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章训
论修志史上的四次高潮和两次变革
韩章训
为更深入、更准确地反映中国修志事业发展的大势大略,本文分别论述了修志史上的四次高潮和两次变革。第一次修志高潮出现于北宋祥符年间,第二次修志高潮出现于明嘉靖到万历年间,第三次修志高潮出现于清康、雍、乾三朝间,第四次修志高潮出现于1927—1937年。第一次修志变革出现于隋唐至两宋,第二次修志变革出现于晚清至民国。本文通过对四次修志高潮和两次修志变革的论述,较深反映了中国修志事业的发展进程。
修志史;四次高潮;两次变革
此前面世的方志史专著,对于各代修志事业多注意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概貌性反映,这无疑很有必要。但以现代学术观点去审视,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应从微观层面去反映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否则就会给人以平面化之感。就总体而言,此前方志史专著在反映微观典型方面是有不足的,故本文便试以“四次高潮和两次变革”为题,对修志史上几个突出典型分别作简要论述,以求更深入、更准确地反映中国修志事业的发展大势。
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方志学家陈桥驿曾说:“第一次修志高潮肇始于六朝而终于隋”“第二次修志高潮在北宋大中祥符年代”“第三次修志高潮是明嘉靖到万历年代”“第四次修志高潮是清康熙到乾隆年代”“第五次修志高潮是民国年代”①陈桥驿:《中国方志五十年史事录·序》,诸葛计著《中国方志五十年史事录》卷首,方志出版社2002年版。。随后又慨叹说:中国修志史上的“五次修志高潮,除第一次有《隋书·经籍志》的一段简短文字可稽,而第二次有《玉海》条目略获端倪外,其余从明嘉靖到民国,都无人进行总结评论,这是方志史上令人遗憾的空缺。”陈氏所言“第一次修志高潮”以个人私修为主流,历时600多年,其间经过七次改朝换代。这种修志高潮与后世以官修为主流的修志高潮没有可比性,故可略而不计。其余“四次修志高潮”,大致情况如下:
此次修志高潮出现于北宋祥符年间,历时3年。宋代是我国图经编纂的最发达时代。北宋朝廷曾两次组织编纂全国性图经。第一次是在开宝年间。《玉海》卷十四“开宝修图经”条云:“四年正月戊午,命知制诰卢多逊、扈蒙等重修天下图经,其书迄不克成。”此言“其书迄不克成”,说明此次纂修图经最终没有完成。至祥符年间,朝廷再次组织编修全国性图经,历时3年。此为我国修志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玉海》卷十四“祥符修图经”条载:“庚辰,真宗因览《西京图经》有所末备,诏诸路州府军监以图经校勘,编入古迹,选文学之官纂修校正,补其阙略来上。及诸路以图经献,诏知制诰孙仅、待制戚纶、直集贤院王随、评事宋绶、邵焕校定。仅等以其体制不一,遂加例重修,命翰学李宗谔、知制诰王曾领其事。又增张知白、晏殊,又择选人李垂、韩羲等六人参其事。祥符元年四月戊子,龙图待制戚纶,请令修图经官先修东封所过州县图经进内,仍赐中书密院、崇文院各一本,以备检阅,从之。三年十二月丁巳,书成,凡一千五百六十六卷,目录二卷,宗谔等上之。诏嘉奖,赐器币,命宗谔为序。”这段记载说明,由李宗谔等主持修纂的《祥符诸道图经》已经告竣。后《宋史·艺文志》亦有著录。李宗谔《景德诸州县图经序》曰:“昔汉萧何先收图籍,赵充国图上方略。光武按司空舆地图封诸子,李恂使幽州图山川,并燮定封域,章施丹采。今闰年诸州土地图亦其比也。”①见《玉海》卷十四“祥符州县图经”条。李氏这段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彼时朝廷已经要求地方定时呈送图经。据顾宏义的《宋朝方志考》著录,明确断定成书于祥符间的图经、经、记、志有47种。其中今陕西有《(兴元府)图经》1种,今江苏有《江宁图经》等5种,今浙江有《(杭州)图经》等8种,今安徽有《(宣州)图经》等2种,今江西有《洪州图经》等7种,今福建有《(福州)图经》等3种,今湖北有《黄州图经》等2种,今湖南有《(郴州)图经》等3种,今广东有《(祯州)图经》等2种,今广西有《(郁林州)旧记》1种,今重庆有《(渝州)图经》等4种,今四川有《益州图经》等8种。