑞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在未来5年,瑞丽将以勐秀乡柠檬产业为基础,结合帮孔“柠檬谷”和芒帽柠檬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农业。
3、推进中缅农业跨境合作
结合《中缅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战略规划》部署,瑞丽市将沿户育乡雷弄——勐秀乡芒帽边境一线发展柠檬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境内外发展柠檬产业,在中缅双方农业合作开发的良好基础上,充分利用缅甸有着大量适宜热带特色产业种植土地、气候优越的优势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扩大产业基地建设规模,推动中缅农业合作,启动境外柠檬种植替代工程,实现中缅农业一体化共同发展。
瑞丽柠檬产业是德宏实施桥头堡战略和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民族经济繁荣、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相信在安岳县的大力帮助下,双方共同合作,一定能不断攻坚克难,互惠共利,努力推动瑞丽柠檬产业发展不断上水平、上台阶,使产业更得繁荣、农民更得实惠、社会更得福利。
[1]张晓: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瑞丽柠檬产业发展[J].经济师,2016(7): 160-161.
[2]朗关富、张晓凤:云南省德宏州柠檬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热带农业,2011,(1):27-29.
[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柑橘创新团队课题组:以产销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提高柠檬产业发展水平——基于四川省安岳县柠檬产销情况调查与分析[J].农村经济,2011,(4):62-64.
(责任编辑:刘元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