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成都推进临空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研究

2017-12-23 14:44
当代经济 2017年4期
关键词:临空成都机场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23)

新时期成都推进临空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研究

姚毅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23)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确立的“五通”合作重点中,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发挥着先导性作用,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本文立足于成都“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城市定位,系统梳理了新时期成都推进临空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比较优势和对策建议。

一带一路;临空经济;战略与对策

一、成都推进临空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1、抢抓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从世界经济来看,“航空运输时代”是继“海运港口运输时代”、“内河运输时代”、“铁路运输时代”和“汽车运输时代”之后,交通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五次浪潮。目前,世界贸易总值的40%经过空运,而且这一比例还在稳步增长。电子商务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以速度为导向的竞争,它与空运业务联系也极为密切。根据福雷斯特研究院的研究报告,1999年,通过互联网零售的邮包为1.66亿件,其中有70%是通过快递业务,到2003年,电子零售商年运送量达到11亿件邮包。与“航空运输时代”高度契合的临空经济是新兴经济的代表,是高端、外向型经济形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临空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并逐渐成为内陆城市接轨世界、提高城市经竞争力、繁荣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

在航空运输时代,优化以机场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逐步构建联动省域、联通全国、联接世界的“国际性内陆综合交通枢纽”,将有助于提升成都的区域影响力和国际重要性。

2、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新部署

从国家战略来看,在“一带一路”战略确立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合作重点中,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发挥着先导性作用,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然而,“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不仅限于设施互通,而是五大领域统筹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网络化的交流与合作。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临空经济的研究要注重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尤其是“五通”合作重点向城市层面临空经济发展进行映射;在政策制定上,也要以“五通”合作重点为基本指向,努力实现由枢纽机场向临空经济的转变。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加快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着力形成“一市两场”的航空枢纽,大力推进临空经济发展,对于强化成都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以及国际一线城市的互联互通,增强成都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重要性,具有重大意义。

3、契合成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成都已进入“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历史新阶段,进一步推进城市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区域引领带动功能,进一步提升成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水平和能力,将是未来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同时,成都空港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成都是“一带一路”的内陆节点城市和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是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中国“航空第四城”,简阳改由成都市托管以及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工,标志着成都将进入“一市两场”的临空经济发展新时期。

在成都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依托成都空港优势,立足成都实际,着眼区域发展,面向全球经济,科学引导成都临空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市域大整合、区域大带动、国际大交换中的重要作用,将对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成都推进临空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1、巨大的区域市场资源

成都所拥有的广阔经济腹地和巨大市场资源可能是加快发展临空经济可以凭借的最关键的优势条件。一是成都处于城市化中期向后期过渡以及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这都蕴藏了巨大的投资需求和商业机会。2015年成都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007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二是成都人乐于休闲、重视生活舒适度的特点对消费品市场的拉动作用明显。统计显示成都市在全国城市汽车消费中连年处于前三甲水平,在电子消费水平方面也排名前列,2015年成都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6.2亿元,增速为10.7%。三是从区位因素来看,成都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和交通枢纽位置的确立,带动和辐射了西部地区的整体消费,壮大了成都市场的整体容量。随着区域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逐步从温饱型向舒适型和享受型转变,区域消费需求市场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良好的临空交通网络体系

航空运输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是成都加快发展临空经济的基础优势。2011年成都城市航空排名首次超过深圳成为“空港第四城”;2013年成都又获批为继北京、上海、广州后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第四城”。目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进一步扩能改造,国际(地区)航线已开通85条,航空港旅客吞吐量突破4200万人次,成都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枢纽机场的“空中快线”基本建成,“空港第四城”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同时,简阳改由成都市托管以及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工,标志着成都将进入“一市两场”的临空经济发展新时期。按照既定规划,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计划于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开始投入使用。按满足202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万吨、飞机起降量3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新建三条跑道,飞行区等级为4F,总机位资源为202个;远期工程将修建6条跑道,航站楼总面积126万平方米,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需求。