在前列47种志书中,除《黄岩志》外,其余46种均为李宗谔领衔主编。②顾宏义:《宋朝方志考·祥符诸道图经(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祥符诸道图经》可谓集图经之大成。北宋图经盛行,于此可见。因此书内容广泛,体例完备,故对后世修志影响很大。朝廷在《祥符诸道图经》修成之后,“中书门下牒别写录,颁下诸道图经新本共三百四十二本”,真宗“又诏重修定大小图经,令职方牒诸州谨其藏,每闰依本录进。”③《玉海》卷十四“祥符州县图经”条。由此可见,在《祥符诸道图经》面世后,各地多仿《祥符诸道图经》在续修图经。如李宗谔曾领衔主编《苏州图经》,此书对后朱长文纂《吴郡图经续记》有两方面影响。其一,朱氏《吴郡图经续记》即为接续《苏州图经》而纂。他说:“吴为古郡,其图志相传固久。自大中祥符中,诏修图经,每州命官编辑而上,其详略盖系乎其人。而诸公刊修者,立类例,据所录而删撮之也。夫举天下之经而修定之,其文不得不简,故陈迹异闻难予具载。由祥符至今,逾七十年矣。其间近事未有纪述也。”④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序》,《吴郡图经续记》卷首。其二,李宗谔领衔主编的《苏州图经》为朱氏纂《吴郡图经续记》积累了诸多史料。据统计,《吴郡图经续记》就引录《苏州图经》史料“十九则”。⑤顾宏义:《宋朝方志考》“(祥符)苏州图经”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此次修志高潮出现于明嘉靖到万历年间,历时98年。此阶段为明代修志高峰时期。嘉靖元年(1522年),朝廷“分遣进士往天下藩臬,采取民风节义,凡诸一统志所关者,莫不广求博载,以备武宗毅皇帝实录。”⑥姚鸣鸾:《重修淳安县志引》,《嘉靖淳安县志》卷首。三年(1524年),又诏修郡国志书进史局。十八年(1539年),更令修《承天大志》,由顾璘主其事,成书二十四卷。后神宗“锐然国乘,大搜二百余年之业而新之”。⑦邢侗:《枣强县志序(代作)》,《来禽馆集》卷6。嘉靖朝诸宰相皆重视修志。如前期宰相杨一清撰《嘉靖九江府志序》,中期宰相严嵩撰《嘉靖九江府志序》,后期宰相徐阶撰《嘉靖浙江通志序》《修承天大志义例》等,张居正撰《重刻滦州志》《进承天大志表》等。在地方,湖广布政司左参政丁明于嘉靖中颁布《修志凡例》,规定志书内容应包括图考、建置沿革、星野、郡名、城池、疆域、关梁、形胜、山川、名迹、风俗、物产、户口、田赋、徭役、藩封、秩官、公署、铺舍、水利、惠政、学校、社学、书院、选举、荐举、恩荫、兵防、秩祀、祠庙、陵墓、名宦、宦迹、乡贤、人物、孝义、贞节、逸士、侨寓、灾祥、方外、艺文等方而,以及各类具体编纂方法。河南汝宁府令查取志书、文籍帖文,令无志之州县立刻修志。由于朝廷和地方政府对于修志的高度重视,终于赢得省、府、县三级志书的空前普及。此阶段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计修1707种,年均17种,占明代方志总数3470种的49%。按今政区统计,河南最多,有174种。按种类统计,有全国总志1种,省通志41种,府志197种,州志191种,县志1141种,乡镇志17种,卫所志23种,关志11种。①据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巴兆祥《方志学新论》第三章第一节《明代方志的兴盛》中《散佚明代地方志分期、种类统计表》和《现存明代地方志分期、种类统计表》统计。由于明代朝廷和地方政府对于修志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修志者的不懈努力,在嘉靖间就已实现各级政区总志编纂的全面普及。故时人贾咏、姚九功、王子言等人皆说各级政区修志已达普及程度。如贾咏曰:“志史类也,藩、省、郡、县类各有之,以记时事。”②贾咏:《临颍县志序》,《嘉靖临颍县志》卷首。另有《光绪岐山县志》卷首《旧序》姚九功《嘉靖岐山县志序》曰:“藩司郡邑亦各有志”。又《嘉靖淳安县志》卷首王子言《淳安县志序》曰:“皇明御极,鉴古定制,郡邑皆有志”。
