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责任意识、影响因素与教育对策

2017-12-23 12:58陈妙思陈诗琴
市场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责任感责任

陈妙思,陈诗琴,陈 昕

大学生责任意识、影响因素与教育对策

陈妙思,陈诗琴,陈 昕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欠缺尚未能完全满足社会期望。大学生责任意识是多元化与多层次的,表现为自我责任、一般人际责任、爱情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政治责任、任务责任、学业责任和规则责任九个维度。大学生责任意识受到内外部各种因素影响,满意度、任务参与、责任承诺等态度因素及个人特征属于内部影响因素,家庭、社会实践、朋友影响与学校教育属于外部因素。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应从个人、家庭、朋友、社会与学校等多层面着手强化教育对策。

大学生;责任意识;影响因素;教育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代观念的更新,在校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样,他们思想开放,追求个性。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的事件屡屡见报,大学生啃老、消费盲目攀比的话题也老生常谈,且大学生荒废学业、随意抄袭的现象更是屡禁不止……这些都是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清楚的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过程,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而强化责任意识教育,无论是对社会的需求还是受教育者个体的诉求,都是十分必要的。纵观国内大量的基于归因理论的大学生责任意识影响机制的研究,发现没有得到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责任意识影响机制,剖析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不足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有效的教育对策。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维度分析

大学生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可想而知其责任意识也是多层次的。本文在分析后初步提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多维结构体系,将大学生责任意识分成自我责任、一般人际责任、爱情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政治责任、任务责任、学业责任和规则责任九个维度。这九个维度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合体现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多元化与多层次。

(一)自我责任

要成长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清楚了解自己的责任是首要的。然而很多大学生在少年时期没有清楚的认识自我责任的内含,误将学业任务认为是唯一的自我责任。导致其在身份转变后,对于学业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无法适应,失去奋斗目标。身为大学生,不仅应该掌握学科知识,学会运用、培养分析、概括和理解等多项专业能力,同时要在心理、道德、身体等方面培养锻炼自己,养成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在成长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就才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二)一般人际责任

大学是一个开阔我们眼界、扩大我们朋友圈的时期,对于朋友,我们也有一般人际责任。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的事件屡屡见报,这些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处理一般人际责任的能力不强的现象,对于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同学、朋友没有在接受和反对中找到一种平衡的相处方式、没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大学生应该深刻地意识到,不仅要以友好阳光的一面去与好友相处,更要以包容、理解的态度去对待意见不合的他人。

(三)爱情责任

在爱情中对另一方发自内心地照顾和关怀,理解对方、尊重对方,并忠诚于对方,这就是爱情的责任。随着新时代观念的更新,大学生对于爱情的态度比较开放、自我和随意。大学生恋爱是高校中的普遍现象,大学生在恋爱中具有正确的爱情责任意识,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一定影响。

(四)家庭责任

家庭责任是对家庭应尽的法定义务及道德要求。家庭的爱来源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无私奉献,同时也源于我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尊敬家人、关爱家人是责任,孝敬父母是责任,未来我们还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只有当法律与道德共存于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中时,我们对于家庭的责任感才会充足,成为我们一切向上的动力,而不会把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一切都当做理所当然,却不知道感恩和回报。

(五)社会责任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便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社会不能脱离个体而存在,但纯粹独立的个体也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没有人可以在脱离社会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然而目前多数学生的集体责任观念淡化,合作意识不强。所以大学生要树立对其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活,这样才会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六)政治责任

政治责任似乎与学生身份没有交集,但其实每一名大学生、每一位公民都肩负着十分重要的政治责任。理性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便是我们基本的政治责任。而身为大学生更要提高我们的判断、分析与选择的能力,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我们的政治责任能力。

(七)任务责任

这是工作责任的一个细化点,其应具备工作责任的特点,同时也有比工作责任更细致的要求,例如为成功完成任务而保持高度热情和付出额外的努力;乐意做一些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助人为乐;遵守组织的规定、坚持和维护组织的目标等等。任务责任根据任务轻重和自己在任务中扮演的角色可大可小,但可从每个人对待任务的负责程度可看出其责任感的强弱。