3、全面提升的对外开放水平

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为成都市临空经济提升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近年来,成都主动担当起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历史使命,城市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跃上万亿级台阶,已具备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基础,成都对外开放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2015年成都接待境外游客入境人数230万人次,外国政府获批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达15个,国际友好城市达29个。经济开放度日益扩大,与全球2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利用外资规模和进出口总额持续扩大的优势,26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等重大盛会成功举办,成都被评为“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市”、“中国最佳表现城市”。

三、成都推进临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整合双流和简阳机场资源,提升成都“航空第四城”能级

提高机场接轨国际国内先进地区的能力,是加快临空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受到机场定位、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制约性因素的影响,其扩容能力受限。因此,成都要充分利用“一市两场”的航空资源优势,通过搭建合作机制,实现两个机场在开通国际国内航线、引进国际航空物流公司、培育基地航空公司等方面的合作;同时,要加快两个机场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提高通勤能力和换乘效率,全面提升成都作为“航空第四城”的能级。

2、以轨道交通为核心,构建市域快速交通网络体系

港城联动是国内外城市发展“临空经济”的成功范式。这对港城之间以及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的快速性和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国务院2008年颁布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将机场类型进行划分,张宁(2008年)研究认为年均旅客吞吐量超过3000万人次的超大型机场,轨道交通应占到机场通勤方式的40%以上。而目前成都在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尚未做到与机场零距离衔接。因此,成都要进一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进度,尤其需要提高连接双机场以及机场与双核之间地铁线路建设的优先度,全面提升港城联动效率。

3、发挥交通网络的导向功能,促进市域交通网络与临空产业的耦合

航空运输与临空产业的耦合是“临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成都要按照“临空经济”发展要求,立足成都产业发展基础,规划构建“航空核心产业、航空关联产业、航空引致产业”的临空产业体系;高度重视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城市产业规划、城市土地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通过促进城市交通网络导向功能的发挥,改变成都“单中心”的圈层发展格局,构建基于功能分区的带状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交通畅通以及交通网络与临空产业的耦合。

4、加强多层次区域合作,增强航空服务的区域辐射能力

面向城市群服务是航空运输有别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主要特征。这与国际化城市首先必须是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因此,成都要加强成都经济区、成渝城市群以及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等不同层次的区域合作,以空陆联运为重点,推进各成员城市在铁路、高速公路等各类交通规划中的衔接,以及各类交通规划与机场的综合考虑,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增强机场航空服务的区域辐射能力。

5、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发挥航空枢纽的国际交换促进功能

政策的互联互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临空经济发展的制度性保障。因此,成都应遵循国际惯例,建立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重点推动同沿海沿边地区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创新涉外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建立适应国际化建设需要的国际会议管理、外国非政府组织在蓉活动管理等一系列涉外管理机制;改进境外来蓉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将外国人服务管理纳入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范畴;保护境外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其按规定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1] 吴国飞、陈功玉:广州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和具体思路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9(12).

[2] 曹允春:临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模式及演进机制分析[J].城市观察,2013(2).

[3] 祝平衡、张平石、邹钟星:发展临空经济的充要条件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11).

[4] 刘雪妮: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机理及其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5] 李霞、王明杰:成都经济发展新思考:枢纽经济[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4(4).

(责任编辑:刘冰冰)

2016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成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测度及比较研究,编号:2016Z03;成都市社会科学院2016年院级重大研究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成都发展空港经济的战略与对策研究。

猜你喜欢
临空成都机场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生态空间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临空经济区建设发展中政府职能作用研究
袁奇峰 空铁上的广州都市圈,花都临空经济红利空间巨大
展开大兴机场的双翅
穿过成都去看你
“最大机场”
用于机场驱鸟的扑翼无人机
留宿机场
数看成都
临空高速目标多传感器自主协同资源调度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