此次修志高潮出现于清康、雍、乾三朝间,历时134年。在这个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为修志事业新发展提供了条件。清代修志热潮首先出现于顺治间的河南省。顺治十四年(1657年),贾汉复出任河南巡抚,次年(1658年)颁《修志信牌》,对郡县修志做出统一部署。此为清代地方政府所颁第一个修志文件。在此文件推动下,河南修志进展迅速。至十七年(1660年),河南“八郡十二州九十五县之志”皆“渐次报竣”。③沈荃:《河南通志序》,《顺治河南通志》卷首。据统计,顺治朝河南计修省府州县“计九十四种”,现存“计五十七种”,④申畅:《河南方志研究》,《河南方志研究》卷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居全国首位。康熙四年(1665年),朝廷诏令征集志书、文集,供纂《明史》之用。十一年(1672年),保和殿大学士卫周祚上奏朝廷,要求各省聘集夙儒名贤纂修通志,以备修《大清一统志》采用。康熙采纳卫氏建议,即“令天下郡县分辑志书”,⑤张煦:《山西通志序》,《光绪山西通志》卷首。并将贾汉复纂修《顺治河南通志》“颁诸天下为式”。⑥《奉上修志檄文》,《康熙莱阳县志》卷首。二十二年(1683年),再命礼部檄催天下,要求各省通志三月内成书。二十四年(1685年),正式诏令编修一统志。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皇帝谕旨省府州县志每60年重修一次。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对于修志的重视不仅体现在行政层面上,而且还体现在对具体业务的研究和指导上。康熙在给《大清一统志》总裁官勒德洪等人的谕旨中说:“朕赞基丕绍,抚兹方夏,恢我土宇,达于遐方。惟是疆域错纷,幅员辽阔,万里之远,念切堂阶。其间风气群分,民情类别,不有缀录,何以周知?”⑦《圣朝仁皇帝实录》卷126。由此可知,康熙纂修《大清一统志》的目的就是为其提供“周知”的材料,以便进行统治。雍正认为,志书“条其郡邑,纪其户口,以宣究其风俗教化也”。⑧《纂修八旗通志谕旨》,《八旗通志》初集。乾隆认为,修志主要作用在于“监成宪,则思所以遵守而修明之。览风俗,则思所以董劝而振作之。笃宗盟.则思推本以睦之。念勋旧,则思培后裔以酬之”。⑨《御制八旗通志序》,《八旗通志》初集。此外,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对于入传人物、志书内容、奖惩优劣等问题也都有具体意见。⑩⑩详见邸富生:《康熙、雍正、乾隆的方志思想》,《中国方志学史》第八章第二节,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据学界统计,雍正七年(1729年)至乾隆六年(1741年)间,全国修有《广东通志》《江西通志》《湖广通志》《广西通志》等19部,是清代通志成书最多时期。乾隆皇帝继续倡导和督令各地修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诏令二修《一统志》。据统计,康、雍、乾三朝共修志书2605种,约占清志总数53%。
此次修志高潮出现于1927—1937年,历时甚短,仅10年。1927年,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行政院令全国各省、县一律修志。1929年9月,内政部通咨各省上报省、县、市志书凡例审核。12月,又令各省县搜集新旧志书,并制定《修志事例概要》22条,由内政部下发,要求省设通志馆,县设县志馆,且对志书的体例、结构内容、表述手段及各门类的具体要求都有明确规定。《概要》出台带来了民国修志的热潮。当时尚未建立修志机构的省、市陆续建立,如奉天通志馆、甘肃省通志馆、云南通志馆、上海通志馆、湖北通志馆、广西修志局、宁夏通志馆等。1930年1月,内政部又通咨各省督催县、市编修地方志书。后军政部、实业部、教育部、考试院、北平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学术研究会等部门,均相继数度征集志书。当时热河省甚至明令:“各县于明年6月内,不能将县志修竣,呈送核定,将该县长撤差严惩”。①《热河省政府指令民政厅准将六个月内不能修竣县志的县长撤惩》,辽宁省档案馆选编《编修地方志档案选编》,辽沈书社1983年版。