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意义与实践路径分析
谭高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是最严重、最亟待解决的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到集约,从数量到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最后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即以创新为中心,积极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工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意义;实践路径
为了全面深入正确地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来源及其发展脉络,以深入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其次,区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的理论,详细分析其自身的理论内涵,以全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最后,避免常见的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以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源于19世纪初以萨伊为代表的供给学派。萨伊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倡导放任自由、不干预经济的政策。而1929—193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使以萨伊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主张逐步被凯恩斯为代表的宏观调控经济主张所替代。凯恩斯主义主张需求管理,倡导干预与控制经济的政策。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滞涨现象使凯恩斯主义备受质疑,以蒙代尔等为代表的供给学派重新受到重视。他们主张市场自由竞争,放松对企业的管制,降低税收和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
与供给学派不同,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以供给侧为着眼点,着力推进制度、机制和技术层面的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制度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建立现代金融、财税等制度体系,破除垄断,放松管制,激活市场活力;着力推进机制方面的结构性改革,比如改革收入分配机制,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着力推进技术层面的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还需要避免以下理论认识上的误区。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供给主义。供给主义倡导放任自由,不干预经济政策,主张减税,缩减公共开支,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供给端为着眼点,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企业税收,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全要素配置效率,增强供给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把供给侧和需求侧对立起来,并不是否定需求侧。供给侧和需求侧应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过去我国的宏观调控主要着眼于需求侧,而如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过往的一种纠偏,最终实现二者的平衡。最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计划经济,相反,其恰恰是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纠正以往的行政配置资源所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扭曲。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目前,以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为主的供给失灵现象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不断增大,2016年二季度GDP比上年同期增长6.7%,而2011—2015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0%、7.6%、7.6%、7.5%和7%。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供给侧和需求侧没有很好匹配所引发的供给失灵。一方面,居民的有效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具体表现为海外购物、跨境电商、出国旅游等海外消费出现井喷式的增长;另一方面,以钢铁、煤炭、水泥为代表的一些行业又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只有从供给侧着手,才能提供居民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化解过剩产能,进而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主动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以往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和投资,居民的消费倾向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导致消费始终处于抑制状态。然而,近年来的经济增速表明这种发展方式不具备可持续性,无法使中国经济维持中高速增长。这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离不开产业转型升级,应通过不断地产品、工艺流程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将其改造为现代产业。而产品、工艺流程的创新则需要把创新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氛围,激发创新活力,实现创新驱动。要充分利用创新成果,将其转化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产业。通过积极转化创新成果,向市场提供优质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为顾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而这些恰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最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纠正扭曲的要素配置,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高效匹配的必由之路。以往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形成了扭曲的要素配置,导致供给侧结构性失衡,进而引发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在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发展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的重化工企业,不切实际地补贴即将被市场淘汰的低效的僵尸企业,重复投资和建设产能过剩的低端产业。而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稀缺的金融产品,高企的市场准入门槛,盛行的山寨风气严重挫伤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使得企业很难提供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产品。这就需要适当放松管制,为企业减负松绑,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地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实现创新驱动,最终纠正扭曲的要素配置,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高效匹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新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将嵌入政绩考核体系,形成“指挥棒效应”,其中创新排在五大理念之首。创新是供给侧动力结构改革的关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是让市场及时出清,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是以创新形成更高质量的有效供给带动新需求。创新优化供给侧动力结构,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足功夫:首先,引领创新,形成新的供给和需求。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供给创新形成新的生产力,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是做好培育新供给、新动能这道“加法题”的有效逻辑。其次,利用创新消化结构性过剩产能。应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业链上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替代高端进口产品消化部分产能;注重创新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和布局结构的优化,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对存量产能的优化。最后,要注重培育新的创新主体,推动科技创新。重点培育以“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的组织方式、新模块的新兴企业组织,从技术创新环境营造、专利保护和资本市场支持等多个层面打造创新主体。
1、去产能
由于以往的重复、低效投资,造成了很多行业面临十分严峻的产能过剩,其中水泥、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这些行业中的许多企业仅依靠政府的扶植政策、补贴等勉强生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些企业占用着非常宝贵的社会资源,却没能给市场带来满意的产品,没有为社会创造出有应有的价值。为此,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利用市场化的方式清理退出一批企业,重组整合一批企业。只有将低效产能按照市场的方式出清,才能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当然,在去产能的过程中肯定会伴随着诸如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就要求财政政策要适当予以倾斜,为这部分社会问题托底,为下岗员工实现再就业提供新的途径,让劳动力从低效转换到高效的岗位。
2、去库存
水泥、钢铁等行业的库存问题虽然棘手,化解办法也还比较多。比如可以通过加大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地下管网、建设海绵城市等来逐步化解水泥、钢铁行业的库存。去库存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截至2015年11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多达69637万平方米,如果算上全国各地的小产权房,以及一些没有纳入统计口径的待售房屋,中国住房过剩的状况可能会更加严重。按照我国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计算,“待售”的住房可供2亿人口居住。为此,必须积极稳步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今后一个时期,要努力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的同步改革,加快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把农村建设成功能齐备、留得住人的小城镇,就地城镇化,逐步缩小城镇差距。必须要抓住新型城镇化的有利契机,倡导房地产企业调整营销策略,加大价格折扣力度,让利于购房者。同时鼓励农民工市民化,在就业地买房。此外还应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多管齐下,最终实现房地产去库存。
3、去杠杆
“杠杆率”是本轮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监管领域新设的监管指标。杠杆率主要是指债务余额与GDP之比(债务/ GDP)。2008年以来,中国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债务占GDP比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名义杠杆率并不高,但潜在风险并不小,一是存在较多隐性债务,二是债务增长偏快。当前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是,在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同时,标本兼治,逐步并有效地重组和化解债务,切实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适度的杠杆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福利,增进企业盈利水平,有效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然而过高的杠杆也会拖累家庭、企业的发展,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提高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去杠杆就是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逐步消化泡沫和杠杆,利用市场化的方式改善企业的债务结构,提高效率。要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和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逐步将杠杆稳妥地降下来。
4、降成本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增强盈利能力。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当前,急需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升企业的利润水平,增强盈利能力,以有效应对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成本上涨较快等问题。因此,应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清理不合理收费,降低企业税负,改革流通体制,降低物流成本,改善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多角度多层次为企业减负,改善企业盈利水平。
5、补短板
“补短板”可以理解为供给侧改革的“加法”,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补短板”还可以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发展新动力、新能量,确保经济持续增长。补短板工作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二是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三是要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四是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等方面扩大有效供给等。通过补短板,解决民生、高端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短缺问题。要站在产业链的角度去审视每一个环节,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商品流通,销售和售后等方面不断完善,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要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上述几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紧密联系的。要出台配套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灵活地处理五个方面的关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 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
[2] 文建东、宋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3).
[3] 董艳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管理创新[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6(2).
(责任编辑:胡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