(八)学业责任

其与任务责任有相似之处,大学生要想成功地完成学业则必须在此过程中对自身的学业任务认真负责,才能不负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栽培。否则,即使以得过且过的态度勉强完成了学业,却没有收获到任何知识,这样的学业无疑是失败的。

(九)规则责任

本研究所讨论的规则责任是指遵守学校、社会的规则,共创和谐。例如在学校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互帮互助。再如在社会上遵守交通规则等。规则是每个人所必须遵守的,但不少大学生受环境影响,忽视规则责任,以导致规则责任意识越来越薄弱。“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规则责任不容忽视。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态度决定责任意识,对于影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内部因素,我们提出三种主要的态度变量影响因素:满意度、任务参与和责任承诺。而大学生的个人特征也对其责任意识有一定的影响。

1.满意度

满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指大学生对其责任的事前期望与实际处理后所得到的实际感受。主要取决于大学生对于责任本身,包括要负责的内容价值、困难性和对责任的控制等;以及是否有公平的待遇。例如,参加学校组织,当学生对这件事情的责任感到满意时,认为担负这个责任是锻炼自我的一种途径,大学生就会对责任对象——学生干部职务形成积极的态度,并能缓和由需要引起的心理压力;反之,如果学生对学校组织没有信心,就会产生怀疑的情绪,形成消极的态度。故此,当学生的认为这种事达到一定的满意度时才会使其充满较高的责任感。

2.任务参与

指大学生在心理上对责任的认可程度,认为该责任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参与度高的学生对所担任的责任有很强的认同感。参与程度高说明他认为责任对他实现自己的价值很重要,对责任有强烈的认同感,认真投入。从全局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都有一定的任务参与意识,能够胸怀祖国,致力为祖国奋斗,为人民服务,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但对于学习、公共工作的任务甚至对于环境保护的义务并没有表现出他们该完成的角色任务。

3.责任承诺

指个体认同并参与该责任的强度,是责任人和责任之间的依附关系。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在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负责任,即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压力下,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出现了重个人,轻社会,重索取轻奉献,重功利轻道义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责任承诺意识不高,思想觉悟不高。

4.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别、年级、专业、地域上。在性别方面,我们认为在待人处事比较细腻的女生比男生的责任意识更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年级越高的大学生生理和心理都趋向于成熟,从而责任意识也会加强;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也有不同的责任意识,在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化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或多或少会围绕着本专业的学习程度而组建加强;对于不同地域的大学生,不一样的文化也会影响着其自身的责任意识。

(二)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责任意识影响机制除了以上所述的内部因素影响外,外部因素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归因分析,我们把大学生责任意识影响机制的外部因素分成家庭因素、社会实践、朋友影响和学校教育这四部分。

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中对责任意识的重视程度是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起着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大学生他们从小生活在长辈的关爱与呵护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缺少必要的挫折教育和艰苦生活的锤炼,形成了他们“独立意识强但独立生活能力低”、“生理成熟较早但心理成熟较晚”的特点。父母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往往助长了大学生对学业与学习成绩的关注,而无益于他们责任意识的培养。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少大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的较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对家庭的责任心与自立自强的使命感。因此,许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与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推脱的关系。

2.社会实践

在21世纪这个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社会,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谋求独立自主生活;在此同时也容易诱发他们自由放任、利己主义的思想倾向。正因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利己倾向越来越严重,导致了其责任意识越来越薄弱。所以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中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共创美好社会的前提。

