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罗力
制造业回归:拯救香港经济的唯一出路*
——关于构建“深港跨境新兴产业经济走廊”的建议
李罗力
香港社会最根本的问题是经济问题,重振香港经济的根本办法是解决香港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关键是让制造业重返香港。鉴于香港本土的营商成本已经奇高,且缺乏配置新兴产业资源的前提和基础,建议在深港边界建立类似于新加坡“裕朗工业走廊”那样的新兴产业经济带,吸引包括国内和全球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到这里来落户,发挥香港金融、物流,国际免税港的优势,以及中国国内主要是深圳的资金、人才、科技的优势,把“深港跨境高科技产业经济走廊”建成中国的4.0工业创新圈。构建“深港跨境新兴产业经济走廊”是新时期保持香港稳定繁荣的根本举措,建议把构建“深港跨境新兴产业经济走廊”纳入国家战略。
香港经济 制造业回归 深港跨境 新兴产业 经济走廊
香港制造业北移珠三角后,香港的制造业逐渐空洞化——目前整个香港才有两万人在制造业领域就业,出现了严重的制造业产业“空洞化”。相比之下,大陆则成了世界最大的全球制造业基地。不仅如此,大陆的制造业正在转型,一水之隔的深圳已经转型成功,成为领先全国的创新转型地区。
香港的支柱产业是高端服务业(如金融、高端物流等),但由于高端服务业本身就业门槛很高,对就业的容纳度低,香港真正能够在高端服务业就业的人口数量有限。即使如此,香港的高端服务业也在日益边缘化。就拿金融来讲,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式微,上海、深圳,包括东京、新加坡,都在挤压香港的发展空间。实际上,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要靠大陆才能维持下去。再拿物流来说,在大陆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香港的港口、物流一直是中国通往世界的主要国际经贸通道和投资通道。而现在,不仅北上广深,而且许多内地中心城市尤其是沿海开放大城市,都已成为内地的主要国际投资和经贸渠道,香港对内地的经贸投资主渠道作用也严重边缘化了。
那么,现在香港大部分的就业人口在哪里呢?大量的就业人口都在零售、餐饮、娱乐、旅游等低端服务业。主要靠什么发展呢?靠大陆的“自由行”。可以说,前些年中央一直给香港送的“大礼包”中,最有用的还是“自由行”。中央给香港送“大礼包”,向香港放开高端服务业,等于是让香港的金融师、会计师、计量师、工程师更方便地到大陆来开业、来赚钱,因为香港的经济中心地位已经式微,而大陆的赚钱机会多,其结果反而会使香港的高端服务业也“空心化”,导致其产业发展日益岌岌可危。“自由行”是把“双刃剑”,虽然提振和刺激了香港低端服务业的发展,为大多数在其中就业的普通香港居民带来了收入,带来了财富,也给香港经济带来了活力;但是,“自由行”抢购了香港居民的部分生活必需品(例如奶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港的社会秩序,一些内地人的生活习惯相对落后,香港人已经培养出一定的现代文明,两者出现冲突。这就导致这几年“自由行”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明显,某些香港人越来越不欢迎内地人去香港采购,许多内地人也越来越不愿去香港“自由行”。另一方面看,如果“自由行”搞不成了,就会直接影响在低端服务业就业的90%香港人的收入和生活来源,使香港的经济活力和社会稳定都受到严重受威胁。这个矛盾如何解决?香港经济今后怎样发展?显然都是很大的问题。所以,香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深层次的经济矛盾。
另一方面,在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中,韩国、新加坡和台湾都成功地实现了产业转型——从加工贸易产业为主体的经济转型为高科技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唯有香港的制造业(包括转移到珠三角的绝大部分港资企业),几乎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成功转型,往往是看在这个经济体中有没有世界级的企业和全球著名品牌的产品。韩国有,新加坡有,台湾有。而香港除了金融、房地产和物流业外,在制造业上没有什么世界级的企业,没有什么世界著名的品牌产品,几乎什么都没有。之所以这么强调产业转型,就是因为只有经济转型成功后,才能保证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能够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不断持续稳定地增长,而这种持续稳定的增长,最重要是能够维持每年新增(也包括原有)劳动力的就业。经济的增长能不能满足新增就业和原有就业的水平,对社会的稳定是具有根本作用的。能够满足的,其社会基本是稳定的;不能满足的,其社会就是不稳定的。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当就业出问题的时候,社会就要出大问题了,老百姓就要闹事了。因为他们找不到工作了,没有生活来源了,不能养家糊口了,他们对政府,对社会的各种不满就会以各种形式爆发出来。
香港现在的根本问题,是就业出了问题。正是由于香港产业没有转型,香港大部分普通民众和普通劳动力还在从事低端服务业,香港普通民众这么多年来的收入才没有得到很大的增长;而且随着香港的本土企业不断迁往内地,还在不断失去就业岗位。
总而言之,香港现在社会出现的问题,其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的问题,就是就业的问题,就是香港社会越来越严重的贫富悬殊问题。由此导致香港的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现在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香港作为我们国家一个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怎么能继续保持稳定和繁荣?