有的学者亦述《概要》对彼时修志巨大影响曰:“《概要》的颁布,使全国各地修志有了统一的标准可资参照,大大推动了各地志书的编修,并使中国的方志编纂与方志理论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政府的督促下,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志局、志馆,出现了中华民国时期修志的高潮。”②邸富生:《中国方志学史》,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0版,第177—178页。若不发生抗日战争,此次修志高潮还会延续下去。据统计,此阶段新修及刊印方志有626种,占民国方志总数43.6%,年均56部,为民国间修志最多的一个阶段。其中修志最多的是1936年,凡出书87种。在此阶段中,编修县志最多的是山东省,有58种,其次是河北,有51种。在此阶段中,影响较大的名志、省志有《察哈尔省通志》《陕西通志稿》《海南岛志》。市志有《首都志》《胶澳志》《昆明市志》等。县志有《川沙县志》《阳原县志》《新河县志》《灵石县志》《太谷县志》《定县志》《安阳县志》《长葛县志》等。但彼时修志也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这恰如李泰棻所云:“五稔以还,国府通令各省,省府通令各县,催促续志,急如星火。既为公令,势必奉行,故省无间南北,县不分大小,莫不各续志书,待梓报命。然省县数千,未闻有某志之作,可以表现当时史潮者,甚至求如清代章学诚、戴震、洪亮吉、杨笃诸家之作,亦复不可多得。”③李泰棻:《阳原县志序》,《民国阳原县志》卷首。
在中国修志史上,曾出现两次巨大变革。第一次出现于隋唐至两宋,第二次出现于晚清至民国。
实现从多元到综合的变革出现于隋唐至两宋。在隋唐时期,以记地为主的图经和以记人为主的地记各自为书。自宋始,记地理、记历史、记人物则融于一炉。从隋唐到两宋的这种方志嬗变,是我国修志史上的第一次变革。这次变革的学术意义在于使方志开始成为一种独立载体,从而赢得永远跻身于著述之林的基本理由。
两晋、南北朝期间,就已出现个别兼述地理、历史、人物的综合性地方史志之书。如晋习凿齿撰《襄阳耆旧传》(又称《襄阳耆旧记》),东晋挚虞撰《畿服经》,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东晋阚骃撰《十三州志》等。在隋唐时期,也有《隋诸州图经》《括地志》《元和郡县志》等兼述地理、历史、人物三方面内容。但因彼时此类书籍甚少,故对社会影响甚微。至北宋太平兴国间,乐史在编纂《太平寰宇记》中,突破往昔地理书格局,增设人物、姓氏、艺文数门,从而成为后世修志的一种范式。近人张国淦说得对:“方志之书,至赵宋而体例始备,举凡舆图、疆域、山川、名胜、建置、职官、赋税、物产、乡里、风俗、人物、方技、金石、艺文、灾异,无不汇于一编。”①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序》,《中国古方志考》卷首,中华书局1963年版。《太平寰宇记》问世的学术意义,恰如《四库全书总目》“太平寰宇记”条所云:“后来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始于史。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至是而大变。”自《太平寰宇记》问世后,方志发展总态势就一直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此次变革主要赢得如下三方面变化:
其一,称谓有所变化。在此次变革之前,志书取名多沿袭前代习惯,称谓多样,如称图、图经、图志、志、记、谱、录、编、乘、传等。通过此次变革,志书取名则以称“志”为主。
北宋到南宋的志书取名变化情况表
从上表可看出,北宋有志373种,其中取名为“图经”的265种,占总数71%;称为“图经”的志书占绝大多数,清郭嵩焘说得对:“自《班书》创为《地理志》,下逮北宋之世,乃遍及一州一县,其名多曰图经。”②郭嵩焘:《湘阴县图志例言》,《光绪湘阴县图志》卷首。但北宋取名为“志”的志书,流传至今的只有一部,即宋敏求纂《长安志》。至南宋,称为“图经”的志书迅速减少,称为“志”的志书迅速增多。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宋有志698种,其中取名为“志”(含图志)的有503种,占总数72%;称为“志”的占绝大多数。“图经”已退居第二位。
