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古代冷兵器的文化意蕴*

2017-12-22 09:13张晓迪魏娜娜
山西青年 2017年24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兵器文化

张晓迪 魏娜娜

1.厦门大学军事教研室,福建 厦门 361005;2.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古代冷兵器的文化意蕴*

张晓迪1**魏娜娜2

1.厦门大学军事教研室,福建 厦门 361005;2.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解释汉字、考究字源的著作,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说文解字》与中国古文化的研究中,玉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鬼神信仰、乐器文化以及女部字文化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的研究方面相对较多,而对古代军事、兵器文化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贫乏,已有的资料也比较零散。本文以《说文解字》中与兵器文化相关的汉字为研究对象,从文化意的角度对《说文》所涉及到的具有代表性兵器类汉字进行研究。

《说文解字》;冷兵器;文化意蕴

世界文明史经历了三大时代,即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与之相对应,冷兵器也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我国的夏代,这一时期主要以石制兵器为主,包括骨、角以及用木和竹制成的兵器,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即在那一时代出现了少量的以天然红铜冶炼而成的小型兵器。第二阶段是从我国的商代直至春秋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以青铜兵器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铁制的兵器。第三阶段则是从早期的战国到西汉,这一时期的兵器大多是钢铁制成的。因此,从以上三个发展阶段来看,我们可以说兵器的发展史更像是一部鲜活的社会历史发展史。不仅如此,在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可以追寻到我国古代社会冷兵器演进的足迹。

一、第一阶段:石制兵器

“干戈”,是我们应该很熟悉的一个词,“干戈”是对那一时期古代军事文化兵器种类的称谓。“干”字和“戈”字在甲骨文中是常用的文字。古文献《礼记·檀弓下》这样解释:“干”就是分权的树枝,是用来抵御野兽和敌人的防御性武器,“戈”则是在木杆上缚上刃状物,或收获、或狩猎,后来逐渐发展成武器。《尚书》也将“干戈”连言,“称尔戈,比而干,立而矛”。此后,“干戈”一词就被长期沿用了下来。在古文字中,“干”字与“戈”字结合起来就是“戎”字,故而戎的本意为“兵”,为“战争”。

斧的起源很早,远在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石制的斧,以作耕种捕猎之用。传说斧是神农氏发明的,《广韵》:“神农作斤斧陶冶,”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出土过一只缸上绘有鹳鱼石斧图,金文族徽中有斧形图案。人类最早的武器是经过粗略加工过的带有锋利边缘的石器和木棒,二者的结合,变成了原始时期最初的武器,石斧。《说文·十四上·斤部》:“斤,斫木器也。”“斤”的本义就是“斧头”,如《孟子》中有言“斧斤以时入山林”,以及现代汉语中的成语“运斤成风”,其中的“斤”用的都是本义。《释明》:“斧,甫也。甫,始也。凡将至制器,以斧伐木,已乃制之也。可见以斧伐木确实是很早就有的事情。

石器时代另一个最常用的渔猎石制工具是“弓”,相传由中古代的晖所发明。古文献《周礼》中有关“弓”作为射鸟兽工具的记载:“夹弓、庾弓以授鸟干侯鸟兽者。”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弓”逐渐演变成一种杀伤力很强的兵器。“弓”从字形看完全符合象形字,看起来就像一张弓的形状。《说文·十二下·弓部》记载:“弓,以近穷远。象形。古者晖作弓。”也就是说,“弓”能射到很远的地方,“弓”的形状和它这个字很像,是象形字。这也完全符合把弓归纳为杀伤力很强的远程式兵器,并成为“有力”的代名词。因此,我们也常常散见于古文献中有关“弓”部的动作字,如“张、弯、引、弹”等,以及文献中涉及的状态字“彊、弛、弸”等。

二、第二阶段:青铜兵器

夏商周三代以生产为目的工具已经不能胜任越来越残酷的战争,因此,兵器逐渐与生产工具分离开来,进入了兵器的发展期。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掌握了先进的青铜台铸技术,像“戊”、“戈”等兵器开始使用青铜铸造,这标志着兵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戊,《说文》有戊部。《说文·十二下·戊部》:“戊,斧也。从戈声。”意为戊是斧的一种。段注:“大斧也。”戊在夏和周时使用较多。段玉裁援引司马法:“夏执玄戊,殷执白戚,周左杖黄戊,右乘白髦。”有人认为“戊”与“钺”乃同一个字,“钺”为“戊”之重文。《广雅》:“钺,斧也。”《疏》:“钺大而斧小。”这里的“钺”实际是“戊”。而《说文·十四下·金部》:“钺,车銮声也。”并引《诗经》:“銮声钺钺”佐证。段玉裁也不同意“钺”即“戊”字之说。他在注“钺”时明确表示:“徐铉等曰:“以钺作斧戊之戊,非是。”上古著作中也未见“钺”为“斧”意之文,因此为谨慎,我们讲“戊”而不作“钺”。不管是哪个大家的何种解释,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钺”作为我国古代冷兵器的一种在当时也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