未来要解决香港的问题,就要充分发挥深圳的作用。深圳在经济转型方面在大陆地区一马当先。深圳完全有能力把支持香港重新发展的作用支撑起来,这就是邓小平当时所说的,深圳要在保持香港稳定繁荣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认为中央应该给深圳赋予特别的权限。
当前解决香港问题要做的核心事情,就是重振香港的经济。重振香港经济的根本办法,就是要解决香港的产业空心化问题。而解决香港产业空心化的关键,就是要让制造业重返香港。就连美国都是如此,不仅前总统奥巴马已经提出,要让制造业重返美国。而且现任总统特朗普更是凭着“要让制造业重返美国”和“要让广大失去工作岗位的普通劳动力能够重获就业机会”这样的口号和竞选策略,获得了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选票而当选总统的。现在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重要的经济体,没有制造业是不行的,关键是解决普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只有本地制造业发展起来,那些高端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技术产业才能有的放矢的为本地经济服务,才能进一步带动本地的就业和税收,给本地经济带来增长。
那么怎样才能让制造业重返香港呢?鉴于香港本土的营商成本已经奇高,且缺乏配置新兴产业资源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建议在深港边界建立类似于新加坡“裕朗工业走廊”那样的新兴产业经济带,吸引包括国内和全球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到这里来落户安家,既发挥香港金融、物流,国际免税港的优势,又发挥中国国内主要是深圳的资金、人才、科技的优势。这个跨境新兴产业经济带主要由香港管理,实施特别的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主要安排香港普通劳动力到这里来就业。因为无论多么先进的高科技产业,其产品的制造和装配线都需要普通的劳动力。即使未来,机器人的使用也远不能代替普通劳动力在经济活动中所起到的基本作用。
总之,制造业返回对香港来说绝对是一个好事,而且深圳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制造业重返香港也非常有条件。在深港边界十几公里搞新兴产业经济走廊,对在这里落地的外资和内地企业都有好处。一是香港是国际免税港,在这个特别经济区又可以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对在这里落户的企业来说,税收低是肯定的。二是有利于内地企业产品的进出口。香港直接与国际市场对接,而在香港制造的产品可以规避许多国家对中国大陆制造出口产品的贸易壁垒限制;另一方面,在香港生产的企业进口,从技术和材料设备进口来说,可以规避巴统对中国大陆企业进口的某些限制,内地企业到这里设厂对其进出口和减免税大有好处。三是对到这里落户的外资高科技企业也有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进入中国市场和占领中国市场。另外,在这十几平方公里,打造新兴产业经济走廊,所有与其配套的生活服务、商业服务、金融服务、运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都得搞起来,实际上就等于在深港边界建起一座跨境的新兴城市,这等于把香港的高端服务业和普通服务业都带动起来,香港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不仅制造业返回香港,而且所有服务业在本土都有了直接服务的对象,这又会为香港带来大批的就业岗位和直接税收。
这个举措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香港普通劳动力的就业困难,同时也进一步带动香港高端服务业的就业和发展,可以让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好处直接普惠到香港的百姓和中产阶级。这样就会缓解香港普通百姓和中产阶级对香港回归多年后仍未享受到回归好处的不满,缓解香港社会对中央政府施政方针和政策的不满,缓解香港贫富悬殊的尖锐社会矛盾,从而为中央政府在新的条件下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一个根本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解决好了,中央政府解决香港的上层建筑问题也就有了坚实的百姓拥护的社会基础。
望着地上那具蜡像,警方也一筹莫展。范警官又到走廊查看了一番,最后来到走廊尽头,打开窗户,朝对面楼的工作室望去,忽然心中一动。
另一方面,打造这样一个经济产业带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用这种方法解决了香港产业的升级换代问题。因为在这个新兴产业经济走廊中所引进的企业,都是代表目前世界产业高端的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企业和产业,真把这个经济走廊搞好了,香港事实上也就摆脱了原来的加工贸易型产业,而进入到先进科技产业的行列。