其二,门类有所扩展。在此次修志变革中,不仅志书取名发生变化,志书门类也有扩展。北宋乐史认为,唐贾耽、李吉甫所撰志书都有漏落遗缺,故他在纂《太平寰宇记》时,于“地里之外,又编入姓氏、人物、风俗数门,因人物又详及官爵,及诗词杂事。”③洪亮吉:《太平寰宇记序》,《更生斋文甲集》卷三。彼时宋敏求有感于唐代韦述《两京记》疏略不备,于是演之为《河南志》《长安志》。《河南志》20卷,久已散佚。但从司马光《河南志序》中,还可见其内容大概。司马光曰:“凡其兴废迁徙,及宫室、城郭、坊市,第舍、县镇、乡里,山川、津梁、亭驿、庙寺,陵墓之名数,与古先之遗迹,人物之俊秀,守令之良能,花卉之殊尤,无不备载。考诸韦记,其详不啻十余倍。开编粲然,如指诸掌,真博物之书也。”④司马光:《河南志序》,《司马温公文集》卷六十六。时人晁公武称《长安志》曰:“凡府县之官、官尹之职、河渠关塞之类,至于风俗、物产、宫室、道弄,无不详备,世称其博。”⑤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八“长安志”条。由此可见,《河南志》门类设置已经很齐备,内容已经很丰富,已远超地理书范围。
其三,内容有所增加。变革后的志书增加了大量人文方面内容,如记户口。唐《元和郡县志》在府、州之下亦载户数,但仅具开元、元和两时期数字。北宋《太平寰宇记》不但载有唐开元户、皇朝户,还载有客户数字。《元丰九域志》也载有主、客户数。南宋《乾道临安志》户口门载曰:“自陈置钱塘郡,隋废郡为杭州,户一万五千三百八十。唐贞观中.户三万五百七十一,口一十五万三千七百二十九。开元中,户八万六千二百五十八。《太平寰宇记》载:皇朝初,主六万一千六百八,客八千八百五十七。《九域志》:户一十六万四千二百九十三,客三万八千五百二十三。《两朝国史》:户二十万五千五百六十九。今户二十六万一千六百九十二,口五十五万二千六百七。”这里所列数据虽然不多,但却记载了从隋朝到当下的六个历史时期的户口数据。
这次变革前后的志书内容变化恰如南宋林刚中所云:“图经有续,非直属风土民物记也。以郡有政绩,故亦书之,将以示方来”。①林刚中:《端平潮州图经跋》,《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三《古迹》引《三阳志》条。
此次修志变革出现于晚清至民国。可分为晚清和民国两个阶段。变化主要体现于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宗旨发生变化。在晚清之前,修志多以存史、资治、教化为宗旨。自晚清始,许多修志者都把爱国思想、进化史观奉为修志指导思想。如保清说:“惟旧志残缺不完,且其理想有与吾向者所持宗旨大不相谋者。”当今修志“务求合于鼓吹人民爱国进化之利器为目的。”②保清:《开原县志序》,《光绪开原县志》卷首。尤其是勃兴于光绪间的乡土志编纂,更是强调要弘扬爱国思想。如杨承泽说:乡土志编修“宗旨以教人爱国为第一要义。欲使其爱国,必令自爱其乡始。”③杨承泽:《泰安县乡土志序》,《光绪泰安县乡土志》卷首。辛亥革命胜利后,西方进化论和三民主义广为流传,封建伦理思想受到冲击。彼时不仅把西学引进修志领域,而且还把崇尚西学作为修志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民主思想也被引进修志领域。如李泰棻在《方志学》中强调:“若在现代修志,仍如以往故调,则以不修为愈。盖现代无论何事,均需普遍的、多数的,始为合理”。④李泰棻:《应增社会经济之资料》,《方志学》第六章第二节。摒弃封建之色彩,彰显共和时代之特征,已成彼时修志界的一个基本共识。如欧阳绍祁说:“以前九修志书都在君主时代。虽纲举目张,有条不紊,但典章制度多带封建色彩。今则宪立民主,政尚共和,自应当因则因,当革则革。其不合时代者删之。如漕运、驿站、关榷、杂课、园丘、漏泽等是也。其为旧志所无者增之。如区域、保甲、自治、教育、社会、堡垒、铁路、实业、宗教、党务等是也。”⑤欧阳绍祁:《分宜县志凡例》,《民国分宜县志》卷首。
