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

2017-12-22 09:32齐若楠
法制与社会 2017年34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校园欺凌法律规制

摘 要 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有两种研究思路:一个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如何规制的研究,另一个是针对校园欺凌的发展现状,提出需要规制的问题。本文从后一种思路出发,结合校园欺凌的现状,从校园欺凌的判定、校园欺凌惩戒以及校园欺凌预防等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需要法律规制的问题供大家思考。

关键词 校园欺凌 法律规制 个案研究

作者简介:齐若楠,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075

中小学校园欺凌备受各界关注,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问题也随之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无论是中小学的任课教师,还是校园安全的研究者,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探究着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问题。

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应该从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判定谈起,结合其具体的表现,才能谈及相应的法律规制。法律规制问题的研究有个具体的思路,一个是针对某一对象,例如对于校园欺凌的现象提出那些需要规制的法律问题,以供进一步的探索;另一个思路是针对某些需要规制的问题,提出如何规制的思考。本文准备结合第一个思路,对中小学校园欺凌这一现象所需要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列举式说明。

因此,本文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校园欺凌的判定的法律规制、校园欺凌惩戒的法律规制、校园欺凌预防的法律规制问题。

一、校园欺凌判定的法律规制

校园欺凌判定的法律规制与探讨如何界定校园欺凌并行的研究实践。这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项研究而言,只有确定了研究对象,才能进行后续的说明与阐释。对于校园欺凌的研究也是一样。虽然每一个人都知道校园欺凌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如何界定校园欺凌这种违法行为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下边的说明就从传统研究中校园欺凌的界定开始。

(一)校园欺凌的界定

在现实的研究中,如何界定“校园欺凌”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事情。这也就是说,对于什么是校园欺凌,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在这诸多的界定中,影响最大,也是最受众人认可的定义是挪威奥维斯(Olweus)教授的界定,他将校园欺凌理解为:“如果一个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经常遭受来自一人或多人的消极行为,那么该学生就是受到了欺凌。”

(二)校园欺凌界定中的法律规制

详细阅读上述有关校园欺凌的界定,就可以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需要法律规制问题的研究:

首先,根据上述界定无法区分校园暴力与校园犯罪。这也就是说,虽然校园欺凌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它毕竟与校园暴力与校园犯罪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如何判定哪些行为是校園欺凌,哪些行为是校园暴力、校园犯罪是界定校园欺凌的前提。因此,首先应该在法律的视角下,对校园欺凌进行科学地界定。

其次,校园欺凌的特殊性。校园欺凌是一种由主、客观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客观事实。在主观的层面上,欺凌行为的实施者具有主观故意;在客观的层面上,欺凌行为给被欺凌者造成了一定的身心伤害。因此,如何从法律的视角对这样的行为进行界定尤为重要。校园欺凌具有团伙性,在团伙实施的校园欺凌中,如何确定区分各自的法律责任,更是其法律规制中的关键所在。

再次,校园欺凌法律规制的迫切性。根据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统计,2013年2月-2015年5月媒体报道的40起校园欺凌事件中,有75%发生在中学生之间。2002年,张文新教授通过对9205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有19%即约1/5的学生卷入校园欺凌,其中14. 9%的学生受到了别人的欺凌。 面对这与日递增的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界定中的法律规制尤为重要。

二、校园欺凌惩戒的法律规制

既然校园欺凌是一种违法、违规的行为,那么它就应该受到一定的惩戒。但是,如何惩戒有欺凌行为的学生呢?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又引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制问题——校园欺凌惩戒的法律规制问题。

(一)惩戒中法律依据的缺失

法律依据的缺失是校园欺凌惩戒法律规制的核心问题,中小学校园欺凌的主体是学生——未成年人。目前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主要有《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从实施效果来看,似乎并未对未成年欺凌者形成明显的威慑力。特别是在与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家对于我国《刑法》中规定14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颇有异议。 2015年江苏省发生了一起四名女生把另一女生带到宾馆并进行脱衣殴打欺凌事件,事后这些殴打者又把殴打视频发至网上。但是,对于实施这起欺凌事件的四名学生却因缺乏相关的惩戒法律依据而没有受到具有震慑作用的惩罚。

(二)确定惩戒对象的法律规制

在中小学实施校园欺凌作用的主体都是未成年人,但对于这些未成年人的管理却由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的。因此,在惩戒的过程中,如何判定其监护人及其管理责任的问题。作为监护人的家长与校园管理者各自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确定他们的责任,这是校园欺凌惩戒法律规制研究中的另一个现实问题。

三、校园欺凌预防的法律规制

校园欺凌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问题就成了下一个探究的焦点。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上进行思考和规制:

(一)家庭教育的法律规制

家庭管理的失误是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那些缺失家庭教育的学生,往往会成为校园欺凌的实施者。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和父母过分溺爱,形成了骄横的跋扈性格。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缺失,从而造成任性、随意、放纵,很容易被社会上不良青年拉拢、利用,参与校园暴力。 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市检察机关实施了“亲职教育”长效机制的实践研究。在这次活动中,检察机关对学生的监护人开具了《监护人义务清单》,清单内容包括监护人的法定责任与法律义务。而这些内容的制定,其法律依据就是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这也就是说,面对家庭教育的缺失,校园欺凌预防的法律规制首先应该从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寻找规制依据。但是需要关注一点,那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并不仅仅局限于单亲家庭,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而言,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

(二)校园教育的法律规制

2015年9月,甘肃省某中学生高某因看到自己的照片被同学丑化后发到网上的事实而招集了自己的好朋友对那名丑化自己照片的同学进行了长期的欺凌。面对这样的校园欺凌现象,学样组织了法律进校园活动,并通过法制观念的提升,在使高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的同时,也提升其他同学对校园欺凌的了解。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还表现在对教师管理责任的明确上。每一名教师都是校园安全的管理者,但是如何依法管理校园欺凌却因法律知识的缺失而使之无所适从。因此,法律进校园这样的普法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关键,但如何使校园普法的常态化却是一个法律规制的研究重点。

(三)社会教育的法律规制

校园欺凌虽然发生在校园内,但对于它的管理却还需要社会的参与。特别是社会媒体的参与。例如,很多人都从媒体上知道了发生在浙江庆元的校园欺凌事件,知道了四名初中生把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关在黑屋殴打的事实,但是大多数人却未能从媒体的后续报道中知晓这件事的后续处理结果。如果媒体能够及时对这起校园欺凌事件进行连续的跟踪报道,那么就可以使更众的人知晓如何面对校园欺凌,如何管理校园欺凌,了解有关校园欺凌管理的法律依据。因此,如何使媒体正确地参与校园欺凌的预防则是另一个法律规制的焦点。

总之,校园欺凌及其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制研究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因此,本文从校园欺凌的判定、校园欺凌惩戒以及校园欺凌预防等三个层面上提出需要的法律规制问题。

注释:

张萌.挪威奥维斯校园欺凌预防计划对我国的启示.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4).85-88.

沈国酰、王勇.校园欺凌与暴力的特点、成因及防范.教学与管理.2017(11).14-1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校园欺凌法律规制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我国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
孤独症倾向儿童强化和示范作用的个案研究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