因此,兴建这个深港跨境高科技产业经济走廊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极其重要的,同时现在也是最佳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香港经济真的无路可走了,香港社会存在的各种弊病和问题,也真的是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了。其他所有的举措,不过都是小打小闹,既解决不了香港经济发展的要害问题,也解决不了香港社会稳定的要害问题。深港相邻的十几平方公里之间如果真能把跨境产业园区搞起来,能够给香港提供20万个就业岗位,那么香港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构建深港跨境新兴产业经济走廊不仅对香港经济具有根本的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在这个深港跨境新兴产业经济走廊,引进代表当代最先进水平的工业4.0企业及其技术。要利用香港在出口、金融和海外市场等方面走出去的优势,引进这方面的海内外先进企业和先进技术,不但要在深港跨境产业区中大量引进工业4.0的企业,而且包括4.0的工业技术和相关产业资金;同时在这里生产的产品,还主要面向海外市场,要去占领海外市场。
在中国新的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阶段里,要继续让香港发挥桥头堡的巨大作用。通过构建深港高科技产业经济走廊,不仅香港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解决了,香港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了,而且我们国内的新兴产业发展,包括代表工业4.0水平的物联网、智能产业、机器人产业生命科技产业等也会得到强劲的带动,并迅速发展起来。此外,在深港跨境产业区搞工业4.0,不但完全可以利用香港和深圳双方的优势,而且还可以让香港的企业和产业实现升级换代,代表香港产业水平的将不是加工贸易了,而是工业4.0,这样就可以使香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超过台湾、超过新加坡、甚至超过韩国。如果真能构建起深港跨境高科技产业区的话,香港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因为它的背后是中国经济所拥有的巨大人力、资金、科技、市场资源,而韩国、台湾和新加坡都不具有这个优势。
从现实意义来看,目前中国大多数地区产业转型还没完成,还处在产业转型的震痛期。传统产业乏力,新兴产业还没上来,整个经济面都面临很大压力。因此,大规模地搞工业4.0在中国内地其实仍然是不现实的。而在深圳呢,经济转型已经基本完成,已经有了搞工业4.0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因此,在深港边界建设这么一个专门搞工业4.0的跨境产业园区,既解决香港经济的根本问题,又打造了一个中国目前最先进的工业4.0产业园区,同时又实施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让中国在这里生产的最好的产品走出去,打开和占领世界市场,一举多得。
“深港跨境新兴产业经济走廊”应该具有怎样的功能及内容?应该如何运作?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一些初步的构想。
第一,构建“深港跨境新兴产业经济走廊”,香港要真正能够加入进来。加入进来是什么概念?那就是这个产业走廊真正是在深港两边跨境的,无论香港那边是五平方公里也好还是十平方公里也好,香港都要真正地参与进来,不能像深圳的“前海深港合作区”一样,只是深圳这一头在折腾,香港根本就没有参与。只要香港不进来,这个深港跨境高科技产业区就搞不起来。
第二,在这个园区中不仅仅是科技创新,还要有金融创新、文化创新。所有产业的创新都加入进来。但是绝对不能搞成房地产。
第三,划入到深港跨境工业里的香港这方面的几平方公里,香港的财政社保、医保必须可以覆盖到,这样香港的人才能过来。
第四,在这个高科技创新产业区中,要大量吸引内地和海外很多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企业,但这些企业都是能够充分吸收劳动力和充分创造就业岗位的企业。当然,这里面不能要落后产能、高耗能、高耗水和污染环境的企业。
第五,这个深港跨境产业区相当于是深港之间的一个特区,产品进出口和人员往来都实行特殊政策。从海关线来讲,海关线应该设在深圳这边,这样才能保证在这个深港跨境产业区生产的产品都算香港产地的产品。从人员往来来讲,两边都可以自由进入,但是要把住出口。一般来说,香港那边要管深圳这边进去的人,出这个区进入香港的手续视同于从深圳的口岸进入香港。同理,深圳这边要管香港那边进来的人,出这个区进入深圳的手续视同于从香港的口岸进入深圳。但是,也可以实行特殊政策,凡是到这个区域里企业工作的无论是香港人还是内地人,都可以发一个特殊证件,五年之内可以不受限制地多次往返于深港两地。对于深港跨境产业区所用的原材料、生产设备和中间产品来说,凡是来自于香港方面的(包括从海外进入到香港的),都不算进口,都是免税产品;但是从大陆方面进入这个产业区的原材料、生产设备和中间产品都算出口。生产过程一旦完成,产品就直接从香港出口运往海外目的地,相当于从香港出口直接进入海外市场了。这对很多要开拓海外市场的中资企业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一是由于来自海外的原材料、设备和中间产品不需要进口到国内,因而生产成本会低很多;二是税收会低很多;三是从香港出口会便利很多,还会避开很多国家和地区对大陆产品的贸易壁垒。因此,很多要开拓海外市场的中资企业会愿意到这个跨境产业区里来落户生根的。同时,这对于要开拓中国市场的海外企业来说也是很有吸引力的。一是生产成本低,二是税收低,三是在这里生产的产品进入大陆运输成本低,四是便于进入和占领内地市场。