其二,内容发生变化。民国志书内容有四个变化。一是普遍抛弃那些宣传封建思想和不科学的旧门类。前者如“天章”“恩纶”“宸翰”“巡幸”等。后者如星野、灾祥等门类。早在清前期,就有人对志书记载星野提出异议。如《康熙赣州府志例言》曰:“近代志乘陋规必列分野,虽蕞尔小邑亦裒然简端。袭数千里公共之宿,专为独居之度,不若删之为当。”至民国,人们已经认识到昔时星野说的不科学。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评星野说曰:“星野之说,求之科学,全属诞妄,即稽古籍,亦多自相舛误。”⑥竺可桢:《论通志星野存废问题》,《浙江省通志馆馆刊》创刊号,1945年。二是注意记载新事物。如设财政、公安、自治、党务、商会、邮政、电政、铁路等新门类。三是注意记载社会面貌。时至民国,修志界开始注意对社会面貌的反映。如时人傅振伦曰:“今之修志,其必以社会体相之志为重心也审矣。”志书记载“宜特加详于社会方面”。⑦傅振伦:《修志刍议》《编辑北平志蠡测》,《傅振伦方志论著选》,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四是注意记载经济。注意记载实业,如《民国房山县志凡例》曰:“旧志无实业一门,然物质文明竞相进步,人民生计舍此莫由,故特设专门详为记载,以为改良进化之基。”
其三,方法发生变化。晚清修志方法变化主要体现有二。其一,始用章节体。先是西人所编章节体志书传到中国。如同治间,就有(英)该勒低辑、(英)傅绍兰口译、潘松笔述的《法国新志》和《俄国新志》在中国印行。此后国人则开始采用章节体编纂志书。据何明栋考证,光绪十三年(1887年)成书的《光绪莲花厅志稿》设57章,约30余万字。⑧详见何明栋:《新发现的二十部江西旧志书(稿)》,《中国地方志》1988年第1期。此书为现知较早章节体志书。此后,章节体志书便陆续出现。如《光绪婺源乡土志》《宣统昌图府志》等。其二,用新法制地图。时至晚清,一些修志家已经开始用科学观点对待地图绘制问题。晚清之前的志书地图大多采用对景式,模拟山川、景物,无大小、距离比例可言,方位也不太准确。自晚清始,有些地方修志则开始采用较为科学的西方绘制方法。例如,《光绪延庆州乡土志》的舆图采用1∶200000的比例尺,且标有图例。
民国修志方法更加进步,主要体现有五。一是修志与高校学术研究开始相结合。如1932年,广东省政府“将广东通志馆隶属于中山大学,实际进行地方志之修辑,并将编纂工作配合于整个学校之学术研究工作。内如关于天文者交诸天文学系,关于矿产者交诸地质学系,关于动植物者交诸生物学系,关于农产者交诸农学系院之类,即其例也。承各同事各同学热烈赞助,全稿均已完成。”①邹鲁:《大埔县志序》,《民国大埔县志》卷首。二是始用新式标点和白话文。如柳亚子《上海通志稿》、干人俊《杭州市新志稿》等。有的学者也呼吁曰:志书“文字应力求通俗,至少用通俗的文言,再加以新式的标点。”②胡行之:《论方志的编辑》,《文化建设》2卷12期,民国25年。三是采用新式地图和照片。如《民国吉安县志例言》曰:“旧志仅有县图存,尚欠精确。兹以最新科学方法测制绘画行政区域外,并将先贤遗像、地方名胜、金石古迹,摄制影片,编入卷首。”四是较多使用统计数据。如《民国清河县志凡例》规定:“本志多列统计表及拓片摄影,系奉《修志事例概要》之规定,如土地、户口、气候、雨量、赋税、教育、盐法、社会状况、历代仕宦,均分列统计比较表,以资研究。”五是开始采用国际音标和双名法。如黎锦煕纂《同官县志》、杨兆泰纂《新绛县志》、吴宗慈主修《江西通志》等。如陈训正纂《鄞县通志》的植物部就标注国际通用学名。
质量互变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中国修志史上的“四次高潮”和“两次变革”就是质量互变规律在修志领域的具体体现。纵观中国修志历史,确实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而这种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量变与质变有机结合的过程。我们今天回顾修志历史,就是要借鉴修志历史经验,按照质量互变规律办事,正确把握数量与质量关系,以求赢得“经得起历史检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地方志成果。”③《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
K29
韩章训,浙江省衢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 (浙江衢州 324002)
刘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