戈,《说文·十二下·戈部》:“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意思是说,戈是一种平头戟,戈由内、胡、援三个部分组成。段注:“内谓胡以内接柲者也”,戈的柄叫做柲。柲犹如柄也。……柲之隐身为凡柄之称”,“援之下近柲为胡。”因戈有横刀,故兼具有勾与击两种功能。段注:“戈者兼勾与击者也。用其横刃侧为勾兵,用横刃之喙以啄人则为击兵。击与勾相因为用。”“戈这种兵器起源于原始人群的狩猎工具。开始是模仿兽角和鸟啄的形式,将兽角绑在木杆上,以延长人的手臂作用。

它也经历了从石制到青铜制的发展过程。最早的石戈下部粗而末端尖,最初的铜戈氏仿照石戈做的,没有胡,后来逐渐改进,先将戈的内改为弯曲的勾状,到西周时期逐渐定型,成为戈胡,并在胡身加刃,以加强勾、割的作用。接着又在胡边凿孔,用绳子绑在柄上,成了短胡的一穿的戈,后来又由一穿增加到两穿、三穿、四穿,这样胡绑在柄上就更加牢固,战斗性能也有所提高。由于戈氏上古时期普遍使用的武器,因此成为兵器的代表。《尚书·顾命》:“执戈上刃。”《楚辞·九歌·国殇》:“曹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以其为构字部件的与兵器、战争等有关的字也比较多,如武、战、或、戎等字。

三、第三阶段:铁铸兵器

西周时候我国出现了人工冶炼的铁,铁器坚硬度比铜器强,又易于铸造。因此,铁兵器逐渐成为当时战争的主要兵器。但从战国晚期历经秦、西汉一直到东汉时期,铁的兵器才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在湖南长沙市马王堆出土的记有兵卒装备的简文中,记载的当时的兵器组合有“长戟”和盾,“长铩”和盾,也有“短戟”、“短铩”与盾配合使用,另有护身的匕首和“手戟”、防护装具是铁铠和皮甲,还有盾。边防烽燧守御部队,其主要防守兵器是强弩。这明显的反映出铁兵器已基本取代了青铜兵器。

“戟”我国古代冷兵器中钢铁兵器的代表性器物,其发展历程中见证了帝王的更替。戟一般由锋、援、胡、内搪五个部分组成,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古书中也有称“棘”,是一种融合“戈”与“矛”两种兵器功能为一体的兵器,既可前刺,亦可横击与勾杀的一种格斗兵器,戟在古代不仅是军队中的主要兵器,而且常常作为武器的泛称,例如”“持戟之士”,就类似于我们现在所指的“战士”,以及所有持枪带炮的兵士。与此同时,戟常常还以它装备数量的多少来象征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比如《战国策·赵策》中记载,毛遂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进行分析,于是乎就劝楚怀王联合赵国抵抗秦国,他说:“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这里面提到的“持戟百万”足以说明楚国当时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足以联合赵国来对抗秦国。关于戟的用途,戟不仅可以投掷,也可以用于近战格斗使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异向余语》说:曹操“尝私人命常传张让守。让觉之,乃舞于戟于庭……”。这表明了戟的重要的近战格斗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戟”逐渐延伸为装饰物。明代《漫题屋壁》中提及的“列戟”就取“戟”和“给”谐音,象征富贵和自给自足,因此戟作为一种装饰物常常出现在壁画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结语

中国古代兵器的产生和发展有它自己的体系与形式,有它自身的发展途径和独到的思想体系。中国古兵器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价值和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科技和技术的发展,现代武器迅速发展起来,冷兵器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与兵器有关的汉字和文化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之中。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以及一些其他因素,本篇论文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说文解字》兵器类汉字的选取的相对较少,有关我国古代冷兵器历史的演变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努力完善。

[1]王立军,温英明.《中国教师》汉字与古代兵器文化,2009,5(总第88期).

[2]陈婷,艾军华.《说文解字》“弓”部字研究,第165页.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期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JZD05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晓迪(1990-),女,河南安阳人,厦门大学军事教研室,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防教育学。

TS

A

1006-0049-(2017)24-0032-02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兵器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网上“兵器”大检阅