3.朋友影响

通过与朋友的日常交往,朋友间会形成一种习惯的行为方式、想法目标,而这种思想氛围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任何一位大学生都不可能以一个独行者的身份在这个极具竞争力的社会里乘风破浪,他们必定需要朋友,或陪伴或援助,所以每一位大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交际圈。每一个交际圈形成的思想文化氛围,陪伴在大学生前进的路上,在朋友陪伴与援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例如与高责任感的人交友,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我们的责任感;而与责任感很低的人做朋友,则大学生也容易变得自私自利起来。所以,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度与其所交的朋友不无关系。

4.学校教育

从学校教育体制看,大学生成长的年代,正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年代。在中小学阶段,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从小学到大学虽然普遍开设了思想品德与政治理论课,但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责任意识的培育与践行。对于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学校要负一定的责任。

四、教育对策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实际就是教育力度的缺失,在得知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后,提出有效可行的教育对策是首要事件。本文提出关于个人、家庭、朋友、学校和社会这几方面关于如何改进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对策。

(一)个人层面

个人意识是根本。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固然离不开各种客观因素,但大学生责任意识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于大学生自身的修养。首先要通过客观认识、社会实践来正确地评价自己,多方面地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改正和弥补;其次,要通过自身意志力和坚定的信念进行正确地自我调控,通过自我监督、自我调控能、自我教育等方法来逐步提高自我责任意识的能力,通过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逐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提高责任意识。

(二)家庭层面

家庭教育是关键,家庭对个体的付出最多,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责任的缺失必然是对内影响家庭的和谐、对外影响社会的和谐。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关心自己、亲人和家庭,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家长要让孩子懂得生命的重要性,让孩子先懂得去关心自己,培养孩子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事务管理和劳动中,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意识。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集体与社会公益活动中,比如集体比赛、希望工程、灾区捐款等,让孩子逐步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孩子的集体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层面

社会观念不可忽视,通过媒体形成一种舆论力量,加大对无责任现象的监督和打击力度,加强对友爱、仁爱、道德宣传等,包括对家庭的回报,对爱情、婚姻的责任,以及对贫困人群的帮助等,有助于提升整体的道德素质。可以利用启发性的方法用富有时代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英雄模范人物或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教育激励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学习的榜样和责任意识。

(四)朋友层面

要想在无法脱离人际关系的社会中获取高质量生活,大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朋友的感染重点是在朋友交际圈中,倘若大学生太注重个人利益,只结交对自己有利益的朋友或交友时只强调自我感受,那他很难提高其责任意识。要想在朋友圈中形成较高的责任意识,大学生所结交的朋友自身就应该首先具备领导者的意识,在工作和休息中用自身责任意识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从而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

(五)学校层面

学校教育是动力,在高校责任意识教育中,应统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责任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应统筹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育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教育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与课堂教学中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借助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创设责任情境,让学生在切身实践与情境体验中主动形成责任意识,将责任意识内化为责任心理,才算成功的责任意识教育。

五、结语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将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能否健康成长,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影响机制研究将对未来的家庭教育、学校指导和政府价值观念的弘扬产生一定的参考影响,加强大学生的责任自觉心理,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21世纪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将是建设新型社会的必经之路。

[1]韩亚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张彦.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0.

[3]李婷.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缺失问题研究[D].吉林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2.

[4]付官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归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6):39-40.

[5]孙凤舞.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特点及归因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09):143-144.

[6]许哲宁.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及教育途径研究[D].吉林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5.

[7]马志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培养[D].河北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8]葛轶蒙.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责任教育中的价值及方法探究[J].现代交际,2016,(14):164-165.

[9]吴康妮.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D].重庆:西南大学, 2016.

[10]郭正红,段亚云.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与强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01):126-128.

G641

A

1008-4428(2017)08-135-03

陈妙思,女,广东茂名人,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系学生,研究方向:教育心理;

陈诗琴,女,广东茂名人,广东金融学院经济与贸易系学生,研究方向:教育心理;

陈昕,指导老师,男,北京人,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

项目来源:2017年度广东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指导老师:陈昕,项目参与者还有黎达善、吴晓燕、梁大伟。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责任感责任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制度建设:培养媒体责任意识的重要基石——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