第六,构建深港跨境新兴产业经济走廊,不仅可以解决香港20万人的就业问题,还可以解决香港目前金融产业和物流产业的困境问题,甚至目前困扰香港的住房、养老等问题也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如果在这个跨境产业园区中划出一个生活区,不是搞房地产,不给开发商搞商品住宅,而是政府建保障房,建经济适用房,建廉租房,售租给香港的普通老百姓来住,这样不但可以使很多普通民众百姓、甚至中产阶级、知识分子都能够获得住房,而且也可以让香港的“天价”楼市价格降下来。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香港目前的贫富悬殊的问题。其实香港人的工资水平与内地人相比还是很高的,但是钱为什么不值钱,是因为生活成本太高。在生活成本中,吃的和用的都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住房成本。如果住房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就业问题能够有效解决,香港政府的威信也就建立起来,社会怨气也会大大减少了,社会矛盾也会大大缓解了。另一方面,既然在这里建立生活区,那么商业、娱乐等各种配套服务设施都会建立起来,又给香港百姓带来了新的发展商机和发展平台。可以为香港居民搞一个特殊通道。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消费,在这里娱乐。这十多平方公里就成为香港的新兴繁荣区了。
第七,对于深圳来说,这个跨境区主要是吸引企业到那里投资设厂,而不是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和居住问题。当然对于深圳这边也会有一些人员就业的问题,但是这边过去的主要是高级人才,是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是普通劳动力。我想,甚至可以在这个跨境产业园区设定一个政策,内地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这里工作,不仅可以拿到香港的高工资,可以拿五年内多次往返香港的特殊证件,而且在服务一定年限(例如五年)后,就可以转成香港居民。这样做就会对大陆的高级人才专业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八,在这个跨境产业区中主要实施香港的法律和制度,主要是按照香港制度来。但在这里的大陆企业,也可以设立特别的仲裁、法律通道。如何建立这个区内特殊的法律体系,要通过深港两地在合作中协商解决。
构建“深港跨境新兴产业经济走廊”是新时期保持香港稳定繁荣的根本举措,是党中央“一国两制”战略方针能否得到成功实现的根本举措,也是中国能否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目标,振兴民族大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根本举措。想做成这件大事,只靠香港政府是不行的,只靠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与香港开展合作也是做不成的。必须要由中央下决心把这件事当做保持香港稳定繁荣的头等大事,要把它纳入到国家战略之中,鼎力打造这个至关重要的4.0产业经济走廊。只要中央政府下定决心要这么做,只要中央政府也认为这种措施是可以来救香港经济的,那么什么困难都应该是可以克服的。所以,中央政府的态度是决定性的。只要中央政府有决心,就可以去说服(实际上是命令)香港特首应该怎么做。因为香港与内地不一样,是一个行政特区,特首需要去说服民众,说服立法会,也需要通过香港的立法程序。通过这样做,也可以让香港政府树立起新的威信,成为一个真正的能够管理社会和引领香港经济前行和产业转型的强政府。
另一方面,这实际上是一个位于“深圳经济特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区”,只有中央政府才能为这个特区中的“特区”制订特殊的政策,这些特殊政策是包括香港政府在内的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不可能制订和实施的。如果香港政府能够按照中央决策,把这件事作为香港的一个发展大战略提出来,那将为香港赶上亚洲四小龙中其他三小龙提供一次极其重要的机会,甚至是唯一的一次机会。香港仍然可以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
责任编辑:沈家文
李罗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理事长、深圳马洪经济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南开大学教授。
* 本文为“改革开放40年”专题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